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幼儿园中,大班幼儿的舞台表演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研究的经验中,我们总结出幼儿图利用舞台的空间时通过调整自己的空间方位,就可以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比如,幼儿可以在舞台上表演时经行自行变换,前后左右,或蹲或站,也可以通过变换队列的图像来改变舞台效果,比如圆形、三角形、方形、半圆等,这样自主设计的图像是要经过同伴讨论,或者是小组商量和轮流当观众来观看舞台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找寻合适的空间位置,从而设计移动的路线,让空间移位提高幼儿的舞台表演效果。

  • 标签: 空间移位 表演 重要性 发展
  • 简介:摘要:结合下肢体障碍的体型特征和使用方法及目的,设计下肢体障碍者移位机,可以显著方便下肢体障碍者的日常生活和生理能力,同时减轻家属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虽然现阶段针对下肢体障碍者研究设计出的移位机种类较多,但是在产品体验及使用环境等复杂性功能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导致像肢体障碍者移位机的客户使用率较低。本研究将结合一下肢体障碍者移位机的使用进行分析,探索下肢体障碍者移位机的设计。

  • 标签: 下肢体障碍者,移位机,设计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采用口腔正畸方法对牙周病引起前牙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因牙周病引起前牙移位的 50例患者有关资料,应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存在的差异。结果: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后,明显改善牙齿状况, 100%得到成功矫正。松弛程度在治疗后得到有效改善,牙覆、探针出血率与治疗前相比效果显著,出血指数、前牙覆盖率、牙周袋及下颌骨深度相对于治疗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治疗前后患者牙槽高度的差异不明显,( P>0.05),无统计意义。结论:治疗因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采用口腔正畸方法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提高美观性,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正畸治疗 前牙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患者68例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34例。其中,给予传统治疗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患者前牙功能优于参照组、有效患者占比高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进行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治疗过程中,加以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治疗的效果,让患者的前牙功能得到大幅度的加强,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牙周病 前牙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患者68例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34例。其中,给予传统治疗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患者前牙功能优于参照组、有效患者占比高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进行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治疗过程中,加以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治疗的效果,让患者的前牙功能得到大幅度的加强,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牙周病 前牙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介入治疗后( PCI) ST段回复不良的危险因素,为 AMI分层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2月 100例我院行 PCI治疗的 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ST回复情况分为完全回复组和回复不全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 ST回复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 PCI治疗的 AMI患者中 21例( 21..00%) ST段回复不良, 79例( 79.00%) ST段完全回复。单因素分析表明 AMI患者 PCI术后 ST段回复不良与年龄≥ 70岁、血小板糖蛋白拮抗剂未应用、缺血时间长和左前降支病变有关( P< 0.05);而与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 PCI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冠脉旁路移植术史无关( P> 0.05)。 logistic回归方程表明年龄≥ 70岁、未应用血小板蛋白拮抗剂和缺血时间长是 AMI患者 PCI术后 ST段回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本研究采用体表心电图 ST段回复判断心肌再灌住,操作简单,可用来指导临床工作,备具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心肌的再灌住。术前做好沟通,预测手术风险;术中避免加重心肌细胞的再灌住损伤,及早应用血小板糖蛋白拮抗剂。术后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注意围手术期管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回复不良 logistic回归分析 血小板糖蛋白拮抗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囊取出移位种植矫正瘢痕性秃发术后毛发方向错乱的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瘢痕性秃发术后毛发方向错乱患者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2~39岁。采用毛囊单位提取术(FUE)的方法,将生长方向错乱的毛囊取出,经过分离获得适合种植的毛胚,将毛胚按照需要的方向和角度,在取出毛囊部位的头皮完整处移位种植。结果采用FUE的方法取出生长方向错乱的毛囊,取出率平均63.3%(3 145/4 972)。移位种植成活率为78.7%。经9~36个月的随访,头发形态均有改善。FUE取出毛囊部位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FUE取出生长方向错乱的毛囊,改变方向和角度移位种植,可以有效改善瘢痕性秃发术后毛发方向错乱。

