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侨批,仅福建、广东、海南3省特有,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机构,主要寄给中国国内侨眷的书信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侨批是研究华侨史、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侨乡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珍贵档案文献

  • 标签: 侨批 价值 华侨华人
  • 简介: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11~18世纪,波斯语历史作品的书写在印度的发展脉络,从作者、成书、内容和历史背景几个方面对这些作品做了基础性的考察。由于文化和政治原因,对伊斯兰文明影响极大的波斯语也曾是印度重要的文学、宫廷语言,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这些文献可分为历史、宗教、文学诗歌和公文四类,是南亚研究不可忽视的一手材料。由于专业划分造成的壁垒,波斯语印度史文献尚未引起我国波斯文学和印度史研究者们的注意,本文旨在为印度伊斯兰文化和历史研究提供波斯语文献目录性的介绍。

  • 标签: 波斯语文献 印度史 南亚伊斯兰文化
  • 简介:<正>随着科技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文献情报量急剧增长,信息载体日趋多样化。国内东南亚研究事业也蓬勃发展,对我们的文献采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下谈谈个人对东南亚研究文献资源开拓与共享的一些认识。

  • 标签: 文献资源 文献采集 东南亚研究 信息载体 文化事业 情报量
  • 简介:本文梳理了印度法论名著和印度教伦理规范经典《摩奴法论》从18世纪末以来的研究情况,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方学者对以《摩奴法论》为代表的印度文化的发现与探索;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和印度学者对《摩奴法论》梵语注释本的重新梳理;20世纪以来立足广义吠陀体系内法经、法论的历史传统,对《摩奴法论》诸多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三个阶段的概述性介绍,从文献与学术史角度了解《摩奴法论》的现代研究情况。

  • 标签: 《摩奴法论》 印度教 法经 法论
  • 简介: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是现存唯一最为完整地记载东南亚华人城社区历史的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在系统和全面论述吧城华人公馆历史沿革及其档案文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公馆档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的评述,旨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公馆档案的文献史料价值以及其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吧城华人公馆 档案文献 研究
  • 简介:自独立50年以来,马来西亚在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整个社会的巨变。在国家建设中,女性的积极参与给各界带来了影响,也产生了性别问题。这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人员甚至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和著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评论。本文试图讨论1980年至2010年间关于性别话题的研究。几乎所有大学都有教师、研究生和博士生从事性别研究的工作,然而90年代至今,性别研究的焦点从涉及性别平等和差异的问题到跨性的问题。通过《国家妇女政策》,加强对性别研究的重视是为了在制定政策和计划以及实施项目过程中产生创新性。性别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不仅能够为国家政策特别是发展计划中的政策提供建设性贡献,也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 标签: 性别 妇女 研究 马来西亚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公共外交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情况、论文产出单位、基础性文献及期刊分布、受资助情况、关键词以及研究特点和趋势等。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的公共外交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与实践紧密相关;高等院校是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主体;公共外交研究领域科研合作所占比例略低;国际关系类期刊《现代国际关系》刊载的公共外交类文章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公共外交类论文受科研基金资助研究比例相对较低。中国公共外交研究要谋求进一步发展,应面向具有创新性和一定国际影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注重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

  • 标签: 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文献计量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 简介:海权是指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受全球权力转移和亚太地缘政治的影响,东亚海权博弈备受世界关注。国内学者认为,东亚各国的海权观念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大国的海权战略出现深刻调整。在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扩大,海权关系日益分化,海洋安全困境持续加剧,东亚海洋安全秩序加速解构。东亚海权政治研究呈现向纵深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新特点,但也存在理论创新不足和方法单一的短板。

  • 标签: 海权 东亚 国内研究 文献述评
  • 简介:<正>公元七世纪中国唐朝高僧义净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苏门答腊岛上的菎崙语。它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义净所指的篦崙语,究竟是什么语?崑崙语和古马来语有何关系?下面,试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 标签: 马来语 发展史 苏门答腊岛 公元七世纪 义净 中国唐朝
  • 简介:近代以来英国南海航海文献有对南沙岛礁自然人文景观的记载,而且每隔若干年因勘测或观察不同,记载内容也有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群岛景观的整体变迁,并体现出群岛主体人群的生息状况,以及南海局势的变化在群岛留下的痕迹。冷战初期英国政府在研究南沙争议、解读该国航海文献之时,有对中国政府拥有两群岛的某种承认。然而在"南海仲裁案"中,仲裁庭片面地理解和运用英国航海文献,认为南沙主要岛屿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本身经济生活,进而否认其为岛屿。鉴于此,深入剖析这些文献对南沙群岛自然人文景观变迁的记载,不仅有利于充实我历史性权利的资料基础,而且能够有力地批驳仲裁庭的诸多不实之论。

  • 标签: 航海文献 南沙群岛 自然人文景观 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