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聚氨酯型接枝淀粉表面施胶剂是近年开发的新型表面施胶剂。本研究以聚氨酯预聚体作为抗水性单体合成了性能优良的聚氨酯型接枝淀粉表面施胶剂。聚氨酯预聚体的较佳合成条件为:甲苯二异氰酸酯用量为1,4-丁二醇的15%,反应温度为80℃;施胶剂的较佳合成条件为:预聚体用量为淀粉的10%,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2∶1,苯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为1.5∶1。

  • 标签: 聚氨酯预聚体 接枝 淀粉 施胶剂
  • 简介: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1000、氯磺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乳化剂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钠(MP),然后以MP、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苯丙表面施胶剂.以FT-IR和TEM对合成的表面施胶剂进行了结构表征,FT-IR分析表明苯丙表面施胶剂具有预期的共聚物结构;TEM分析显示其乳液微粒呈球形,微粒直径约为145nm.对比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剂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OP-10形成的乳胶膜的耐水性(自乳胶膜形成后15天测试2种乳胶膜的吸水率分别达到19.1%和44.2%)可知,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剂形成的乳胶膜具有很好的耐水性.与未施胶纸及采用市售产品和进口产品进行表面施胶的双胶纸相比,利用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剂和表面施胶淀粉复配对双胶纸进行表面施胶后的纸张的抗水性能和强度性能明显提高.

  • 标签: 反应型乳化剂 表面施胶剂 双胶纸 结构表征
  • 简介:用稀土化合物与具有羟基或羧基的配体化合物合成制备了水溶性荧光涂料,用该涂料制得的荧光纸在普通验钞机所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下,就可发出鲜艳的荧光,具有较强的防伪特性.当稀土离子与配体的比值在2∶3∶2时较合适,荧光强度最大.本实验所制的荧光纸,经耐久性检验,可以达到F5级标准.

  • 标签: 荧光涂料 水溶性 合成 紫外光照射 羧基 羟基
  • 简介:采用Aspenplus模拟含碳气体净化流程,得到净化气中CO2含量与H2S含量、吸收剂流量、再生器热负荷的关系;对基于K/MoS2催化剂和固定床反应器的混合醇合成过程进行模拟和产物预报、优化黑液高温气化制备混合醇的合成条件,得到反应气CO2含量、催化剂装填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CO单程转化率、总醇选择性、烃选择性、CO2选择性、总醇时空产率、C2+醇质量分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为改善混合醇反应性能和降低公用工程消耗,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合成温度310~330℃、催化剂装填比20~30g.h/mol、合成压力9~11MPa、反应气CO2含量1.6%。

  • 标签: 黑液气化 混合醇合成 反应动力学模型 操作条件
  • 简介:将麦草氧碱木素与环氧丙烷反应得到改性木素,其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提高了木素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性能;利用改性木素取代部分聚乙二醇与异氰酸酯合成了聚氨酯,并对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指数和改性木素含量对聚氨酯性能有影响.

  • 标签: 麦草氧碱木素 改性木素 聚氨酯 合成 热性能 机械性能
  • 简介:研究了以硫酸盐木素为原料告成生物可降解型聚氨酯材料的方法,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各种木素的结构特征以及对氨基甲酸酯结构形成的影响。采用TGA和DS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木素原料所合成的聚氨酯的物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木素具有典型的聚多元醇结构,用木开绿灯作原料合成的聚氨酯与典型的PEG型聚氨酯有相似的化学结构,虽然木素的添加对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然而添加木素可以使得聚氨酯在400℃以下的分解百分率明显下降.说明以木素为原料的聚氨酯高分子具有较好的耐热件能。

  • 标签: 聚氨酯材料 合成 原料 硫酸盐 多元醇 木素
  • 简介:主要研究了AMP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通过研究引发剂的用量、共聚单体的用量、EDTA用量、反应后期温度等因素对AM和AMPS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在中性水溶液介质中,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与偶氮类引发剂共同作用下,在5℃的低温下引发聚合反应,当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0.03%,反应后期温度为40℃时,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万的AM和AMPS共聚物.并研究聚合氯化铝/AM和AMPS共聚物体系在造纸脱墨废水絮凝处理的应用,研究表明:AM和AMPS共聚物用量为0.75mg/L,与之复配的聚合氯化铝(PAC)最佳用量是100mg/L,其中1134万相对高分子质量的两性AMPS和AM、MAC共聚物效果更佳,与之复配的PAC用量可减少到75mg/L,CODCr去除率都达70%以上.

