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后,成功的神经再生取决于很多因素.这其中神经当时所处的微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验证明,该微环境中的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的维持和存活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文拟对神经营养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再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调控巨噬细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查阅从2013年至2021年国内外调控巨噬细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2013年至2021年的研究中,发现在神经损伤治疗中调控巨噬细胞相关功能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损伤的预后,主要通过从M1巨噬细胞极化为M2巨噬细胞、增加胞吞作用、改变巨噬细胞表型等方面发挥作用。充分研究巨噬细胞相关特性,并对巨噬细胞功能和表型进行有益的调控,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及重要研究方向。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巨噬细胞 细胞极化 胞吞作用 表型调控
  • 简介:摘要为研究不同半导体激光照射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将96只家兔随机分为3,6,9,12周四个观察期组,每个观察期又分为相应的治疗组、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低能量半导体激光照射能促进轴突再生,改善再生神经功能,以同时照射损伤周围神经部位和相应脊髓节段效果最为显著。

  • 标签: 半导体激光 神经再生 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疑难病,治疗的首要策略是通过轴突的再生来桥接神经病损。物理因素对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逐渐被关注,精确控制的机械力对轴突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在体内对轴突施加一个远程、无创、精确、可控的机械力是一个挑战。生物纳米技术的兴起为这个设想提供了可能。通过将磁性纳米粒子(MNPs)整合到神经细胞内,将其作为磁性操纵的执行器,利用外部磁场来影响细胞行为,从而实现对神经再生的指导与操控。

  • 标签: 周围神经再生 磁性纳米粒子 轴突再生 磁性机械力 机械力转导
  • 简介:背景: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是临床重要的课题。目的:探讨改良兔防御素1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组、改良兔防御素1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将所有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使用可降解甲壳质生物套管套接修复神经断端,术后连续7d以神经营养因子、改良兔防御素1以及生理盐水注射到臀肌中。结果与结论:术后6周,神经营养因子组和改良兔防御素1组大鼠的坐骨神经指数较生理盐水组高,但3组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营养因子组〉兔防御素1组〉生理盐水组,且改良兔防御素1组大鼠的再生神经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较神经营养因子组大鼠小,但相对于生理盐水组大。提示改良兔防御素1对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具有促进作用。改良兔防御素1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巨噬细胞清理髓鞘残留、改善神经再生环境有关。

  • 标签: 防御素类 巨噬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防御素 周围神经再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局部神经阻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行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后神经外膜端端缝合,制作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模型。罗哌卡因组在损伤局部以0.1 ml/h的速度输注0.2%罗哌卡因3 d,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随后观察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效果,并于各对应时间点检测两组大鼠行为学、电生理、再生神经纤维形态学、远端坐骨神经髓鞘碱性蛋白表达量及巨噬细胞浸润变化。结果术后8周,与对照组相比,行为学结果显示罗哌卡因组热潜伏期和足印长度显著降低(P<0.05);电生理结果显示罗哌卡因组复合肌动作电位振幅恢复指数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潜伏期和传导速度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罗哌卡因组再生轴突面积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再生髓鞘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罗哌卡因组再生神经的轴突直径、髓鞘厚度、无髓轴突数目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有髓轴突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罗哌卡因组髓鞘碱性蛋白清除速率显著加快(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罗哌卡因组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神经阻滞通过募集巨噬细胞加速髓鞘碎片清除促进大鼠受损坐骨神经轴突再生

  • 标签: 周围神经 再生 罗哌卡因 巨噬细胞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种复方中草药合剂对周围神经的临床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从2019.05持续到2020.05,选取66只SPF级雄性大鼠,体重范围在180g至200g之间,随机将其分为甲组、乙组,每组均有33只大鼠,甲乙两组大鼠胃部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复方中草药合剂,分析使用后效果。结果:手术后30天甲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乙组,差异明显(p小于0.05);手术后60天、90天组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多种复合中草药合剂能够有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有利于改善神经损伤情况。