  • 标签: 秃发 移植 外科皮瓣 瘢痕 毛囊单位提取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64例牙周炎致前牙移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治疗前、治疗后牙周袋探诊深度(PD)水平、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前牙覆颌和探诊后出血(BOP)进行对比。结果 牙槽骨高度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而PD、前牙覆盖、前牙覆颌、BOP方面,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低,差异均显著(P

  • 标签: 牙周正畸 牙周炎 前牙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顶端移位术在镜影手畸形拇指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西京医院收治的5例镜影手畸形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1岁8个月至5岁10个月。采用将桡侧外形及功能较好手指的顶端,移位至掌骨位置适中手指近端的手术方式重建拇指。术后对患儿进行随访,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拇指再造功能评分标准(0~15分)评价再造拇指功能,Kapandji评分(0~10分)评价拇指对掌功能,测量重建拇指的虎口外展角度、拇指长度、对捏功能。采用SPSS 19.0软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例重建拇指均存活。术后随访1.5~5.0年,平均3.3年。末次随访重建拇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术前、后患手虎口外展角度分别为44.80°±4.02°及80.60°±8.02°,拇指长度分别为(9.02 ±1.56) cm及(5.86±0.86) cm,拇指对掌Kapandji评分分别为(3.20±0.84)分及(6.6±1.14)分,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拇指再造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2指,良3指,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顶端移位术重建镜影手畸形拇指,外形及功能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手部畸形 镜影手 顶端移位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神经移植移位术治疗新生儿臂丛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2例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所有患儿均采取早期神经移植和移位手术。比较患儿手术前、后肩肘关节与手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72例患儿中术前肩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22例、差40例,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定优36例、良30例、差6例,患儿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P=0.046)。72例患儿中术前肘关节功能评定1分23例、2分11例、3分15例、4分12例、5分11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定1分8例、2分12例、3分12例、4分18例、5分22例,患儿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3,P=0.045)。72例患儿中术前手功能评定1分20例、2分15例、3分16例、4分15例、5分6例,术后手功能评定1分7例、2分10例、3分11例、4分20例、5分24例,患儿手术前、后手功能评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3,P=0.044)。结论早期神经移植移位术应用于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有助于改善患儿肩、肘、手等部位的功能状况,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上肢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移植移位术
  • 作者: 李成章 邓少林 尚姝环 金颖 张珍 龚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基础医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口腔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0079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基础医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口腔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0079(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430014)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重度牙周炎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病理性移位牙齿自发回位的病例,该病例按牙周炎新分类为Ⅳ期C级。疾病特点是患者存在明显的咬合紊乱并构成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种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治疗特点是针对内外病因,对咀嚼肌紊乱和干扰进行个性化干预治疗,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消除炎症,均衡咬合取代局部过大的咬合应力;牙槽骨再生阻断上颌窦的牙源性感染;恢复中性区平衡促进牙间隙的减小关闭和病理性移位牙齿的自发回位。该病例未进行拔牙或其他任何治疗,提示针对咬合开展个性化治疗可获得更全面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中应用肋间神经移位术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当中选择 40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在 2012年 12月 -2019年 6月期间。将其中接受肋间神经移位术的 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未接受手术治疗的 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肋间神经移位术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屈肘功能,同时未损伤患儿的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肋间神经移位术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16例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1岁(40~77岁)。12例原始损伤伴有肩关节脱位。原始移位的大结节骨折未及时手术治疗者8例,初次手术治疗大结节骨折未有效复位者4例,手术治疗后大结节骨折再次移位者4例。2例向前方移位,3例向后方移位,11例向上方移位。大结节移位距最后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个月。移位距离平均16.5 mm。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55个月(16~118个月)随访。15例术后大结节解剖复位,顺利愈合;1例复位欠佳,随访发现大结节再次出现向上移位。1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分别为(37.0±11.7)、(91.0±9.9)分,前屈上举范围分别为33.0°±26.7°、144.0°±38.5°,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5±1.0)、(0.7±1.3)分,术后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1例患者肩部功能评分欠佳,但尚能满意完成日常生活需要。结论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移位特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肩关节 脱位 骨折固定术,内 陈旧性骨折 肱骨大结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老年髋臼骨折臼顶压缩或移位的CT分型,并评价基于此分型进行臼顶压缩或移位骨折复位的效果及术后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骨盆创伤外科收治的20例合并臼顶压缩或移位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12例;年龄为65~78岁,平均71.5岁。按冠状位CT对其臼顶压缩或移位进行分型,以臼顶骨折线为界将臼顶分为内外侧,A型(3例):臼顶整体移位;B型(8例):臼顶内侧压缩;C型(4例):臼顶内外侧均有压缩或移位;D型(5例):臼顶粉碎性骨折,内外侧之间有嵌顿骨块。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复位方法:A型骨刀截骨复位;B型顶棒顶压复位;C型首先用顶棒复位内侧部分,然后用骨刀复位外侧部分;D型骨折首先处理嵌顿骨块,然后用顶棒复位内侧部分,最后如果外侧移位则用骨刀复位外侧部分。所有患者均应用钢板、螺钉固定。评价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效果及患肢功能。结果术后CT检查有18例患者复位后骨折台阶≤3 mm,2例复位后骨折台阶>3 mm。2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7个月(18~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3~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5分(70~100分)。4例患者最终行髋关节置换术。4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但不影响髋关节功能。结论老年髋臼骨折臼顶压缩或移位的CT分型对臼顶骨折复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髋臼 骨折 臼顶 CT分型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管支架近端移位的原因及内镜下治疗方式方法。方法2007年4月至2015年1月共967例胆胰疾病患者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置入胰管支架,10例出现胰管支架移位。比较胰管线状支架及胰管单猪尾支架移位发生率,并总结不同类型支架的取出方法。结果胰管线状支架移位率较单猪尾支架更高[3.23%(7/217)比0.40% (3/750)]。对于3例移位的单猪尾支架,2例用活检钳直接取出,另外1例未取出,改再置入一单猪尾支架,术后无不适。对于7例移位的胰管线状支架,2例在导丝引导下通过网篮和球囊将支架拖出乳头口,另外5例导丝引导下用球囊将支架拖出乳头口,后用圈套器一次性成功取出。结论胰管线状支架比单猪尾支架更容易移位移位后的胰管线状支架可在导丝引导下通过球囊和(或)网篮直接取出,移位后的胰管单猪尾支架可通过活检钳直接取出。

