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波置于比较文学中媒介者研究这一重要部分加以考察,我们会发现,作为媒人者的波有多种身份:外国伤口翻译者,特定作家专题评介者,某国家某时期文学评价者、“名著选计”教师,专一作品评介者,一般文学评者。波作为媒介者的环境有文学社团,杂志,报纸和讲坛。同时他还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博采众长,大量运用比较方法及地传播中西文化。具有批判精神与超前意识是波作为媒介者的特色所在。

  • 标签: 周立波 媒介者 媒介者环境 比较文学 文学评价 比较方法
  • 简介:中国著名作家波1908年8月9日诞生在湖南省益阳县邓石桥清溪村。他原名绍仪,早年在长沙读书,20岁时他随扬夫妇到上海。最初,在上海亭子间里自修英文,1929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波的第一篇作品是反映学生生活的散文《买草》,发表于《申报》上,署名小妮。当年秋天,他考取了劳动大学,在经济系学习。次年初,因多

  • 标签: 周立波 国民政府 文学创作 石达开 反省院 共产党员
  • 简介:王陵是一座大型阶坛积石石室墓。坐落在禹山南麓一座小丘上,其南侧百米有集安至青石的公路和集安至朝鲜满浦市的铁路各一条,墓北为乡路,西侧陡坎下是一条沟谷,谷中有一条俗名马莲河的小溪向南注入鸭绿江。墓葬东北360米公路边上有一座和王陵密切相关的好王碑。

  • 标签: 王陵 再探讨 高句丽 石板 好太王碑 石室墓
  • 简介:<正>前不久听说,已故作家波同志有一份遗稿,是关于域外的许多著名作家和光辉作品的研究的.兹已征得波同志的爱人、林兰同志同意,将该遗稿的全文八万余字,交给本刊,悉按原文,手稿原样,分为三期连载,从本期开始,于今年年内全部登完.这份遗稿是林兰同志收藏并亲手加以整理的.别的几位同志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本刊编辑部在发表时又对它作了一些查对、校订、补译、以及注释的很不完备的工作.我们感到,这份《波遗稿》真正是我国近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文献,更是一件迩足珍贵的美学的瑰宝.能发表这份遗稿,本刊引以为荣.

  • 标签: 遗稿 外国文学作品 作家 美学 手稿 周立波
  • 简介:<正>一九四○至一九四二的两年间,波同志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讲授"名著选读".波同志当年讲授过的我国的著名作家与作品,有鲁迅和《阿Q正传》,曹雪芹和《红楼梦》等.讲得更多的是外国文学,有高尔基、法捷耶夫、绥拉菲摩维奇、涅维洛夫,与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歌德、巴尔扎克、司汤达、莫泊桑、梅里美、纪德等和他们的经典名著.深为憾惜的是,许多讲稿已经丢失,就是幸存下来的这部分讲稿,也是残缺不全的.

  •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外国文学 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 讲稿 莫泊桑
  • 简介:本文以、为例,从政治评论家和乡村干部、英雄伟业和凡人琐事、直接抒情和间接烘托等三个方面,比较了波和柳青在艺术上的不同特点,并对他们的得失进行了简要评价,他们的创作代表了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的不同艺术风格.

  • 标签: 周立波 柳青 艺术风格 比较研究 乡村干部 长篇小说
  • 简介:喇叭花与爬山虎,本是一物,皆为牵牛花的俗称。其花之形,如能吹吹打打的喇叭。其茎蔓,柔韧顽强,具有向上攀援的伟力。它可以把枝叶和花朵,一直送上篱笆的顶端,房屋的脊背,和绝壁崖头……前者,是着眼于花朵;后者,是取意于茎

