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摄影从发明到现在,170余年来,从胶片到数字摄影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后期制作软件为摄影艺术创作的个性发挥提供了自由环境,并且打破了传统影像和其他视觉艺术的界限和局限,使艺术影像步入表现和写意的新境界。本文将讨论素描与影像素描的关系,分析影像素描的特色,并阐述笔者的影像素描作品的创作理念。

  • 标签: 影像素描 视觉艺术 具象表现 主观真实
  • 简介:在这个读图时代,手机是人们获得影像的重要手段,也是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手机功能日益强大,也逐渐普及于广大民众。手机影像在美学上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特点,在伦理上表现出一种平民化的倾向,在传播上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且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甚至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但手机影像也存在着问题,譬如技术上的瓶颈和关于隐私的法律问题。

  • 标签: 手机影像 技术 美学 传播
  • 简介:这是一个“视觉智能”的时代。也是一个“世界图像”的时代。亦即约翰·伯格所言:“今天的我们总是以一种前人没用过的方式去观看艺术品。”(JohnBerger,WayofSeeing,NewYork:Penguin,1972.)我们又何尝不是以一种前人没用过的方式来观看与记录发生着的时代。随着数码影像的普及,视觉观看变成一种快餐消费,也造成一种虚浮、空洞和幻觉的影像堆砌。那么我们如何留下这个时代与我们在这个时代的痕迹呢?“小影像,大时代”正尝试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启示。

  • 标签: 小影像 大时代 记录 发生 世界图像 视觉智能
  • 简介:《海州》是《拆解与修复》系列中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这个系列是我从2010年冬天开始持续拍摄制作的大画幅平面影像作品,我从工业景观的外貌入手,

  • 标签: 影像作品 创作 2010年 拍摄制作
  • 简介: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数码影像技术与艺术空前繁荣和发展的时代。数码影像作为一种新的视觉图形媒介,它涵盖了摄影、电影、电视、网络、录像、电脑排版印刷、计算机图形设计、电脑美术广告影像和声、光、电等综合媒介形态,形成一种技术与艺术并存的独特形态。无论你拒绝与否,你都不能避免与它相遇,在不知不觉中,它改变了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审美需求、获取信息和人们的认知手段,也改变了人

  • 标签: 数码影像技术 审美取向 油画艺术 视觉形象 数码技术 艺术创作
  • 简介:Autofiction这个法语单词,1977年首次出现在塞尔日·杜布洛夫斯基(SergeDoubrovsky)的小说《儿子》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它是由来自希腊语的前缀auto-(自己)和fiction(假想,虚构)构成,我们可以将它翻译成“自我虚构”。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出现的同时也频繁出现在当代艺术领域,围绕着自传或者作为一种变形的自传,带着根据性、故事性游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讲述发生在生活中的事,特别是以再现、模仿、虚构为表现手段的私摄影领域。贝尔纳·弗孔(BernardFaucon)的《爱之室》即借助弥漫着诗一般迷人气氛的小屋向我们展示他对童年的回忆、憧憬和幻想,而事实上我们并不在意他是否真的在这个小屋里居住过。

  • 标签: 当代艺术 虚构 影像 《儿子》 专有名词 文学体裁
  • 简介:所有的数码影像都是由数以千计或是数以万计的细微方形格子构成的,当这些小格子足够小的时候,用肉眼是无法看得出来的——它们所组合成的图案就是一幅照片。

  • 标签: 数码影像 "小格子" 影像质量 数码照相机
  • 简介:朱利安·罗斯菲德是德国电影人和视频艺术家,他的作品经常以多屏幕影像装置的方式来体现多维度空间的叙事性,对影像语言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声音细节的主观处理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罗斯菲德在影片的制作以及内容上进行深度思考,并进一步依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时空背景或精神内涵,将叙事的剧情片借由设计过的录像空间装置来呈现,营造出特殊的观看氛围,挑战观众的感官体验。

  • 标签: 影像语言 罗斯 朱利 宣言 浪漫主义特征 精神内涵
  • 简介:当代世界,人类借助技术的进步,生活游历和开拓的空间范围极大拓展;几乎彻底改变了时间对人生的意义,而且人类精神可以接触的知识和信息也早已呈现具有无限性的海量模式。因此,当代艺术家可使用的精神资源和媒介资源远远超越于前现代社会的艺术家,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能从容应对的。

  • 标签: 影像 马修 焦虑 形象 当代世界 人类精神
  • 简介:杜尚认为:艺术场域的50%来自艺术作品,50%来自于观众。人们常常通过这个等式建构对当代艺术作品的理解。

