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表面化学着色工艺和磁控溅射法两种方法制备的彩色不锈钢正畸托槽的口腔黏膜刺激性,为新材料在口腔临床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60~70d鼠龄的雄性金黄色地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将两种彩色正畸托槽分别缝合固定于两组动物的右侧颊囊,将阴性对照材料缝合固定于每组动物的左侧颊囊,14d后无痛处死动物,取与材料接触部位的颊部全层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两种材料的口腔黏膜组织刺激反应。结果20只动物均未出现全身及口腔黏膜局部的不良刺激反应。结论两种彩色正畸托槽均无口腔黏膜刺激性。

  • 标签: 正畸托槽 口腔黏膜刺激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吸吮改善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吸吮应用于早产儿喂养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年12月14日,纳入研究对象为胎龄≥26周且<37周的早产儿,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或假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吸吮干预,干预方案主要包括口腔运动干预和口腔感觉运动干预。提取研究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 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RCT,合计1 316例早产儿(胎龄26~36周)。结果显示,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WMD=-3.45,95%CI -4.41~-2.50,P<0.001),出院时校正胎龄(WMD=-0.68,95%CI -1.10~-0.26,P=0.001)、全经口喂养时日龄(WMD=-5.22,95%CI -9.04~-1.40,P=0.007)、全经口喂养时校正胎龄(WMD=-1.02,95%CI -1.40~-0.64,P<0.001)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WMD=-59.75,95%CI -114.55~-4.95,P=0.030)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吸吮可加速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的实现,缩短住院时间,应标准化该程序并推广,使其成为早产儿护理的常规和标准操作。

  • 标签: 口腔刺激 非营养吸吮 婴儿,早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从新生儿喂养因难的问题中探寻口腔运动感觉刺激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使用对照实验的方式探究口腔运动感觉刺激的实际康复效果,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院区新生儿科接诊的喂养困难类新生儿,具体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阶段的80例患者为对象。在随机分配原则下将入选样本分成对照和研究两个小组,每组样本数量为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样本使用常规的护理疗法,研究组的样本使用除了常规护理疗法之外添加口腔运动感觉刺激的新疗法。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之后,将两组新生儿的喂养状态作出对比,选择指标为经口喂奶时间、胃管给养时间、吮奶速率、住院时间等。为了更直观了解干预效果,对新生儿口腔运动情况设计对应的评估量表(NOMAS)。结果:经过实验之后发现,使用口腔运动感觉刺激干预的研究组护理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理想(P<0.05),从经口喝奶时间、胃管给养时间、吮奶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看,研究组的新生儿评估数据更理想。通过NOMAS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患儿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之后,研究组的NOMAS评分相对来说更高(P<0.05)。结论:对表现有喂养困难的新生儿使用口腔运动感觉刺激干预可以极大地改善新生儿吞咽障碍,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的口腔运动水平,是一种改善新生儿喂养水平的重要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变形链球菌(S.mutans)密度感应系统信号蛋白的体外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口腔S.mutans密度感应感受态刺激因子(CSP)信号蛋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纯化合成蛋白.质谱分析结构.通过扫描电镜对比观察CSP信号蛋白对S.mutan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分析CSP信号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化学合成纯化S.mutansCSP蛋白分子.加入CSP信号肽后.S.mutans生物膜呈团状密集分布.细菌之间存在厚实的黏性胞外分泌物.细菌黏连呈链团状。结论成功合成口腔S.mutansCSP信号蛋白.该蛋白肽具备促进S.mutans生物膜形成的生物活性。

  • 标签: 变形链球菌 密度感应 信号肽 化学合成
  • 简介:除个别报告外,国内外绝大多数作者(包括本文作者)均常规采用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的沿脊柱长轴的纵向刺激法(以下称“纵向正置法”),即他们相信包括脊髓在内的下行传导应是阴极兴奋(Pfluger极性法则,1859)。鉴于学术会议上对此曾有争论,本文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脊髓电刺激 河南省人民医院 极兴奋 极性法 超强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 简介:华尔街的贪婪、金融监管的缺乏、流动性的泛滥等等都是本轮金融危机形成的重要原因,但只是问题的表象。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理论仍然可以对此给予经典的解释。事实上,美国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和利用了经济泡沫,形成和引爆了泡沫经济,其影响是复杂和深远的。

