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其林肖邦祥朱兴雷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4-14
  • 出处:《世界文艺》 2008年第4期
  • 机构:与善因的结缘是源于一功大师。2003年8月8日,刚好立秋,下午一场大雨将久旱的瓷城洗涤得干干净净。久旱逢甘雨,人也觉得更加清爽。傍晚时分便踏着积水,独上西山散步。在西山桥头遇见了一个和尚向我借路,询问广目天山寺的去径。听说这个和尚要去我们醴陵的圣地,遂告知他在桥头乘坐2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就可找到。他说他号一功,是苦行僧,苦行僧只能徒步不能坐车,能否引一下路。因儿时受祖辈终日诵经拜佛的缘故,对弘佛之人总是敬畏,也颇感神秘,便老老实实领他经解放路,过醴陵大桥,直指阳三石,越立三故居,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才到达。路上问他苦行僧是什么概念,他说这都是因果报应。我不懂因果但又不好问,深怕触及他的痛处。出家人不打诳语,可能他洞察了我的疑惑。他又说世上有善因,恶因,之所谓善因、恶因就是平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就是你们干部讲的相对论,他是因恶因而起,必须苦行苦修。什么是善因,什么是恶因,什么是苦行苦修,我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遂口里总是“哦、哦”的应付着。岁月荏苒,时光飞逝。与一功法师相别已是五年,但是有书信往来,前些天他又一次跟我来信,再一次讲起他对他的恶因悔罪,表述了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并且还说人必须增加善因缘,尽量避免制造恶因缘的观点。鼓励我要努力向上,使自已身心健康,家庭和乐,多结识良师益友,多行善法,要反对和抵制邪者、谣者、掠者、谎者这些恶法。佛法无边,佛理深奥,恐怕这辈子我是不能深谙了,但一功大师其心之诚、其心之善我还是读出来了。至于善因、恶因之义,又给了我一层领悟,那就是,芸芸众生之中,一个偶然的相遇,一个小小的引路举动就能赢得一个良师益友,这也许就是我的善因罢。《书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只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佛法的立场来看,善恶是众生的一种现象。对佛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是清净的、善的,“善”“恶”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施善之举必会结善果,施恶必会结恶果,已是佛界的“教条”,也已是被人千百来验证的结局,与所谓的“实践出真知”都是一样的道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论语》里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近矣。”这讲的其实就是缘的关系.即种下使得缘。

  • 标签: 《论语》 善因 善缘 佛教 儒家
  • 简介:”是司马迁经管思想的核心,它揭示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内在规律,深刻而富有洞见。由于该理论的深刻性和超前性,在自然经济时代不可能得到重视。今天,认真研究和借鉴其思想精华,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司马迁 善因论 市场经济 启示意义
  • 简介:2006年10月13日,总部位于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宣布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颁给来自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及其创立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以奖励其为贫困阶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这是诺贝尔奖100多年历史上,委员会第一次把和平奖颁给一名商人。

  • 标签: 诺贝尔和平奖 生财 经济与社会发展 穆罕默德 孟加拉国 贫困阶层
  • 简介: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与公益事业相连的往往是跨国公司,鲜见国内企业的身影。其实国内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并不少,但主要是对偶然的、孤立的事件被动参与,而不像跨国公司的公益行为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

  • 标签: 善因营销 推销 跨国公司 公益事业 国内企业 被动参与
  • 简介: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而言,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其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还能够进一步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想更好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那就必须得重视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造价预算控制,并且科学合理地制定出预算编制,重视预算人员素质的提升,以此来有效地降低预算出现偏差。除此之外,还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地进行施工现场的勘查工作,尽量减少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 标签: 建筑工程 造价控制 超预算致因 完善对策
  • 简介:营销(Cause-RelatedMarketing)是将企业与非盈利机构,特别是慈善组织相结合,将产品销售与社会问题或公益事业相结合,在为相关事业进行损赠,资助其发展的同时,达到提高产品销售额,

