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产生黏液的上皮内病变(SMILE)和浸润性产生黏液的癌(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至2019年3月16例具有SMILE/ISMC成分的宫颈肿瘤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以及随访情况,同时行组织化学阿辛蓝和淀粉酶消化法过碘酸-雪夫(PAS-D)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CK)7、p16、p63、p40、PAX8、MUC6、p53染色,此外结合宫颈腺癌浸润模式分类系统对12例浸润性腺癌成分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7岁(范围33~65岁),大多数患者(13/16)发生阴道出血。SMILE和ISMC形态学分别表现为非浸润性或浸润性上皮伴全细胞,具有不等量的胞质内黏液。5例SMILE成分分别与原位腺癌(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例)或浸润性腺癌(3例)共存;13例ISMC成分分别为单一型ISMC(3例)、合并普通型宫颈腺癌(8例)、合并鳞状细胞癌(2例)。所有单一型ISMC均具有脉管侵犯且浸润深度超过10 mm。11例具有ISMC成分的浸润性腺癌均为Pattern C肿瘤,组织学呈弥漫破坏性间质浸润、实性结构或低分化肿瘤。组织化学阿辛蓝和PAS-D染色证实SMILE/ISMC成分(7/7)细胞质内富含酸性和中性黏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MILE(4/4)和ISMC(8/8)成分CK7和p16均呈弥漫强阳性表达,p63和p40表达于SMILE(1/3)和ISMC(2/8)成分上皮细胞巢的周边细胞或仅少部分细胞,在ISMC成分中,部分瘤细胞MUC6(5/7)阳性表达、PAX8(2/8)局灶阳性表达、p53呈野生型表达模式(4/10)或完全阴性(6/10)。具有随访资料的13例患者目前均存活(平均随访时间50.5个月,范围4~140个月)。结论SMILE是一种少见、独特的宫颈上皮内病变,ISMC属于与其形态学相似的浸润性病变,具有ISMC成分的肿瘤可能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充分认识宫颈SMILE和ISMC对临床和病理医师尤为重要。

  • 标签: 宫颈肿瘤 癌,原位 免疫组织化学 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 浸润性复层产生黏液的癌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究钽金属电镀铬的耐蚀性能以及其潜在的应用领域。通过采用电镀方法,在钽金属表面成功镀覆了铬,并对其进行了耐蚀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电镀铬具有出色的耐蚀性,能够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性能稳定性。此外,我们还讨论了电镀铬在各种领域的潜在应用,包括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这项研究为钽金属电镀铬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望在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方面做出贡献。

  • 标签: 钽金属、电镀铬层、耐蚀性能、应用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通窍脉汤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49只眼)和对照组30例(48只眼)。治疗组内服自拟通窍脉汤,同时口服泼尼松片。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片,加服维生素B1和地巴唑。两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6个月后随防。总有效率86.67%。治疗后视力、VEP波幅均得到改善。结论自拟通窍脉汤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自拟通窍复脉汤 对照治疗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10-02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施工技术的逐渐深化,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由于高层建筑的各个部分功能及用途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向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梁式转换施工技术顺应时代发展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其不仅有效弥补高层建筑中上、下部结构竖向不连续的缺陷,而且使高层建筑结构型式更加多元化,本文将针对梁式转换展开分析,并结合个人经验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施工技术展开研究,为城市高层建筑多功能、多用途发展作出努力。

  • 标签: 高层建筑 梁式转换层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仿真内窥镜(VE)在气道内新生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例气道内新生物的病例,进行16螺旋CT扫描,并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后先对气道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仿真内窥镜(VE)等图像后处理,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12例气道内新生物病例:支气管肺癌9例,支气管息肉2例,支气管内粘液痰栓1例。所有病例均经过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证实。MPR、MinIP、VE定位诊断100%,定性诊断91.7%。结论:16螺旋CTMPR、MinIP和VE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气道内新生物的定位、定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16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MPR) 最小密度投影(MinIP) 仿真内窥镜(VE)气道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