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首次发作抑郁症复发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CCMD-Ⅱ-R诊断标准收集了233例经治疗而明显缓解的首次发作抑郁症病人,并进行了1年跟踪随访,采用多因素Logislic回归分析与复发有关的因素。结果(1)首次发作抑郁症1年复发32.6%;(2)单因素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急性期治疗时间、家庭情感表达、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家庭亲密度、疗效指数(E1)、合并精神病性症状、HAMD抑郁量表总分、生活事件量表总分、EPQ的N分、P分11个变量与复发有关;(3)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有服药依从性、EPQN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合并精神病性症状、HAMD总分、急性期治疗时间入选回归模型。结论首次发作抑郁症复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及早干预。

  • 标签: 首次发作抑郁症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复发性颈动脉狭窄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手术或介入操作部位或其附近形成的一种进行性病理学过程。虽然这种再挟窄在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其症状会逐渐显现,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这部分患者理所当然地成为修复手术的候选者。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发现了易患复发性颈动脉狭窄的几种危险因素。不过。对于每一种易患因素的确切作用尚有很大争议。阐明每种因素在颈动脉狭窄发病机制中的影响范围的确很有必要,因为这将会极大地促进高危患者群体的鉴别,进而帮助确定在这些患者中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复发 危险因素 临床试验 影响范围 发病机制
  • 简介:复发性脑出血系指患者首次自发性脑内出血后再次甚至多次发生脑出血[1],比首次自发性脑出血的病死和病残更高.我院2002年7月-2004年6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453例,其中经头部CT检查证实为复发性脑出血者45例(9.93%),笔者就其临床表现及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脑出血 脑血管疾病 CT特征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以便能有效地早期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1993~1998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156例,对其临床诊治过程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临床因素如性别、年龄、术前KPS(KarnofskyPerformanceScale)评分、术后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影像学特征如瘤周水肿、肿瘤形状、肿瘤大小、骨质改变、肿瘤部位、钙化、瘤周边界、CT增强形态.应用SPSS11.07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多元logic回归模型,以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作为自变量,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肿瘤部位和CT增强形态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和CT增强形态是影响脑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其它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脑膜瘤复发无明显影响.结论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CT扫描增强对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影响.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复发的显著危险因子和标准.

  • 标签: 脑膜瘤 临床因素 影像学特征 复发
  • 简介:目的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对卒中复发高风险患者辨别能力差。目的为将ESRS评分改良成新的卒中风险评分(SRS)以提高ESRS评分区别能力,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验证。方法SRS评分由ESRS评分增加心房颤动、高血糖、入院时血压≥140/90mmHg、颈动脉成像、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量改良而成。C-统计值(C—statistics)代表各评分预测价值。Kaplan-Meier曲线计算各评分不同危险组患者1年卒中复发。结果SRS评分对30d、90d、180d和1年内卒中复发均能适度预测(C—statistics分别为0.638,0.619,0.626,0.615)。虽然ESRS评分对30d和1年内卒中复发能适度预测(C—statistics分别为0.617,0.608),但对90d和180d内卒中复发预测差(C—statistics分别为0.583,0.572)。由SRS和ESRS评估为危险组的患者有类似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分别为17.0%,15.5%)(P〉0.05),而低危组1年复发风险相同(8.2%)。结论SRS评分对缺血性卒中后早中期卒中复发风险有适度预测能力,SRS评分对有较高脑卒中复发风险患者区别能力较ESRS评分稍高。缺皿陛卒中后风险预测仍需进一步可靠研究。

  • 标签: 卒中 抑郁 谷氨酸
  • 简介:目的研究复发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复发听神经瘤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手术方法采用原手术切口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5例,颞下入路2例;术中使用内窥镜辅助切除肿瘤10例。结果27例再手术病人中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12例在手术后面神经得到解剖保留。有2例手术后出现伤口脑脊液漏,1例出现脑脊液耳漏,经腰穿置管引流等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于半年内复诊时仍伴有明显脑积水,行分流手术后症状改善。术后按GOS评估,15例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8例可做轻量工作或生活能自理,4例需要他人照顾。结论虽然复发听神经瘤与面听神经、脑干等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粘连。但大多数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听神经鞘瘤 复发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出现癫痫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6月收治的9例癫痫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加重的原因、发作特点及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9例患者中3例合并胶质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软化灶;7例有癫痫病史,2例既往无癫痫病史;7例为额叶癫痫,2例颞叶癫痫。癫痫发作加重的原因:减药3例,新诊断的脑肿瘤2例,手术f颅内电极置入术11例,原因不明3例。癫痫发作类型包括部分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发作频率从间隔3min至间隔数小时发作一次。患者经给予多种抗癫痫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包括口服与注射给药,癫痫得到控制.其中添加左乙拉西坦口服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出现癫痫反复发作多呈药物难治性,发作不易控制,其处理应使用对部分性癫痫发作有较好疗效的多种抗癫痫药物联合用药,剂量应高于常规初始剂量,包括静脉注射及肌注给药,以尽快控制癫痫发作。左乙拉西坦因口服吸收快、起效迅速及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对癫痫反复发作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癫痫反复发作 左乙拉西坦
  • 简介:目的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卒中后癫痫发作及其复发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22例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分组:单次癫痫发作(随访至少6个月只出现1次癫痫发作)组26例,癫痫发作复发(卒中后出现≥2次癫痫发作)组96例。观察患者的基础情况、卒中的危险因素、卒中的类型、癫痫发作的类型、发作频次、治疗等情况与复发的关系。结果性别、年龄、卒中的类型、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部位以及脑电图改变在两组间无差异。晚发性癫痫发作、部分性癫痫发作以及接受治疗情况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Logistic多元回归提示晚发性癫痫发作是癫痫发作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比值比为5.628;95%置信区间为1.237-10.658,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较全面性癫痫发作患者更易复发,比值比为10.50,95%置信区间为1.55~81.97。结论晚发性癫痫发作是癫痫发作复发的影响因素之一,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倾向于复发