  • 标签: AMPS 引发剂 絮凝处理 合成 共聚物 共聚单体
  • 简介:以碱木质素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新型阳离子木质素季铵盐絮凝剂(QL)。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QL对4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达92%以上。通过比较QL与阴离子型木质素的絮凝效果以及对絮体微观形貌的表征,初步探讨了QL的絮凝机理。

  • 标签: 木质素季铵盐絮凝剂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合成 絮凝
  • 简介:以脱氧枞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制备了N-(2-氨乙基)脱氢枞酸酰胺(ADRA),再将ADRA与硫酸盐木质素(KL)、甲醛(F)反应合成了N-(2-氨乙基)脱氢枞酸酰胺/甲醛改性木质素胺(ADRA-F—KL)中间体。探讨了投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ADRA—F—KL氮含量的影响,并将其进一步与二乙烯三胺(DETA)、甲醛反应,合成了N-(2-氨乙基)脱氢枞酸酰胺-木质素复合阳离子乳化剂(ADRA-DETA-F-KL)。实验表明,合成ADRA—F—KL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5h,n(KL):n(ADRA)=1:0.3,反应温度90℃。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及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KL、甲醛与ADRA或DETA经过Mannich反应,在硫酸盐木质素分子结构中引入了相应的胺甲基;目标产物在pH值2.0的稀盐酸溶液中最低表面张力为48.5mN/m,与未引入N-(2-氨乙基)脱氢枞酸酰胺甲基基团的硫酸盐木质素胺的最低表面张力57.8mN/m相比较,表面活性得到了较大改善。

  • 标签: 脱氢枞酸 硫酸盐木质素 MANNICH反应 阳离子乳化剂
  • 简介: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丙烯酰胺为单体,在不加任何引发剂的情况下,用微波辐射代替常规的加热方式,在均相条件下快速合成了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影响接枝效果的各种因素(单体及交联剂的用量,微波强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其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微波辐射,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1min便可完成接枝反应,与常规加热时间(0.5-5h)相比,该方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此外,还探讨了微波下纤维素接枝共聚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标签: 纤维素 微波 离子液体 接枝共聚
  • 简介:采用固载化的方法,以环氧氯丙烷做为连接剂,在碱性介质中将β-环糊精接枝到木质素上,制备了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简称L-β-CD)新型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β-环糊精用量、氛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β-环糊精含量的影响,研究了L-β-CD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L-β-CD的较佳合成条件为:β-环糊精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3:1,氧氧化钠(质量分数16.7%)用量25mL/g木质素,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h,此时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中β-环糊精的含量最大,为30.88μmol/g。20℃时,L-β-CD对Cu^2+吸附容量为16.54mg/g。

  • 标签: 麦草碱木质素 Β-环糊精 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 吸附 CU^2+
  • 简介:将4-溴-1,8-萘酐与乙醇胺进行酰胺化,再在萘环4-位引入乙氧基供电子基团,合成了萘酰亚胺荧光增白剂。以三聚氯氰为交联单体,将紫外光吸收剂2,4-二羟基一二苯甲酮与萘酰亚胺引入同一分子中,再引入对氨基苯磺酸钠,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高得率浆返黄抑制剂。采用红外光谱对返黄抑制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探讨了其返黄抑制机理,通过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考察了返黄抑制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合成的返黄抑制剂的返黄抑制效果优于萘酰亚胺和2,4-二羟基-二苯甲酮。

  • 标签: 萘酰亚胺 返黄抑制剂 2 4-二羟基-二苯甲酮 白度稳定性
  • 简介:以丙烯酰胺(AM)为分子骨架,丙烯酸(A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分别为阴、阳离子单体,采用过硫酸钾(KPS)与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2HCl)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在水相中共聚合成了一种具有两性特征的水溶性高聚物P(AM-DMDAAC-AA)。通过考察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和Ca2+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n(AM)∶n(DMDAAC)∶n(AA)=1∶0.3∶0.8,单体质量分数22.5%(单体总质量对反应体系总质量),引发剂用量0.2%(相对于单体总质量),其中KPS与AIBA.2HCl的质量比为3∶1,反应温度70~75℃,反应时间10h。合成的聚合物特性黏数为231.48mL/g,Ca2+吸附量最高能达到2.028mmol/g。运用FT-IR和1H-NM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水溶液共聚 两性高聚物 水溶性 特性黏数 Ca2+吸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