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磺胺嘧啶抗感染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属中效磺胺,抗菌活性同磺胺甲恶唑。但近年来细菌对本品的耐药性增高,尤其是链球菌属、奈瑟菌属以及肠杆菌科细菌。磺胺类为广谱抑菌剂。该药的消除半衰期在肾功能正常者约为8~13h,肾功能衰竭者消除半衰期延长,给药后48~72h内以原形自尿中排出给药量的60%~85%。药物在尿中溶解度低,易发生结晶尿。

  • 标签: 磺胺嘧啶 抗感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复方嘧啶颗粒中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选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的磺胺嘧啶及甲氧苄啶作为对照品,市售复方磺胺嘧啶颗粒剂(沧州康平药业,国药准字H13023605,颗粒剂,成人用),乙胫、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药用辅料,试剂为分析纯。配置溶液、对照品溶液、共视频溶液测定后代入线性A=318904.c+78032.3,r=0.09994(磺胺嘧啶)和A=94532.8c+65027.8,r=0.9991(甲氧苄啶)。结果两种成分均可较好分离且得到满意峰型,保留时间满意;检测中发现波长减小成份中锋面积较接近但会出现基线漂移的情况,最选择在240nm作为最佳测定波长。结论复方磺胺嘧啶片含量的测定对其药品质量管理及进一步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复方嘧啶颗粒剂 磺胺嘧啶 甲氧苄啶 HPLC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氯吡咯并嘧啶的基本情况,对合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进行研究,先对合成工艺进行分析,然后,再针对现有的合成工艺,采取有效的合成工艺优化,促使合氯吡咯并嘧啶在实际的生产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生产效果,从而使得生产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促使合氯吡咯并嘧啶实现合理的生产,最终推动药品制造厂实现健康发展,促使制造厂能够实现合氯吡咯并嘧啶的合理生产,最终满足制药厂的发展需求。

  • 标签: 氯吡咯并嘧啶 合成工艺 优化 研究分析
  • 简介: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是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是嘧啶代谢中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在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代谢中起关键作用,其活性与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相关。DPD的酶活性个体差异很大,部分和完全缺陷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DPD的研究也从酶学水平上升至基因水平。本文回顾了DPD的分布、功能和检测方法,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性。

  • 标签: DPD 氟尿嘧啶类药物 DPYD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嘧啶类抗肿瘤药物是抗代谢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5-氟尿嘧啶(5-FU)和阿糖胞苷(Ara—C)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典型药物,分别属于尿嘧啶衍生物和胞嘧啶衍生物,它们的抗肿瘤活性较好,至今仍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中。但它们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毒副作用大,选择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需静脉连续给药等,

  • 标签: 抗肿瘤药 口服 抗代谢药物 治疗中 连续给药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二氢嘧啶酶(DHP)缺陷症是一种罕见的嘧啶降解代谢障碍性疾病,以二氢嘧啶尿为特征,具有高度的表型异质性,DPYS为其致病基因,全球共有不到40例病例报道,尿气相色谱-质谱可筛查临床可疑的患者,基因测序为该病的主要确诊手段。现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基因型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二氢嘧啶酶缺陷症 DPYS基因 基因测序 尿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应用氟尿嘧啶类药物致严重皮疹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胃癌患者,分析患者的诊疗经过及具体的用药情况。结果:氟尿嘧啶类药物致严重皮疹的可能性较大。结论:应注意氟尿嘧啶类药物有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皮疹的风险,对氟尿嘧啶类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需提高警惕,并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胃癌 氟尿嘧啶 皮疹
  • 简介:我科自1990年应用磺胺嘧啶锌霜(SD-Zn)包扎换药治疗浅Ⅰ度及深Ⅱ度烧伤,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磺胺嘧啶锌霜 包扎换药 护理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论证磺胺嘧啶锌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贝复济)对烧伤创面的促修复作用。方法根据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从76例烧伤创面经清创后用磺胺嘧啶锌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贝复济)进行论证。结果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磺胺嘧啶锌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贝复济)是组织的胚胎发育需要,所有76例经磺胺嘧啶锌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贝复济)治疗的创面都产生了明显的愈合。磺胺嘧啶锌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贝复济)对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愈合质量具有明显效应。结论磺胺嘧啶锌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贝复济)可以显著地调控烧伤创面愈合。

  • 标签: 烧伤创面 磺胺嘧啶锌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贝复济)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方法将132例压疮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磺胺嘧啶银)和对照组65例(龙胆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7.0%,对照组治愈率61.5%,差异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1.5%,差异明显;对照组比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明显。结论磺胺嘧啶银治疗Ⅱ-Ⅲ度压疮明显优于龙胆紫。

  • 标签: 压疮 磺胺嘧啶银 龙胆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术中的应用治疗,术后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多数可以配合完成治疗。结论对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患者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氟尿嘧啶 缓释植入剂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烧伤的患者采取磺胺嘧啶银后的治疗效果情况,以及对于创伤面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60例烧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分别采取磺胺嘧啶银治疗以及常规治疗两种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人数为2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为21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创口瘙痒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换药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烧伤的患者采取磺胺嘧啶银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更有助于患处的恢复以及愈合情况,减轻了患者患病后的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 标签: 烧伤 磺胺嘧啶银 治疗效果 创伤面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尿嘧啶注射液在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在临床上取338例应用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治疗有效率为83.7%。结论氟尿嘧啶注射液在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效果显著。

  • 标签: 氟尿嘧啶注射液 恶性肿瘤 应用观察
  • 简介:患者,女,40岁,农民。以"间断双下肢浮肿3年余,乏力、纳差6天"于2016年3月28日入院。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无胸闷、气憋,无咳嗽、咳痰,无乏力、纳差,遂至红十字医院以"慢性肾炎"收入院,具体诊治不详。患者6天前出现乏力、纳差,余无特殊不适。我院门诊化验生化:尿蛋白+,潜血+;尿素21.70mmol/L,肌酐358.00μmol/L,钾5.5mmol/L,尿酸577μmol/L,

  • 标签: ANCA 血管炎 丙基硫氧嘧啶 红十字医院 现病史 慢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