  • 标签: 卒中 癫 危险因素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做到术前预测,为选择合适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对125例脑膜瘤患者的术前CT/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可能影响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中规律.结果脑膜瘤的密度、形状与复发密切相关.结论密度不均匀且较低、界限不清伴瘤周水肿的脑膜瘤及扁平形脑膜瘤明显易复发;肿瘤附着点处硬膜的广泛切除是防止脑膜瘤复发的关键.

  • 标签: 脑膜瘤 复发因素 术前评估 对策
  • 简介:  1文献检索  根据研究检索策略共筛选出6项关于脑出血(ICH)降压治疗的研究,其中4项为非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被剔除.仅有2项回顾性研究符合入选标准(见表1),这2项前后对照研究分别于1993年和2000年发表,虽然均未能前瞻性地回答目前临床存在的问题,但却有助于我们选择相关替代品及安全措施.  ……

  • 标签: 脑出血 降压治疗
  • 简介:腺样体肥大伴OSAHS是儿童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后OSAHS复发的案例不在少数,现根据各文献报导,分析腺样体肥大术后OSAHS复发的原因主要为: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等手术未完全切除腺样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鼻-鼻窦炎等临近器官疾病,扁桃体等淋巴组织代偿增生,肥胖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炎症发生是避免腺样体切除术后OSAHS复发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OSAHS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复发性颅内动脉瘤的复发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1997~2004年间行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复发的18例动脉瘤患者(前循环动脉瘤13例,后循环动脉瘤5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15例患者行再次血管内介入治疗,4例宽颈动脉瘤辅以颅内支架,3例行手术夹闭。结果1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均栓塞良好,3例手术完全夹闭。术后1例死亡,2例偏瘫,15例恢复满意。结论针对不同情况的复发性动脉瘤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别进行手术夹闭、血管内介入或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复发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研究矢状窦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2001年间收治的20例矢状窦脑膜瘤,按矢状窦腔堵塞程度分为三组:未堵塞组(A)、部分堵塞组(B)、完全堵塞组(C).在三组中邻近硬脑膜被肿瘤侵犯分别为4例、3例、2例.结果B组与C组中各有1例恶性脑膜瘤.A组均获得SimpsonⅡ级切除.B组中SimpsonⅡ级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C组中SimpsonⅠ级、SimpsonⅡ级及次全切除各1例.A组、B组、C组中复发病例分别为2(15%)、3(75%)、2(67%).结论肿瘤与矢状窦侧壁粘连、肿瘤侵犯矢状窦腔、肿瘤与邻近硬脑膜粘连以及肿瘤的病理特性是影响矢状窦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矢状窦脑膜瘤 复发 手术疗法 脑膜瘤 病理 硬脑膜粘连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术后复发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218例慢性硬膜下钻孔手术病例,收集相关资料,建立EXCEL表格并完成相关分析,找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血肿厚度、有无分隔或脑萎缩、术后中线移位程度、手术前后中线变化值、术后积气程度及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6种因素是导致复发的原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硬膜下病人应采用个体化、综合化治疗方案,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引流 复发
  • 简介:随着栓塞技术的提高与新材料应用,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宗病例研究证明了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致死和致残明显低于手术夹闭,但是其远期复发明显高于外科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的复发指完全栓塞术后瘤体或者瘤颈部分再通以及近全栓塞(部分栓塞)患者术后出现残颈或者残腔扩大。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复发的因素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栓塞治疗技术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初次治疗时弹簧圈的致密填塞程度;二是动脉瘤的自身特点,这其中的多个因素也通过影响致密填塞程度而对复发产生影响。另外,一些血流动力学参数也对复发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 复发率 影响因素 外科手术夹闭 血流动力学参数 栓塞术后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并评估病儿长期随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额部纵裂入路17例,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0例,翼点入路5例,额底入路4例;并对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20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视力改善21例,保持3例,恶化3例。术后出现多饮、多尿16例,电解质紊乱13例,中枢性高热1例,单侧肢体活动差1例,死亡1例。30例随访4个月~7年,肿瘤复发5例。GOS评分:5分24例,4分1例,3分1例,1分4例。结论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再复发高,且与周围组织黏连紧密,但手术治疗或手术联合放疗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咽管瘤 肿瘤复发 局部 综合治疗 随访研究
  • 简介:三叉神经痛(TN,trigeminalneuralgia)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的疼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以原发性多见。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明,WalterDandy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由三叉神经在脑桥被异行扭曲的微血管压迫(microvascularcompression,MVC)引起[1],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 术后复发 微血管压迫 反复发作 病因不明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除联合瘤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月-2004年2月间60例开颅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28例术中在残瘤内置入放疗囊,术后向囊内定期注入^131I30—60mCi,32例术后行普通化疗。随访观察肿瘤再次复发和患者死亡。结果再次手术联合瘤内近距离放疗患者肿瘤复发和死亡均低于手术联合普通化疗组。结论在手术切除肿瘤的基础上,残瘤内植入放疗囊,定期注入^131I30—60mCi,在残瘤内进行瘤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疗效。

  • 标签: 胶质瘤 近距离疗放疗 ^13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