  • 标签: 善因营销 红色 雅芳 非盈利机构 产品销售额 慈善组织
  • 简介:本文将摩尔的概括为三个部分:的本性、的分类和善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对摩尔的理论得失作出了简要分析,并对学术界关于摩尔的研究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规范伦理学 摩尔 不可定义性 元伦理学 事物 可分析性
  • 简介:社会必须集结凝聚一切向善的人们及力量,以祛除为害社会的种种邪恶的势力。具体的虽有特殊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可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价值整合也是与时其进的,在科学技术大力进步的今天,各方价值的整合必须应对由科技被“恶”意使用而带来的后果,经济的一体化和人类发展的全球化为的价值整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价值整合的强大推动力量。

  • 标签: 价值整合 智能时代
  • 简介:运用对比分析法从五个影响因素分析美国职业体育的营销和社会营销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主要的职业体育联盟或企业较多运用社会营销来展现其社会责任,而运用营销的较少。我国职业体育联盟或企业应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实现社会责任,推进我国职业体育发展。

  • 标签: 体育经济 职业体育 社会营销 善因营销 美国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如何在中学历史课中实施美育教育中的历史美功能进行了探讨,揭示出历史美的引、导真、致用的三大功能,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功能方案及程序方法理论。

  • 标签: 历史教学,美因功能 [引善。导真。致用 ]
  • 简介: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高于个人的。但它们并不是对立的不可融合的,个人的在推动城邦发展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公民没有德,城邦也就不能成为邦;要使公民具有德行,就必须对公民进行教育,只有公民都成为""的公民(即有德行的公民),城邦才能成为优良的城邦,才能达到在政治上的至善。

  • 标签: 个人善 城邦善 理想城邦 德行的教化
  • 简介:从"治"到"治生态"是一种学术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追求,是时代觉悟之生态觉悟之体现。"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治生态"是社会管理过程中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各种文明因子互动形成的一种治理态势,是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的新颖关系,并由"政府-社会"生态、"伦理-法律"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三维生态互动形成的治理体系。通过深挖中西文明资源,建构起我国"治生态",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 标签: “善治” 善治生态 社会治理
  • 简介: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具体落实。孔孟之何以可能问题,是孔孟道德学说的基础。人们效法天,畏惧天,构成了天的权威性,为提供了外在本体规范;人具有的本性,追求功利的需求,构成了人为的意愿,为的可能提供了内在主体性保证;仁义礼智信的可操作,构成了的具体途径,为的日常实践提供了路径保障。此三者保证了孔孟之是可以实现的。

  • 标签: 孔子 孟子 何以可能
  • 简介:关于但丁由失恋成就新生、由悲剧成全喜剧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尽管如此,仍需要对但丁的爱、、德、治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以揭示天才诗人的深意。从但丁的《新生》和《神曲》中,我们看到了宣扬诗性的的意图,这使爱和道德得以在意大利广泛传播;但丁向人们发出了道德告诫:只有接纳超乎肉欲和贪婪的道德的,才能获得政治的清明;同样,只有获得政治清明的意大利新人,才能够开天辟地,建立起向往已久的、能够给自己带来福祉的人间天国。

  • 标签: 但丁 诗性的善
  • 简介:真、、美的管理价值官鸣管理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也是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基本途径。在管理活动中,人们不仅以真、、美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而且也以真、、美作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尺度。因此,按照真、、美的尺度要求,实现真、、美的价值目标,就...

  • 标签: 管理价值 管理活动 美的规律 管理效益 管理实践 道德规范
  • 简介:这个术语自产生到现在已经有40年的历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模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语言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理论,难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需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模

  • 标签: 模因 模因论 语言文化
  • 简介:“文如其人”是中外文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意指作家的人格修养、性格气质与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纵观中西文学史,“文人相悖”的现象屡见不鲜。深究其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创作的技巧性掩盖了作家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个性;一是人性的复杂性使其在作品中的表现亦真亦假,“人”、“文”难分。

  • 标签: 文如其人 文人相悖 技巧性 人性 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