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其中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13±0.24),ODI评分为(11.25±1.24),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4.56±0.89),ODI评分为(20.65±3.76)。另一方面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使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单侧椎间融合 单侧椎弓根固定 腰椎间盘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弹力与双弹力腹带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6月进行腹部手术220例需要使用腹带的病人按病室区域划分,对照组100例,采用双弹力腹带固定;试验组120例,采用弹力腹带固定。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防止伤口敷料移位、防止伤口裂开无明显差异;2、试验组在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弹力腹带在腹部手术中能更好减轻腹部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疼痛时间、有利于翻身排痰。

  • 标签: 单侧弹力 双侧弹力 腹带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经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PKP操作技术。方法选择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胸椎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全麻下经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穿刺至椎体中央、置入球囊扩张、充填骨水泥。结果手术时间和骨水泥用量较双穿刺PKP术减少一半,临床疗效无差异。结论该方法风险小,节省时间,疗效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双腰椎管狭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开创潜行减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DOI)、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腰背疼痛、压疮、下肢麻木发生率分别为2.44%、4.88%和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4.63%、19.51%和17.07%,P<0.05。结论在双腰椎管狭窄患者治疗中,开窗潜行减压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且痛感不明显,推荐推广。

  • 标签: 双侧腰椎管狭窄 传统开放治疗 单侧开窗潜行减压 功能障碍 疼痛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pedicleribunit,PRU)穿刺路径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择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胸椎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PRUPKP组(实验组)和经椎弓根双PKP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全麻下经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穿刺至椎体中央、置入球囊扩张、充填骨水泥。对照组经椎弓根穿刺双手术。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4.2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减少平均30分钟,骨水泥用量减少平均3毫升,X线透视次数减少平均12次,临床疗效无差异。结论该方法风险小,节省时间,骨水泥用量少,疗效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烟雾病的传统诊断定义为两病变,近来有许多学者认为病变也可诊断为烟雾病,病变能否诊断为烟雾病吗?文章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观点。

  • 标签: 烟雾病 诊断 单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甲状腺结节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89%。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没有出现甲状腺危象、喉返神经损伤、大出血、术后感染等手术并发症。随访4个月—1年内,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甲状腺功能健全。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侧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2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的11例患者实施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为对照组,余下11例患者实施一腺叶及峡部切除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一腺叶及峡部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能减少手术切口和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侧 甲状腺结节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统计分析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并无一例出现死亡的情况,手术操作期间并未发现一例大出血、甲状腺危象,术前诊断发结节的患者54例中,术后病理证实多发结节9例,在初期手术阶段复发的有3例,后期并无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时候,应谨慎采用摘除术,可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腺叶切除术,技术性要求较高,可实行微创化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老年人下肢手术中采取腰麻和喉罩通气全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下肢手术的高龄老人患者,年龄85—97岁,ASAⅡ--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喉罩通气全麻组(R组)和腰麻组(S组)。R组选择静脉诱导后喉罩通气,静吸复合维持,而S组予以腰麻,取患侧卧,穿刺部位L2-3间隙,用25G的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隙,推注重比重混合药液3ml后,患侧卧位15min,调节手术床以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待麻醉平面固定后平卧或摆放手术体位,开始手术。记录R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喉罩置入后即刻(T2)、切皮时(T3)、拔出喉罩即刻(T4)、拔出喉罩后1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组推药前(T0)、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45min(T5)的MAP、HR的变化及术中使用升压药情况。结果T0时两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R组MAP、HR均较T0有明显改变(P<0.05),使用升压药例数多(P<0.05),S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在高龄老人下肢骨折复位术中的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喉罩通气全麻。

  • 标签: 单侧腰麻 喉罩通气全麻 高龄老人 下肢手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10例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结节切除传统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患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来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切口长度和切口出血量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和切除结节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比传统的结节切除术治疗效果要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实用价值,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单侧结节 峡部切除术 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架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30例,在随访8个月后,观察肱骨下段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术前术后的ADL评分。结果肱骨下段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2.45±5.75)个月,术后ADL评分(74.68±3.54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在治疗肱骨下段骨折中使用外固定架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肱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肱骨下段骨折 单侧 外固定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帕金森大鼠模型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在大鼠前脑内侧束及黑质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溶液(12μg•4μL-1),两周后,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1mg•kg-1),观察大鼠旋转情况,以向健、首尾相接、环曲360°计一圈,记录5min,若>7r•min-1(完全毁损)视为建模成功;若<7r•min-1(部分毁损)及15min无旋转或向损毁旋转均视为建模失败。结果建立成功PD模型,成功率为27.5%。结论6-OHDA两点法是一种稳定的建立大鼠PD模型方法。

  • 标签: 6-OHDA 帕金森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仍存在较高的再手术率和继发椎管狭窄现象。为此,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开窗联合对潜行减压。本文目的在于描述该术式的适应症、具体操作,并验证其优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参加研究的病人来自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的住院病人,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行开窗结合对潜行减压术,同时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两年,观察指标为VAS评价腰腿痛程度;生活质量评估采用ODI量表;腰背痛程度采用JOA评分表。全程详细记录所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标准,35名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年龄为64.5±10.6岁。术前及术后两年VAS评分、ODI评分及VOA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改变为(95%可信区间),腰痛VAS评分-6.1(-6.5,-5.6);腿痛-4.1(-4.5,-3.7);ODI评分-22.5(-24.4,-20.6);JOA评分12.8(-12.0,-14.8)。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腰椎不稳及再发椎管狭窄症状。术中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中减压不充分1例,术后3例出现尿路感染,随访过程中出现邻近节段椎管狭窄1例。结论开窗结联合潜行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潜行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上切牙牙髓治疗时用阿替卡因唇注射麻醉而不施行腭注射的可行性。方法将86例需要进行上切牙牙髓治疗的牙髓炎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试验组由唇前庭沟注射点注入1.5mL盐酸阿替卡因,对照组除唇注射外,在腭乳头同时注射盐酸阿替卡因0.25mL。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组麻醉总有效例数为36例(83.7%)。双组麻醉总有例数为42例(9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局麻与常规双麻醉在上切牙根管治疗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唇麻醉也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阿替卡因 唇侧麻醉 上切牙 牙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时性颈动脉球囊阻断实验(temporaryballoonocclusion,TBO)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和总结22例接受临时性颈动脉球囊阻断实验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2例TBO病人中阴性16例,阳性6例。在阻断实验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心理疏导护理,术中默契配合,并严密观察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体征,术后宣教与监护,对TBO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颈动脉 临时性球囊阻断实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生儿72小时内唇裂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在患儿双眶下孔局麻对出生72小时内的先天性唇裂患儿行唇裂整复术,术后常规护理,6-7天拆线出院。结果5例患儿均手术顺利,无任何意外,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初生儿72小时内在局麻下行唇裂整复术安全可行。

  • 标签: 初生儿 唇裂 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能够有效治疗甲沟炎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为临床上甲沟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本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甲沟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部分切除指(趾)甲治疗,统计200例甲沟炎患者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治愈情况、复发情况、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等指标,分析部分切除指(趾)甲治疗甲沟炎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甲沟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提高其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者治疗后平均换药次数为(2.5±0.6)次,平均愈合时间为(4.5±1.2)d,19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7%,1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9.5%,平均疼痛消失时间为(1.2±0.4)d,患者非常满意的有152例,比较满意的有45例,不满意的有3例,总满意度为98.5%。结论部分切除指(趾)甲治疗甲沟炎治愈率较高,患者恢复较快,减轻患者疼痛,且不易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部分切除指(趾)甲 甲沟炎 治愈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