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历来对卢梭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宗教思想的研究认为,卢梭思想中有内在的矛盾和不一致,恩斯特·卡西勒驳斥了这种观点,认为卢梭以自然人为基础构建的社会契约论既非霍布斯的“利维坦”也不同于百科全书派,并由此阐述了卢梭思想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该书封底勒口文字

  • 标签: 卢梭 社会契约论 政治思想 宗教思想 教育思想 百科全书
  • 简介:郁达夫是五四时期我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曾多方面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据郁达夫自述,在去日本留学之前,他对中国小说兴趣不大,只读了《红楼梦》等不多几部,但到了日本后,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春潮》诱发了他对小说的兴趣,从此一发而难收,四年多的时间竟读了一千多部西欧和日本小说。这

  • 标签: 《忏悔录》 《沉沦》 人性恶 感伤主义 她是一个弱女子 自叙传
  • 简介:“社会契约论”及其大众教育1.立法:从自然到自由,从天意到法意卢梭之所以对自然状态和自然人发出赞叹,并非号召人们回到过去,而是以自然状态作为一种理想的参照物来反衬文明社会所缺乏的自由与平等,并从自然状态那里寻找新方法的灵感。卢梭找到的灵感就是“道法自然”:模仿自然秩序建立社会秩序。“自然人”受个人不可控制的“自然意志”(天意)的制约,而自由人(社会人)则受个人不可控制的“社会意志”(法意)的制约。自然人和自由人都受某种约束,只不过转换了约束的形式而已。

  • 标签: 教育意图 卢梭 “自然人” 自由与平等 自然状态 “道法自然”
  • 简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矛盾和紧张关系。《社会契约论》以"社会"为取向,否定人的"自然状态";《爱弥儿》以"个人"为取向,强调"自然教育"。然而根据卢梭本人的教育意图,二者实际上是一以贯之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表面上是对"自然状态"的否定,其实是对"自然状态"的模仿:以"道法自然"的方式建立公民社会。并且,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着重阐述了对一般公民的教育(大众教育)。《爱弥儿》并非《社会契约论》的对立面,它阐述的是对公民社会的立法家的教育(精英教育)。正因为立法家对于社会的作用高于一般公民,所以《爱弥儿》的重要性高于《社会契约论》。

  • 标签: 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 大众教育 立法家的教育
  • 简介:摘要十八世纪法国革命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卢梭提出的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思想核心是“归于自然”,提倡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它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时至今日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卢梭 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
  • 简介:卢梭作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杰出思想家,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与当代中国实践论美学的美育观在教育的内涵、内容、方法、原则、目标等几方面相互融通,是一种审美的教育,从而形成了卢梭的自然主义美育思想。这一美育思想不仅引发了启蒙时期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而且推动了资本主义时代教育实践的空前发展,成为人类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标签: 卢梭 美育 自然主义教育 实践论美学的美育观
  • 简介:夏武荣老师《思路·细节·沟通——模拟上课(专制下的启蒙)的课堂实录及评价思考》(《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2期)一文,文中提到:“我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霍布斯、伏尔泰、卢梭都是终身未婚。”说霍布斯、伏尔泰终身未婚是对的,但说卢梭终身未婚就不对了。

  • 标签: 未婚 卢梭 中学历史教学 课堂实录 霍布斯 伏尔泰
  • 简介:卢梭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卢梭在发表《爱弥尔》以后,遭到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和人身攻击,他不得不逃亡他乡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面对社会的污蔑中伤和友人的误解,卢梭怀着悲愤的心情,总结自己五十年的生活经历,写出《忏悔录》一书,表现出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为维护自己人权尊严而进行的辩护和反击。卢梭自信他比那些攻击和迫害他的大人先生们高尚纯洁得多,他在书的开头说道:

  • 标签: 《忏悔录》 卢梭 人身攻击 生活经历 《爱弥尔》 长篇小说
  • 简介:政治体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哲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卢梭在提出民主共和国的政制方案后,在《论战争状态》一文中,讨论了政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卢梭在第一部分驳斥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因为霍布斯的理智设计方案恰恰为主权者的绝对权力奠定了基础,导致绝对主权者以国家理由为借口滥用武力。卢梭修正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将法律和武力的正确运用奠定在公意之上。在第二部分中,卢梭描述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处境,并着重论述了国家间的战争状态是什么。卢梭接着论述了他所构建的民主共和国如何能在这种处境中生存下去。但是,卢梭的公民社会契约论为永久和平提供了理论可能,康德的永久和平设想就是其逻辑结果。