  • 标签: 艺术语言 当代 影像 实验 解码 编码
  • 简介:罗曼·西格纳(RomanSigner)1938年出生在瑞士,1976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87年参加卡塞尔文献展,闭幕式项目成为经典作品,进入史册,1999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爆破性、行动主义、时间雕塑、录像方面最重要的艺术家。自80年代末期,罗曼凭借着出版物和录像被介绍到中国的艺术学院,并广泛的被接受。罗曼的工作涉及到火药、沙子、水和

  • 标签: 罗曼 格纳 卡塞尔 ROMAN 文献展 学院美术馆
  • 简介: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在世人眼中一直富于神秘色彩,阿拉伯妇女更是似乎永远被蒙在面纱之后。EmilyJacir和ShirinNeshat是近年来活跃在西方世界艺坛的美籍西亚裔女艺术家,她们的文化身份和个人经历都较为复杂,游走于充满矛盾的西方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夹层之中。她们用摄影及影像为主要的表达手段,以女性视角记述当今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动荡、现实悲剧及人们不同层面的生活状况,向非穆斯林世界打开了一扇特别的窗子,帮助人们了解和理解中东及阿拉伯地区的现实和文化。

  • 标签: 影像 阿拉伯世界 中东地区 文化身份 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世界
  • 简介:自从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把《火车进站》向公众展示以来,影像就一直以每秒24帧的承载形式延续至今(初期曾有一段时间为16帧速率,但时间短暂可忽略不计),纵观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有几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蜡盘形式发音实现了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飞跃;

  • 标签: 影像 速率 20世纪20年代初 应用 有声电影 卢米埃尔
  • 简介:一、研究索尔·巴斯动态影像设计作品的动因索尔·巴斯是美国20世纪平面设计领域重要的大师之一,是开创性地把平面设计用于电影、音乐合成等新多元媒体的第一个设计家[1]。他开创了新的视觉传播形式——动态影像设计(motiongraphicdesign)。索尔·巴斯设计的电影片头是运用平面设计讲述故事的典范。在实践上,1955年索尔·巴斯为《金臂人》设计的电影片头使动态影像设计的视觉模式得以构建。

  • 标签: 影像设计 经典电影 动态 片头 艺术表现 视觉
  • 简介:“再影像:光的实验场——2015三官殿一号艺术展”,通过其所汇集的20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对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梳理,并深刻反思与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展览的具体内容出发,旨在重新界定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概念,并对其内涵、流变与公众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也对影像艺术的合理性发展进行“再”思考。

  • 标签: 影像艺术 再影像 光的实验场 流变 发展走向
  • 简介:近年来.张兴国以一系列作品印证着自己的艺术思考.他由衷地认为:“今天的人物画创作,应该是大容量、大气象.大综合.具备大时代气息的图像特征。”

  • 标签: 精神维度 兴国 中国画 影像 艺术主题 图像特征
  • 简介:今天,我们生活的感知世界被铺天盖地的影像和图片重重包围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使社会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由文字逐渐转换成了影像。快捷、多变、直接、高信息量,影像以其独具的众多优良特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与阅读方式,进而改变看大众的思维习惯与审美取向。而这一切也让传统绘画经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变。一方面影像技术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素材收集方式;男一方面通过对影像资源的重组与置换,艺术家们将影像元素作为探索绘画语言的灵感参照,在图形、技法、透视和光影等方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尝试,使绘画艺术从语言形式、叙事手法再到观念传达上都找到了新的可能性。

  • 标签: 影像 摄影 传统绘画 抽象化 具象化 卡通化
  • 简介:一WFS全息声音技术的原理全息声音系统采用波场合成技术,英文全称WaveFieldSynthesis,缩写WFS。WFS技术的发展始于1988,由荷兰的代尔夫特大学开创。之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是在由欧盟推广的CARROUSO项目中进行,有十个欧洲的研究机构参与这项研究。全息声音系统是新兴科学技术带来的全新的听觉感受,它能够使人们在听觉领域获得更好的体验。在国内,对WFS技术的研究和使用才刚刚开始。

  • 标签: 合成技术 声音 全息 应用 影像 3D
  • 简介: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至21世纪初的装置艺术,所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装置艺术的泛化:装置艺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从原初的"现成品艺术"的范畴上延展开去,成为一种宽泛的作为艺术的方式而不是艺术样式意义的概念。从最早杜尚的装置创造,一直到六十年代西方的装置,

  • 标签: 影像装置 环境装置 装置影像
  • 简介:经过四年的筹备,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已经在雅典和卡塞尔拉开帷幕,文献展不仅沿袭了一贯的深刻性、学术性的特点,而且更注重观众的多感官积极参与,形式丰富的影音节目也是展览一大亮点。本文将介绍卡塞尔文献展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影像和有声节目,让读者体验精彩纷呈的影音世界。

  • 标签: 影像 声音 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