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哲学的本体、宇宙、人生、认识剖析新儒家熊十力的代表作《新唯识》逻辑结构,其目的是要厘清熊氏哲学体系及其思想脉络,把握其哲学体系精髓。

  • 标签: 熊十力 新唯识论 逻辑结构
  • 简介:本文通过二分与四分、真心与妄心、一性与五性集中比较古唯识与新唯识的差异,试图探讨安慧、真谛之古唯识与护法、玄奘之新唯识的传承、思想之不同。

  • 标签: 古唯识 新唯识 安慧 真谛 护法 玄奘
  • 简介:一、唯识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含义1、唯识思想根源于《阿含经》之观心。唯识学是观心之学,是瑜伽学。所以唯识宗也被称为瑜伽行派,唯识宗的根本大叫《瑜伽师地》。唯识思想来源于佛陀的观心法,众所周知《阿含经》是最早的佛典,它比较原本地记述了佛陀的思想。《瑜伽师地》就是本着《阿含》的精义而造的。

  • 标签: 唯识宗 佛陀 《阿含经》 《瑜伽师地论》 唯识学 原本
  • 简介:“性善”义是熊十力构建其形而上哲学体系的思想体现。首先,熊十力分别从仁体、心体、性体三个层面来阐述本体之“性”。然后,熊十力在体用关系上言“性善”,性是从体上来说,善是性体的发用和权说;这种善用也体现在儒家道德价值上。最后,熊十力在体上言“性善”,在本体层面上用遮诠的方式言“性善”,即“性无善无恶”义;用表诠的方式言“性善”,即“性净”义。

  • 标签: 仁体 心体 性体 性善
  • 简介:<正>从近现代认知理论的角度来看,佛教唯识大体包含着以下三个认知结构层次:“八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心理结构)——“四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能力结构)——“生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发生结构)。本文将依次阐述,愿求正于方家。对认知主体结构的关注,是近现代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德国古典哲家康德所开创的主体哲学传统已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19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佛教唯识论者也非常注重认知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梁启超曾明确地指出:“法相(唯识)宗书数百卷,

  • 标签: 佛学 唯识论 主体认识论
  • 简介: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本文认为,无性、护法、玄对唯识的因明论证,代表了三种理论范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倾向,显示了“唯识”义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无性对唯识的因明论证包括“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两层含义,护法的四比量则专证“境不离识”,玄的“真唯识量”则创造性地将“境不离识”转换为“我们所认识的,只能是意识中的对象”,在认识意义上予“唯识”以完整的证明。唯识家并没有用因明的方式彻底论证“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他们成功论证的,只是“唯有表象”。

  • 标签: 真唯识量 唯识无境 唯识学 “色” 所缘缘 《大正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起信论》与唯识宗本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太虚则用唯识宗的思想来解释《起信论》,认为二者可以会通。他对《起信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唯识化的解释,并依此筒别法藏等华严宗人对《起信论》的理解,批驳唯识宗学者对《起信论》的非难。他其实是以唯识思想来统摄《起信论》,确立了《起信论》在法相唯识学中的地位。

  • 标签: 太虚法师 《起信论唯识释》 起信论 唯识学 佛教 唯识宗
  • 简介: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无著的唯识思想。分析了无著关于阿赖耶识、意的各种论述,认为无著把意分解成意根和染污意二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时表现出了偏重染污意的特点;指出《瑜伽师地》的<摄抉择分>的内容至少在无著写作《显扬圣教》时就已形成,并直接影响了该;探讨了无著的五位百法思想与说一切有部五位七十五法和《瑜伽师地》有关思想的区别和联系;指出无著用十一种识概括一切世俗事物,提出了一切唯识的三条理由和获得唯识观的四智,他的三性认识与般若、华严思想有一定的关联;认为无著在六转依的名义下,提出了转八识成四智的转依思想。