  • 标签: 永久和平 自然状态 战争状态 自我保存
  • 简介:卢梭是在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文学巨匠。他的《新爱洛伊丝》、《爱弥尔》和《忏悔录》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忏悔录》又是其中最为重要、广为传诵的不朽之作。在《忏悔录》中,作者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毫不隐讳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从而使该书成了一部别开生面、史无前例的巨著。这里所表达的思想,正是在当时具有革命意义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 标签: 卢梭 《忏悔录》 法国文学 人道主义
  • 简介:在晚清的历史社会空间,革命话语日益膨胀.后经卢梭及思想的刺激,革命变得"浪漫化",革命的内涵出现单一化、绝对化.这是在社会危机压制下激进化心态的泛化,是由社会阶层的对抗、两极化思维模式促成行动的极端化以及公共舆论的推波助澜等因素促成的.它一方面使社会处于亢奋状态,从而激发了民众的乐观主义精神与意志主义;另一方面却增加社会发展的成本,提高政治现代化的代价,使社会缺乏长期的合作、妥协与宽容精神,出现认同危机等.在晚清的革命话语中,卢梭试图为社会建构"政权规则"的思想被抛弃了.

  • 标签: 卢梭 晚清社会 社会革命 社会契约思想
  • 简介:摘要立宪主义概念“反映一种指导社会生活的动态价值体系。”卢梭作为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他在人们的眼中有两种极其不同的印象,一种是极权主义者,而另一种的是民主主义者。但是,卢梭也存在着立宪主义方面的思想。

  • 标签: 卢梭 立宪主义 代议制民主 公民投票
  • 简介:法律思想在卢梭的整个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立法理论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梭认为,法律是公意的体现,立法是为了实现正义,而立法者是来自于人民的非凡人物,他们制定法律时应遵循自由与平等的原则。

  • 标签: 社会契约 公意 立法权 立法者
  • 简介:试论卢梭的公意学说郑伟Resume:"Lavolontegenerale":unedesnotionslesplusimportantesdelaphilosophiepolitiquedeRousseau,reste,scionl′auteurde...

  • 标签: 卢梭 共同意志 社会契约论 公共利益 政治哲学 人民主权学说
  • 简介:卢梭的同时代人对追求幸福的解释往往把幸福界定为减轻不幸或者通过娱乐回避不幸。数学家莫佩尔蒂试图用数学方法计算出人类生活的幸福与痛苦,从而主张追求幸福只会增加欲望与满足之间的间隔,进而用斯多葛式节制欲望的方法来追求幸福;霍布斯认为没有完全满足的欲望,幸福是从欲望到欲望的权力欲求。卢梭则主张用当下的享受来代替追求幸福,用新的关注我们自身的方式来代替娱乐并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他认为,延迟满足而不是追求满足才能经常增加幸福,从而为追求幸福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 标签: 追求幸福 消遣 卢梭
  • 简介:法律思想在卢梭的整个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立法理论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梭认为,法律是公意的体现,立法是为了实现正义,而立法者是来自于人民的非凡人物,他们制定法律时应遵循自由与平等的原则。

  • 标签: 立法思想 制定法 立法理论 占有 立法者 卢梭
  • 简介:[摘要]卢梭在《爱弥儿》中,以小说形式来阐释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思想影响很深远,而本文要探讨的卢梭的师德观也是建立在该教育思想上,从自然教育思想中发现归纳卢梭的教师伦理道德,探讨其师德观的影响以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 标签: []卢梭  师德观  爱弥儿
  • 简介:摘要十九世纪后期的画派正面临停留或转型这样的一个尴尬局面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想到卢梭这样一个“朴素绘画”的领导者与莫奈、塞尚、梵高、高更一起,为20世纪新生的现代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是什么样的环境、背景、与性格让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绘出这样具有影响力的童真画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