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兴镇是一个传统的侨乡。在东兴镇,除了少量的本地籍归侨外,大多数的归侨则来自全国各地的华侨农林场和其他厂矿。为了满足文化与认同的需求,一些对山歌颇有兴趣的东兴镇归侨组建了华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华侨的功能虽发生一些转变,但在传承山歌文化、沟通和协调归侨群体间的关系方面依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 标签: 广西 东兴镇 华侨歌堂 功能
  • 简介:“耍”,是连南八排瑶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盘古王死于农历10月16日,为纪念这位始祖,排瑶人民通过“耍”形式,举行祭祖活动,以后世代流传。

  • 标签: 排瑶 传统节日 祭祖活动
  • 简介:《白狼》是汉代古诗,流传至今.根据内容和风格,为西南某个民族语言.全诗歌只有176字,与纳西历史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纳西族学者和煜呕心沥血,完成《白狼诗译注》,提出了后汉时期纳西族先民已有能力组织-班人马去朝拜皇帝,还提出,早在1900多年以前纳西族先民已在丽江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

  • 标签: 白狼歌 和煜堂 《白狼歌诗译注》 评介
  • 简介:仪式"是岭南排瑶的民族文化象征,亦是体现该民族历史、文化及音乐艺术传统的经典形式。文章从"仪式"传统的历史记忆:含排瑶自述的"仪式"、他者典籍记述的"仪式"等层面对"仪式"研究文本进行双视角梳理,用来自田野和古籍的文献说明排瑶"仪式"作为地方性知识体系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 标签: 排瑶 歌堂仪式 历史记忆 自述 他述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当中,瑶族主要分布在广东地区、湖南地区、广西地区、云南地区等地。瑶族居民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实践过程当中,不断积累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民俗文化,例如:著名的瑶族“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以及发展过程当中就形成了独有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成为了我国最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本文主要以“瑶族‘耍’歌舞艺术独有的特点和社会功能探究

  • 标签: 瑶族 “耍歌堂” 歌舞艺术 社会功能
  • 简介:廖道传(1877-1931),宇叔度,广东梅县人,是我国清末民初著名的教育家和诗人。他的高祖廖熙曾经商于南洋,以其端直侠义为侨胞所尊重,被选为甲必丹(原意为首领,荷晨东印度各岛任命的华人官吏)。廖道传五岁启蒙,先从外祖父与叔父就读,不须督责,即能捆苦自励,勤奋好学;后由其父廖位三亲自教导,学业大进。十八岁考取秀才,二十三岁考取寡生第一名。二十七岁中举人。

  • 标签: 华侨 史诗 述评 清末民初 教育家
  • 简介:<正>研究华侨人口的迁移行为,首先的问题是华侨人口的范畴规定问题。学术界对华侨的定义问题纷争已久,迄今尚无定论。本文试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就教于学术界的前辈和同仁。一、华侨定义问题对于华侨的定义问题,我们可以从纵和横两个方面去考察。所谓纵向考察,指的是历史的认识,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动态把握,所谓横向考察,指的是静态的理解,用时空的观点去进行层次的把握。

  • 标签: 华侨 迁移行为 人口学 定义问题 历史阶段 范畴
  • 简介:<正>华侨大学华侨研究所于6月14—18日召开了《华侨与新四军》座谈会。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共廿余人,主要是1938年回国参加新四军的“菲律宾华侨抗日义勇队”成员和部分归侨新四军老战士。他们中有:余志坚(原菲华义勇队副队长、现任全国侨联常委、云南省华侨历史学会会长)、王天华(菲华队员、辽宁省侨联顾

  • 标签: 新四军 华侨研究 华侨大学 座谈会 菲律宾华侨 云南省
  • 简介:Chapter1"风是一条龙。她有着金色的翅膀,展开时像两团火焰。她有着锋利的尖爪和雷鸣般的吼声,可也会温柔地依偎在你的身边,静静地倾听你诉说心事……""停!"林笑若叫道,"采儿,你的语调感情不够丰富。这是这部戏的高潮,要突出你对风的爱……"

  • 标签: 上古神话 少女形象 麻辣烫 团团围住 一遍遍 大快朵颐
  • 简介:<正>本书是由厦门大学陈碧笙教授任主编,吴文华,孙晋华、陈毅明执笔的华侨史论著。1989年7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分三编14章,共59页。本书叙述了从唐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华侨历史概况。在第一编叙述古代

  • 标签: 华侨史 南洋华侨 华侨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叙述 出版发行
  • 简介:前言本文不是论述当代的华侨、华人问题。为了有助于了解华侨、华人世界,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尤其是从社会史和移民史的角度来论及华侨、华人问题。目前,全世界的华侨人口大约有一千数百万乃至两千数百万人,大半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有的国家华侨人口极多,据说有400万乃至600万人,已经颇具影响。在泰国,华侨人口占总人口的13~15%左右,而日本的华侨则只有七万人左右,仅占总人口的0.05%。因此,仅以日本的情况而言对华侨难于有充分的了解。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华人世界 十七世纪 赤阳 十六世纪 西方殖民者
  • 简介:南安华侨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由旅居印尼的爱国华侨黄怡瓶先生首倡,众多爱国华侨共同创建的。学校座落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南安丰州九日山东南麓。建校四十周年时,李鹏总理题词勉励学校:“南安侨中四十年,造福桑梓育英才”。

  • 标签: 华侨中学 南安 海上丝绸之路 爱国华侨 学校 桑梓
  • 简介:中老两国是山水相依的邻邦,由于地理上的便利条件,两国人民很早就有了密切往来。现代老挝境内的许多民族,如苗族、瑶族等是从中国迁去的。除了这种较大规模的

  • 标签: 南掌 巴色 下寮 热爱祖国 柬埔寨人 中国移民
  • 简介:粤籍华侨是印尼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战之前印尼华侨教育发展史上,粤籍华侨创办中华会馆学校、抵制华侨学校改制、积极参与筹建粤籍乡团华校,推动了印尼华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印尼华侨的文化知识水平。

  • 标签: 粤籍华侨 印尼 华侨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国内华侨史学界对如何编写华侨史及进行华侨问题的研究、它们的研究方向、目的和作用等曾进行一些探讨,也引起一些争论。这对于促进华侨史学术界的繁荣、提高研究质量,使它在整个社会科学学术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更好地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都很有好处。下面就笔者接触到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大家。(一)华侨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华侨史研究应该不应该有一个指导思想,它应包含那些内容,这是值得探讨的首要问题。

  • 标签: 华侨史 华侨问题 指导思想 侨务工作 清朝政府 外部世界
  • 简介:关于挪威问题研究在中国学术界并不是重点,对挪威历史文化的研究多是放在语言学学科中。关于挪威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其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当然,学者们也关注挪威的石油业、造船业以及文化教育尤其是其职业教育的制度和现状。我们需要有一个切入点来更加全面的了解挪威的历史文化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国际地位。在全球治理背景下,中国与斯堪地纳维亚国家在气候变化、北极问题、能源问题等诸多方面将存在更多交集。因此,双方需要更多的了解,

  • 标签: 挪威人 石油业 语言学学科 社会福利制度 全球治理 能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