  • 标签: 阿赖耶识 《大正藏》 说一切有部 染污 唯识无境 三自性
  • 简介:唯识的典籍说“诸识皆虚妄分别”,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明所立的现量和比量何以能正确。《成唯识》认为,并非诸识都是遍计所执性;“虚妄分别”只是指凡夫诸识“不证实”,即没有证知真如;而依他起性也是凡夫智之认识对象。进而探讨比量的可靠性,比量以记忆功能和记忆中的知识为基础之一,而记忆(念)则属似现量,即不正确的认识。此外,过去知识也都在似现量中。为何比量以似现量为基础?因为过去知识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概念。概念有名言自性,也有知识成分。其知识成分即比量之基础。现量的可靠性则可到佛位认识中探源,佛位认识都是现量。若诸法有各自的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也以此“不可言说”之离言自性为源头;若诸法无各自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与佛现量,在对现象的认识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佛还能在每一法上认识空、无常以及真如,而凡夫由于有相缚等原因而不能认识这些理及理体。

  • 标签: 唯识论 量论 现量 比量 似现量
  • 简介:将传统佛教唯识与西方精神分析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利用精神分析的成果进一步理解佛教及其它传统文化,并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解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现象。同时,试图利用佛教理论的精髓解读和阐发西方精神分析学。

  • 标签: 佛教唯识论 精神分析学 比较研究
  • 简介:牟宗三贬低般若而高抬佛性,把佛性问题视为"存有"之演进来处理并作为判教的根本标准,实是把佛教宗教哲学性的解脱转化为哲学之存有,相对于佛教自身而言是一种偏离。而且牟宗三对于唯识今学的理论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因此他在这种思想背景下所作出的唯识学判教不免缺乏逻辑上的必然性。此外,诚如牟宗三之诠释,唯识学思想可与西方之科学、知识相会通,但他采用"坎陷"一概念来表达佛教尤其是唯识学与科学融通,并不谛当。

  • 标签: 牟宗三 判教 真心系 妄心系 坎陷
  • 简介:“十重唯识”是法藏大师在其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探玄记》中,为了解释有关“三界唯心”的问题而提出的。“十重唯识”中,法藏大师从华严宗的角度,借助唯识法相宗相关理论,从而展开“十重唯识”的论述,以便阐明华严宗唯心之旨。本文将对“十重唯识”文本及相关的思想,进行简略地探讨与剖析。

  • 标签: 十重唯识 融事相入 全事相即 帝网无碍
  • 简介:一、缘起中的唯识思想。“缘起”是原始佛教的核心思想,“缘”是指条件,“缘起”是说任何事物或存在都依赖一定的条件。条件具备,事物或存在就要产生,有条件就有存在,没有条件,就没有存在。所以,一切现象或存在的条件是不可分离的,如要分离,相应的事物就随之而消灭。

  • 标签: 缘起论 存在 事物 唯识学 原始佛教 思想渊源
  • 简介:太虚大师对唯识学倾注了很大精力.但他与"南欧北韩"诸学派在学术关注点上明显不同.唯识学不仅是太虚大师一生关注和研学的重点教理,为此,他阐述了颇具特色的新唯识学,力主唯识学应成为真实应化的佛学,应将教与观相结合,不能有所偏废.他撰写,发掘基大师之五重唯识观,阐发诠释唯识学三性说之精微之义,以作评价与阐释佛学各宗教理基础,并以此对应来自支那内学院派与日本佛教界的近代疑经之风,以维护经典的权威与神圣.

  • 标签: 唯识学 太虚 融贯 应用
  • 简介:胡塞尔现象学和玄奘唯识学都是对意识或心识的卓越研究。耿宁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了这样两个结论:意识一般之三分结构、过去之特殊现实性。但是他对玄奘唯识学中四分说的性质的理解可能并不准确,这导致他依据三分说来质疑唯识三世说。玄奘四分说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发生学描述,陈那三分说才是意识结构描述。唯识学三世说可以在发生学上借"自缘返缘"结构得到完满说明。

  • 标签: 现象学 唯识学 耿宁 双重意向性 自缘返缘
  • 简介:唯识学堪称大乘义海,体系宏阔严谨而又思辨精微缜密,在大乘佛教诸宗竞秀之中,以此而独为超迈。相对于中观学派之破执显真,唯识教门总体上乃是从正面建立理论体系,以境不离识为旨而双泯能所,导归真如;以八识、五法、三自性、二无我为纲,尽摄一切名色以究明诸法性相。然以正面解说之故,在理论的建构上便必有未尽完备更容思审之处。

  • 标签: 唯识学 大乘佛教 真如 无我 自性 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