  • 标签: 支架 移位 胰管单猪尾支架 胰管线状支架 近端取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儿童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8~12岁,平均10.6岁;左足7例,右足4例;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10例,Ⅲ型1例。根据骨折程度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行撬拨复位及单纯克氏针内固定8例,克氏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3例。术后以石膏托或支具固定患足1个月,术后4~6周复查X线片见骨折愈合后取出克氏针。通过测量并比较患儿术前、术后Böhler角、Gissane角以评价跟骨解剖形态,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患儿术后功能。结果11例患儿均获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儿均未植骨,手术时间50~75 min,平均63 min。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骨折均在2~3个月内愈合,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末次随访时Böhler角(28.4°±2.9°)、Gissane角(125.6°±3.1°)较术前(11.8°±5.4°、138.8°±6.3°)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9.6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结合克氏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可以有效复位、固定儿童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手术创伤较小,疗效良好。

  • 标签: 关节镜 跟骨骨折 儿童 移位
  • 简介:摘要: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而音乐的教育又是幼儿园所有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的教育中,戏曲舞台的展示更是重要,在这之中,队形图谱的有效运用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可以在幼儿园的戏曲舞台中发挥着特殊的功效。因为幼儿的年龄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经历较少,所以他们在教育的活动中往往注意力会难以集中,就算参加也是被动的接受。在这时,图谱的运用,就能够帮助幼儿对戏剧舞台产生一定的记忆,从而进一步去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笔者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介绍队形图谱在幼儿园戏剧舞台空间移位活动中的教学探索。

  • 标签: 欣赏图谱 设计图谱 实行图谱 理解图谱
  • 简介:摘要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GRADE中国中心联合制订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发表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及讨论。现就《对〈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的商榷》一文所提出的争鸣,进行逐一回复和说明,使读者对该指南的制订及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指南形成的方法,国内对循证指南制订的误区和未来指南发展的方向,进行进一步讨论,促进该指南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母婴传播阻断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