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星形细胞肿瘤敏感加权成像(SWI)半量化与动态对比剂增强MR灌注加权成像(P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星形细胞肿瘤患者的术前SWI及PI检查资料。测量SWI中肿瘤内敏感低信号区(ITSHIA)半量化数据,以及PI中肿瘤内实性部分最大相对脑血流量值(rrCBV瘤内max)和瘤周区最大相对CBV值(rrCBV瘤周max)。应用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不同病理分级星形细胞肿瘤间rrCBV瘤内max与rrCBV瘤周max的差异,比较不同级别肿瘤间灌注热点区与ITSHIA形态的对应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比较不同级别肿瘤间SWI中各半量化指标与PI中rrCBV瘤内max与rrCBV瘤周max的相关性。结果星形细胞肿瘤rrCBV瘤内max值(rs=0.662,P0.05),却低于高级别肿瘤。星形细胞肿瘤的ITSHIA半量化指标与rrCBV瘤内max与rrCBV瘤周max值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星形细胞肿瘤内灌注热点区与ITSHIA不完全对应。结论星形细胞肿瘤SWI指标与PI指标密切相关,二者对于术前评估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级同样具有较高价值。灌注热点区与ITSHIA并不完全相同,可能与二者显示肿瘤内血管生成的机制不同有关。

  • 标签: 星形细胞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敏感加权成像(SWI)已经成为神经系统影像学中重要的研究序列之一,然而,最初的序列由于呼吸运动伪影和胃肠道蠕动伪影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随着序列的不断改进以及2D多次屏气SWI的出现,SWI在体部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简要介绍SWI的基本原理和图像技术,通过探讨SWI在头颈部、胸部、腹部及四肢等的应用现状及其成像的生物学基础以及未来发展将要面对的挑战,以期为体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体部 应用现状
  • 简介:目的评价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丘底核(STN)的显示价值。方法收集帕金森氏病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0T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2W/FSE(T2-weightedfastspin-echo,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FSTIR(T2加权快速短时反转恢复)及SWI序列,分别测量不同序列STN与周围组织(脑白质)的对比度和对比噪声比,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序列STN与脑白质的对比度及对比噪声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SWI提高了STN与脑白质的对比度及对比噪声比,提高了对STN的显示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STN的可视化,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脑深部刺激术(DPS)前定位评价、术中位置准确性的判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丘脑底核 帕金森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价肾脏过量铁沉积的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铁剂组15只(注射右旋糖酐铁)和对照组15只,于铁剂注射前第0周及注射后第8周行T2WI和SWI检查。分析对照组和铁剂组在第0周、第8周影像图像,在相位图上测量肾皮质的相位值并计算角弧度值,并应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肾铁沉积分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肾铁含量。采用Mann-Whitney U或Wilcoxon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角弧度值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肾铁含量差异。结果铁剂组第8周的肾皮质SWI信号强度显著低于髓质,且显著低于铁剂组第0周和对照组第8周的肾皮质。铁剂组第8周的肾皮质角弧度值[0.202 3(0.161 8,0.272 5)]明显高于铁剂组第0周[-0.045 4(-0.013 9,0.008 0)]和对照组第8周[-0.011 2(-0.052 9,-0.001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08、-4.666,P均<0.05)。铁剂组第8周的肾皮质内见明显蓝色铁离子沉积、髓质内见极少量蓝色铁离子沉积;铁剂组第8周的肾铁含量[(135.3±14.1) mg/kg]明显高于对照组第8周[(75.5±9.8)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8,P<0.001)。结论SWI可以定量评价肾脏过量铁沉积,过量铁主要沉积于肾皮质,表现为肾皮质SWI信号减低。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磁共振动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技术评估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脑梗死急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疗程2周,治疗前后行磁共振动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检查,计算脑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量(CBF)比值rCBV、脑血容量(CBV)比值rCBF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比值rMTT和达峰时间(TTP)比值rTT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DSC-PWI成像技术是临床评估脑缺血灌注的重要方式,也可为评估药物疗效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脑梗死 磁共振灌注成像 丁苯酞注射液 脑血流灌注
  • 简介: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是一种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作为序列基础而改进扫描的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具有三维、高空间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特点,可对颅内微静脉系统尤其是深部髓质静脉显像,表现为垂直于侧脑室的小静脉影像。SWI在神经系统,尤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评估非常有价值^[1]。2008年,Tong等^[2]首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儿SWI序列上,发现患侧侧脑室旁大量扩张、增粗并垂直于侧脑室的静脉影,被命名为深髓静脉征(deepmedullaryveinssign,DMVs)。近期相关研究表明,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DMVs可见度增加能用于预测颈内动脉以及颅内大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缺血半暗带的评估、患者转归及预后预测、临床治疗指导等方面,其临床价值进一步被拓宽。同时,DMVs也见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研究,笔者就SWI上显著DMVs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深部髓质静脉 缺血性卒中 缺血半暗带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腔隙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0例拟诊脑血管病患者行常规磁共振(MR)头颅平扫T_2WI、T_1Wl、T_2FIAIR序列,对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200例患者加扫DWI序列和SWI序列,比较各序列显示的微出血的敏感性及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50.0%)患者脑实质内有微出血灶,SWI序列共检出病灶589个,T_1WI序列检出89个,病灶检出敏感性为15.1%;T_2WI序列检出161个,敏感性为27.3%;T_2FLAIR共检出病灶201个,敏感性为34.1%,DWI序列检出微出血灶95个,敏感性为16.1%;比较各序列检出病灶的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序列检出病灶的敏感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关系密切,脑微出血灶的出现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有影响,SWI序列检出微出血敏感性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技术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2~81岁,平均47岁。其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伴3例脑静脉发育异常、1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29例,脑静脉发育异常(伴3例脑海绵状血管瘤)9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伴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动静脉畸形4例。所有病例经手术、DSA和/或MRI(MRA、SWI等)检查确诊,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结果29例海绵状血管瘤的常规MR序列常规扫描发现病灶82个,其中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征象(“铁环征”)为30个。敏感序列发现144个,其中均匀性低信号病灶117个,低信号中含有混杂信号病灶27个;9例脑静脉发育异常中,6例SWI较常规序列发现更多病灶,均可清晰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而常规序列显示欠佳;毛细血管扩张症SWI表现以低信号为主,中心点状稍高信号。4例脑动静脉畸形SWI能发现更多的引流静脉,且更易与动脉区分。结论SWI较常规MRI序列可以检出更多的微小病灶,在脑血管畸形病变的定量诊断方面具有很大优势。SWI应作为诊断脑血管畸形的常规序列应用于临床,结合其他序列对脑血管畸形能提供更全面、精确的信息。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成像 脑血管畸形
  • 简介:视觉对比敏感度比标准视力表检查能够更加敏感、真实地反映及评估视功能情况。目前研究已显示其在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斜视、弱视及视网膜病变等眼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等诸多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概述了视觉对比敏感度在上述领域的应用。