  • 标签: 戏剧创作 喇叭花 剧作家 牵牛花 吉林省 母亲
  • 简介:山寺又名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山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闻名于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据碑文记载,山寺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710年),原为道观,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建改为佛寺。入寺庙山门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大雄殿顶二层叠起,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阁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泥塑极富有明代塑像俏丽俊秀的风格。六角亭后为石构建筑“莲花宝洞”。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佛寺别名龙泉大概由此而得。山寺

  • 标签: 太山寺
  • 简介:<正>周正。男,1939年12月生,汉族,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人。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1985年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周正教授从事军事教育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务,现任广东省英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由他主编的《体育英语教程》不仅填补了我国体育院校专业英语教材的空白,而且还被总参谋部军训部赠送参加第26届奥运会的中国奥运健儿。此外,他发表的

  • 标签: 军事教育 体育院校 第26届奥运会 专业英语教材 英语教学 安徽省芜湖市
  • 简介:朋友,如果你正在哭泣,请擦去眼角的泪花,让这些丝丝泪雨,浸进心灵的最深处,走着泥泞坎坷的路,默默地品尝生活的苦与乐;细细地领略这人生的寂寞与孤独;这也是一种享受!不要因为受过几回挫折,听过几回嘲讽,吞过几回怨气,便感到人世的淡漠,而收藏起满脸

  • 标签: 不必太 太在意
  • 简介:30多年了,一想起这件事心里就揪得老紧老紧。1970年2、3月间,我已经大学毕业,滞留在校园里等候分配。有一天,突然接到校革委会驻校军宣队的联合通知,要我参加临汾县革委会“落实三个照办”下乡工作队。那时候,我们这些待分配的大学生由几年前“毛主席的红卫兵”的崇高地位一下子跌落

  • 标签: 学习班 革委会 工作队 阶级队伍 大学生 崇高地位
  • 简介:一推开房门的时候,简志明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与平时回家没有什么两样。这个决定是他在走上二楼即将踏入房门的瞬间作出的。他显然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自控能力,他缺乏那种随机应变的天赋。一走进去,他就已经感到自己的脸色完全不像自己所企图努力做到的那样。客厅被一张双人床占去了一半。坐在床上正给波波喂饭的他妈和正靠在沙发上看报的苏莉,都用眼睛看着他。这让他受不了。因为他觉出那投向他眼睛中都强烈地透露出焦虑和担忧的询问。也许这只是他的感觉而已。然而麻烦的是凡事只要他感觉出是这样,那么他就没法说服自己去假

  • 标签: 刘主任 简志 摇摇头 自控能力 中都 不知道
  • 简介:清官又名下清宫,是个古老的道教庙宇,素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称,远在二千多年前我国道教起源时期就有道教活动。汉武帝时期(前140年)的江西人上大夫张廉夫便隐居在此,自修茅庵三官庙,供奉三官大帝。三年后再建庙宇供奉三清神像,改名清宫。张廉夫被尊为开山祖师。唐朝昭宗时期(905年)的河匈人、进士出身的道士李哲玄,来清宫讲道、传玄。传说,这时亢旱无雨,灾疫流行,李哲玄奉召祈天得雨,被唐王敕封为“道化普济真人”。因而他颇有权势,遂将茅庵改为“三皇殿”,供奉三皇神像,并将清宫庙后最高峰定名为老君峰。到宋代,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在此建立过道场,刘若拙将唐代建立的老君堂改为三清殿,重修了三皇殿,又新建了三官殿。

  • 标签: 三皇 神像 道场 赵匡胤 出身 进士
  • 简介:~~字碑@晓墨@杨蔚然

  • 标签: 太字 字碑
  • 简介:一.方的发展及经验。(一)方的发展史方的创始人茅理翔,浙江慈溪人。20世纪80年代他把一个濒临倒闭的仅有6台冲床的镇办工厂(一说地方国有企业)发展成世界最大的点火枪生产基地——飞翔集团,摘取了“全国文明乡镇企业”的桂冠,他也被冠以“世界点火枪大王”的称号。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 营销 再造 地方国有企业 生产基地 乡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