  • 标签: 泡沫经济 回顾与前瞻 美国 生产相对过剩 马克思主义 金融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刺激治疗结合口腔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6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冰刺激治疗结合口腔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恢复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后的1级、2级患者数量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口腔操训练结合冰刺激治疗,能促进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困难 口腔操 冰刺激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喂养知识宣教结合口腔按摩刺激对脑瘫高危儿饮食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6例脑瘫高危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喂养知识宣教进行知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按摩刺激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两组患儿饮食评分对患儿身高、体重的影响,和6个月后患者病情巩固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现观察组患儿的1、2、3、6个月后的饮食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喂养知识宣教和口腔按摩刺激治疗脑瘫高危儿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饮食习惯,而且能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喂养知识宣教 口腔按摩刺激 脑瘫高危儿 饮食行为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409-02
  • 简介:一天,后勤处处长钱大保外出,赶上刮大风,不巧一根电线杆被刮倒,正砸在他的脑袋上,当场就昏倒了。送到医院抢救,他的性命虽保住了,但却成了一个植物人。妻子哭天抹泪哀求医生,一定要想方设法救她的丈夫,她的后半生可不能天天陪伴一个植物人!

  • 标签: 植物人 丈夫 后勤处 刺激疗法 电线杆 医生
  • 简介:2007年的数码装备会更强大、更小巧、更热门、更冷艳、更快捷、更无线,总之会更好。什么?你说你自己能够抵御住升级的诱惑?请你阅读接下来的几页之后再下结论——T3认为,恐怕那时候你满脑子想的应该都是如何说服老婆大人开恩批准你的挥霍计划了。

  • 标签:
  • 简介:口腔粘膜炎是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治疗口腔粘膜炎的方法很多,但大多因治疗过程需时较长而影响患者对化疗反应的耐受性.本科采用局部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化疗所致的口腔粘膜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口腔粘膜炎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患者 并发症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其中非营养性吸吮组28例,在管饲喂养期间,喂养前、喂养后各给予安慰奶嘴吸吮5min,7~8次/d;口腔刺激组29例,在管饲喂养前15min进行12min的口腔刺激,1次/d;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组33例,在管饲喂养之前15min进行12min的口腔刺激和3min的非营养性吸吮,1次/d;对照组32例,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护理常规。记录4组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并对4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进行测定。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之间喂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早产儿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4组早产儿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增加喂养效率,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有助于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的提高。

  • 标签: 早产儿 口腔刺激 非营养性吸吮 经口喂养 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G- CSF)含漱治疗氟尿嘧啶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 分为研究 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3 例。研究 组患者 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治疗, 对照组患者 应用氯己定含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所需的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3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 2.25 ± 0.54 ) d 、( 5.01 ± 0.98 ) d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08 ± 0.63 ) d 、( 7.98 ± 1.43 )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含漱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满意,可以有效的促进溃疡愈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氟尿嘧啶 化疗 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星期六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南京珍珠泉公园游乐场游玩。’一进游乐场,我就被名叫“狂呼”的游乐项目吸引住了。瞧,坐椅升至高空,旋转360。后急速下降,然后随着欢快的音乐在空中不停地旋转,坐在上面的人都发出尖叫声。看来叫“狂呼”还真是名副其实呢。

  • 标签: 游乐场 尖叫声 旋转
  • 简介:习惯上尿路刺激症状是指尿频、尿急、尿痛和尿意不尽的感觉,通常是合并存在的。尿急是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常出现尿失禁。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痛是指排尿时产生疼痛或烧灼感。这些症状是膀胱、尿道和前列腺区炎症的特征性表现。

  • 标签: 尿路刺激症状 排尿次数 产生疼痛 尿失禁 烧灼感 特征性
  • 简介:已确定收缩转型的情况下,突如其来的政策刺激也会打乱原有战略规划。

  • 标签: 家电企业 市场 政策 价格
  • 简介:<正>过去这些年,高房价、高税收、高通胀,"三高"构成了中国民众最主要的消费负担,严重掣肘了经济结构的转型。稳增长成为当前宏观政策的最核心主题。较之重启投资项目的大张旗鼓,刺激消费的动静要缓慢的多,而且没有减税、收入改革等实质性动作。这

  • 标签: 投资项目 核心主题 促销费 经济下滑 刺激投资 小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