  • 标签: 对比敏感度 眼科 应用
  • 简介:摘要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 MRI是一种磁化转移技术,它是基于化学交换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磁共振成像新方法。CEST作为MR新兴成像方法的重要分支,在分子成像及各种代谢功能测定方面具有研究和应用潜力,尤其是在肿瘤酸性微环境研究中,其具备能够定性定量检测细胞外pH值的独特优势。实体肿瘤的酸性微环境是导致肿瘤的增殖、转移、侵袭等恶性病理生理学行为以及放化疗抵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无创、实时、动态并且精准地监测肿瘤细胞外pH (pHe)值能为肿瘤微环境相关的机制研究,为肿瘤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提供全新的技术方法和分子功能水平评估手段。在CEST MR成像中,外源性引入的MR对比剂是成功实现pH值精准定量的必须前提、关键内容和技术核心。本综述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需求出发,对目前已研发的pH敏感CEST MR对比剂展开述评,讨论现有对比剂在本领域开展应用情况以及各自优缺点,以期为新型pH敏感CEST MR对比剂的设计、制备、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 标签: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肿瘤酸性微环境 对比剂 pH值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患者的SWI表现,并与常规MRI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4例DVA患者中22例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其中位于额叶11例,小脑半球7例,顶叶3例,额顶叶2例,颞叶1例.24例患者中MR平扫显示10例DVA病灶,呈条状流空信号影;14例MR增强扫描显示10个病灶,表现为明显线样或“海蛇头”样强化.所有病例在SWI上均显示清晰,呈“海蛇头”样低信号表现.结论SWI能清晰显示DVA,可取代MR常规检查用于DVA的诊断.关键词脑;静脉畸形;磁共振成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脑静脉畸形的患者MR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20例病人均采用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和3DSWI序列扫描,其中有7例病人做了MRI增强扫描。结果SWI序列对脑静脉血管畸形的准确率高于常规MR(T1WI,T2WI)序列。与MRI增强检查准确率一致,SWI图像能够显示细小、放射状的小静脉及增粗的髓静脉和引流静脉。

  • 标签: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54-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微出血患者153例,均经MRI明确诊断,同时给予敏感成像(SWI)扫描,分析脑微出血在MRI及SWI表现。结果153例脑微出血病灶共检出脑微出血病灶681个,其中56例(36.60%)合并急性脑梗死,15例(9.80%)合并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病灶SWI检出率100.00%(681/681)显著高于T1W1的48.16%(328/681)、T2W1的55.07%(375/681)(P<0.05);经SWI检查显示存在类圆形、均匀低信号脑微出血病灶,病灶边界清楚,无水肿带;脑微出血病灶轻度142例(92.81%),中度6例(3.92%),重度5例(3.27%)。结论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好,能够提高脑微出血病灶检出率。

  • 标签: 磁敏感成像 脑微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3.0T敏感加权成像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豆状核的相位值,探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豆状核的脑铁沉积与侧别、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⑴收集年龄20~85岁的126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MRI常规及ESWAN扫描,经后处理在校正相位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相位值,分析相位值与侧别、性别的相关性。⑵收集年龄20~85岁的157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常规及ESWAN扫描,按其年龄段分为六组。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69岁,F组≥70岁。经后处理在校正相位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相位值,分析正相位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⑴男性组和女性组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相位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健康成年人壳核、苍白球的相位值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⑶壳核、苍白球的相位值在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无相关性(r值=﹣0.072、﹣0.049,P值均>0.05)。结论健康成年人豆状核的脑铁含量与侧别、性别及年龄均无相关性。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铁沉积 性别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共收集本院15例发育性静脉异常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序列(T1WI、T2WI)及DWI、T2FLAIR、SWI序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加权成像( SWI)在脑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脑部常见疾病患者 47例为对象,采用 SWI为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脑组织中病灶部位及面积和累及周围组织等情况。结果:脑微出血、脑梗塞和海绵状血管瘤、小静脉畸形、静脉窦血栓等脑部常见疾病的 SWI图像表现各异,实际影像和患者的病灶组织位置、面积等相关。结论: SWI能清晰的显示脑部常见疾病患者的病灶组织影像,为医生的病情诊疗提供准确的影响,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脑部常见疾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病灶组织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