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整本书阅读要摆脱阅读表面化、碎片化、功利化的桎梏,就要将深度阅读引入其中。本文在深度阅读视域下,从激发阅读兴趣、梳理知识脉络到自主批注阅读、专题研读指导再到交流展示共享,逐次递进,完成对《史记》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究。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2016年7月第1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一书中,有几则史料同时出现在几个地方,一是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14页记载:“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这一课第16页记载:“到距今5300年左右,…….与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二是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第72页记载:“《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据《史记》和《夏本纪》中的世系:从黄帝到大禹。得知,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大约2200左右年的时间。我们得出结论:《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2200左右年的历史。

  • 标签: 《中国历史》上册 几则史料 考证
  • 简介:摘要: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所接触的语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增加。基于新课改,越来越多高中语文教师认识到采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更好的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消除碎片化和浅表化的阅读现象。本文就以《史记》为例,对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追求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 标签: 整本书阅读 《史记》 价值追求
  • 简介:摘要:口述历史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建构的历史话语,以留存性和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作为确立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该类型纪录片以生动直观的影像将“历史记忆”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引起人们的思考,该文通过对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文献及社会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其存在的问题做简要探讨。

  • 标签: 纪录片 口述历史 文献价值 社会价值 真实
  • 简介:摘要:“整本书阅读”指导需要以书籍文本本身的特征为基础依托,但以建构通行、通用于多数书籍文本阅读的阅读指导模式为目的,则需立足于多数书籍文本的普遍性特征。依据语文学科教育的需求及整本书阅读的规律,依循文本特征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模式则可由:重体裁以知读法(文本整体形式)、重历史以合文史(文本内容之根)、重整合以知头尾(文本内容元素梳理)、重艺术以学语用(文本形式和语言艺术)此四方面或四环节构成。

  • 标签: 文本特征 整本书阅读指导 模式建构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