  • 标签: 复方中草药 黄芪 应用效果 周围神经 再生
  • 简介:单侧声带麻痹的传统治疗方法虽然能改善发音,然而这种声音缺乏音调、音量的调节功能。双侧声带麻痹通过各种声门扩大术虽然能改善呼吸困难,但不能兼顾发音及呼吸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讲,重建喉肌的神经再支配,恢复声带的运动功能是治疗喉返神经损伤最理想的方法。自从1909年Horsley首次报道1例颈枪伤致左侧喉返神经麻痹患者行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成功以来,喉神经手术的历史已有一百年,由于喉返神经中有内收及外展两种纤维,直接缝合不能避免这两种纤维的错向生长,故先后出现了各种喉神经移植术的方案及术式。能用于神经再支配手术实验研究的神经有喉返神经本身、膈神经、舌下神经、颈袢(舌下神经袢)、迷走神经喉返束、副神经等,但只有前4种神经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声带麻痹 喉返神经 神经再生 吻合术 外科
  • 简介:从40年前第一次提出成年脑内有神经再生,直到今天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和接受这个事实.这要归功于近15年的神经工作者辛勤研究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事实更新了我们对神经再生的认识.本文概要介绍了如下方面的研究进展:(1)神经发育的分子调控;(2)成年脑海马齿状核的神经再生及其功能;(3)神经发育与成年脑神经再生的比较;(4)鉴定新生神经元的方法问题.

  • 标签: 神经再生 分子调控 海马齿状核 新生神经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给药(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所有动物离断左侧坐骨神经后予以神经外膜间断缝合造周围神经损伤再生模型.给药组隔日术侧肌肉注射尼莫地平0.5ml,对照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定期行坐骨神经功能评估和神经生理指标测定,并于12周时取材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给药组在坐骨神经功能、神经电生理及形态学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

  • 标签: 尼莫地平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和功能恢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运动对周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具有可塑性,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支持与论证,但起效的分子机制和相关通路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文阐述运动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相关性,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轴突再生 运动 非手术干预
  • 简介:大脑老化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诱因。而卒中不仅是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而且也是70岁以上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大脑老化与卒中发病息息相关。已经证实,老年卒中患者其缺血性脑组织损伤更加严重、脑梗死面积更大、缺血后的神经功能障碍也更加显著。尽管研究已证实老龄大脑的神经再生减少,但卒中可以诱导神经再生并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这就为神经再生治疗卒中开辟了良好的途径。本文重点就大脑老化及老化后神经再生、缺血性卒中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神经再生 老化 神经干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PNI)后再生和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体重为200~22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采购:维通利华),制备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电刺激治疗12周,对照组不予治疗;采用坐骨神经电生理、神经行为学和透射电镜等评估电刺激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大鼠实验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SFI)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实验组大鼠SFI在治疗4、8、12周时分别为-52.73±1.53比-68.43±0.99、-20.77±0.95比-43.57+1.14、-5.92±0.44比-24.68±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周=24.327,t8周=43.340,t12周=68.998,P<0.05);实验组大鼠和MNCV在治疗4、8、12周时分别为(36.43±0.66) m/s比(24.44±0.51) m/s、(48.87±0.27) m/s比(39.38±0.57) m/s、(55.51±0.51) m/s比(44.45±0.36)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周=40.342,t8周=42.423,t12周=50.249,P<0.05);在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坐骨神经纤维数量为(20 707.25±227.36) fb/mm2比(19 141.25±173.43) fb/mm2(t=15.489,P<0.01),神经纤维直径为(3.81±0.09) μm比(3.35±0.06) μm(t=12.20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电刺激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及修复。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周围神经损伤 再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对中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和再生的认识现状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康复任务是十分繁重和重要的,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十分沉重.多年来,人们对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康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进展甚微,原因可能有:①神经元本身缺乏再生能力.②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不足,包括靶源性营养因子的供给因轴突断裂而中断.③细胞外基质不适宜,损伤后产生了神经元生长的抑制因子.④损伤后局部胶质细胞形成坚硬的瘢痕,阻碍轴突的生长、穿过等.

  • 标签: 中枢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神经修复 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外基质 髓鞘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DPN)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3例PDPN患者,按DELLON术式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随访0.5~1年。术前及术后0.5年均行肌电图检查及VAS疼痛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DPN患者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后0.5年,肌电图检查所松解神经,显示所检测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术后VAS评分(4.6±1.8)分,较术前(8.3±2.6)明显减低(P<0.05)。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对PDPN有良好治疗效果,术中电生理监测可有效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明确诊断及评价手术疗效的客观依据。

  • 标签: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显微减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