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5-0279-02摘要目的探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大蒜挥发油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大蒜挥发油的量为41,包合温度40℃,恒温搅拌时间1h。结论按优选的工艺条件此大蒜挥发油可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挥发油利用率较高,适合大生产。

  • 标签: 包合物 大蒜挥发油 &beta - 环糊精 正交法
  • 简介:摘要考察处方中组分对法莫替丁分散片制剂的影响。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法莫替丁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处方组成为法莫替丁4%,预胶化淀粉76%,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18%,硬脂酸镁1%,甜菊糖1%。所选处方合理,分散均匀性好。

  • 标签: 法莫替丁 分散片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以变性淀粉为壁材,燕麦油为芯材,吐温-80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了燕麦油微囊粉的制备,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喷雾干燥条件。结果表明:1%的吐温-80添加量、燕麦油与壁材芯壁比1:1、进风温度为180℃、进料量4 L/h、转速为21000 r/min条件下喷雾干燥,制备的微囊粉包埋率为94.01%。该燕麦油微囊粉感官性状良好,储藏稳定性强。

  • 标签: 燕麦精油,微囊粉,喷雾干燥
  • 简介:摘要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在该实验当中主要对粘合剂、混合的时间以及粉碎目数进行了研究,在经过了详细的研究之后获得了最佳的制备工艺。在最佳工艺中,我们选择水作为粘合剂,最佳的混合时间为5分钟,原辅料最佳的粉碎目数为80目。在该实验当中研究人员采用了高效液相法对颗粒自身的均一度予以检验,从实验的具体结果上来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具有非常好的均一度。

  • 标签: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五倍子鞣质具有收敛、止血、解毒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本文通过选用天然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和亲水性物质为基质原料,将五倍子制成巴布剂。并通过q检验和L8(27)1正交实验设计,对五倍子提取工艺和基质配比方案进行了比较。q检验结果及综合其他方面考虑表明5%醋酸提取为最佳工艺。L8(27)正交实验就制品的成膜性、粘性、伸展性进行了综合考虑,结果表明桃胶西黄耆胶甘油PVA17-88ZnO的配比以21.530.52为最佳。

  • 标签: 五倍子 巴布剂 制备工艺 正交实验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制备克拉霉素分散片的最优工艺技术,确定制备期间使用的处方。方法:在本次药品分散片的制备相关研究工艺中,选择的考察指标为均匀度,设置正交试验,筛选现有处方,研究制备效果,确定可用于克拉霉素制备工作中的可行工艺。结果:利用优化之后的工艺手段对克拉霉素分散片进行制备,检测药品的实际制备情况,确定多项指标均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结论:本次研究中设置克拉霉素药品制备处方合理可行,工艺手段也具有较强的可用性,能够满足分散片的基本制备要求。

  • 标签: 克拉霉素分散片 处方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钩藤总生物碱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优选钩藤总生物碱缓释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硬脂酸与PEG6000的比例为14,料温为70℃,滴速为45滴/min为最佳工艺条件。结论优选的滴丸制备方法简便,工艺可行。

  • 标签: 钩藤总生物碱 缓释滴丸 正交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溶媒结晶法制备阿莫西林钠的工艺改进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制备阿莫西林三水酸溶液,并将其溶于乙醇 /三乙胺中,然后制备异辛酸钠溶液,将其与阿莫西林三水酸和乙醇 /三乙胺的溶解液混合,观察阿莫西林钠晶体的析出情况,并根据析出晶体澄清度,向其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水溶液加以改善。最后将所得阿莫西林钠晶体产品置于四十摄氏度恒温、相对湿度为百分之七十五的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为期两个月,考察阿莫西林钠晶体的稳定性,总结该制备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本次采用溶媒结晶法针对阿莫西林钠制备工艺进行改进后,产品质量合格,稳定性可靠,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结论:本次试验中制备阿莫西林钠的改进工艺简化了溶剂系统,产品稳定性和质量均比较可靠,可以投入大批量生产应用。

  • 标签: 溶媒结晶法 阿莫西林钠 制备工艺 改进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医药领域的发展得到了不小的突破与创新,不仅越来越多先进的制药技术及手段被应用到了实际的药品生产中,药品制备工艺及质量与过去相比也得到明显的提升。近年来,医药领域提高了对多素茶碱注射液制备的重视与研究,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工艺手段及质量控制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此来为药品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的保障,为人们的健康与治疗奠定可靠的基础。本篇文章就多索茶碱注射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多索茶碱 制备 工艺 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阿给鼻炎喷雾剂的提取工艺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确定阿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为提高阿给鼻炎喷雾剂的流动性和粘着性 ,对其中附加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筛选,并确定了其制备工艺。结果:阿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其制备工艺中最适合的增溶剂为吐温 -80,稳定剂为 PVPK30和苯扎溴铵选择为防腐剂。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明确了阿给鼻炎喷雾剂成型工艺,为该药后期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 标签: 阿给鼻炎喷雾剂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囊肿消丸,建立质控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方法采用浓缩丸制法制备,显微鉴别和薄层层析鉴别进行质控。结果成品质量好,疗效佳。临床疗效观察表明囊肿消丸采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治疗卵巢囊肿,服药方便,见效快,费用低,愈后基本不复发,达到了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不开刀治疗卵巢囊肿,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标签: 囊肿消丸 制备工艺 质控标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葛根、白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关标准。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中方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调查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制膏,探寻最好的制备方式。结果白芍苷的出膏率为37.32%,提取率为85.23%;葛根素的出膏率为26.89%,提取率为89.54%。提取次数和加热时间为影响葛根素提取率和出膏率的主要因素,加水倍数对葛根素提取率和出膏率影响不大;提取次数和加热时间同样为影响白芍苷提取率和出膏率的主要因素,加水倍数对白芍苷提取率和出膏率影响不大。结论正交实验提取工艺在葛根、白芍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中方法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控制药物质量。

  • 标签: 葛根 白芍 中药配方颗粒 正交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补血丸的制备工艺及其药理学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对益气补血丸的制备工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理学应用效果进行探讨,选择肿瘤术后化疗血白细胞减少病例共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益气补血丸,口服,一日3次,一次2丸。对照组口服地榆升白片。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未有明显改变(P>0.01),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补血丸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其药理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益气补血丸 制备工艺 药理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清肺止咳丸浓缩丸的制备工艺及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减压浓缩、制粒压丸工艺及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麻黄、地龙、桔梗、芦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清肺止咳丸浓缩丸具有丸药圆整、光洁,溶散时限快,丸重差异小,质量可控等优点;供试品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用制备工艺简便易控,质量控制准确易操作。

  • 标签: 清肺止咳丸浓缩丸 制备工艺 薄层色谱鉴别
  • 简介:摘要:新研制的蛇黄散疗效显著,配方制作合理、质量标准易于控制、价格亲民实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新蛇黄散不同粒径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希望为粒径控制过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论文介绍了发酵工艺的工程控制,科学可行的过程控制措施是此类药物研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工艺参数对于终产品的杂质、组份乃至主成分结构等质量特征以及产品收率具有明显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培养基,培养基的作用,重要性即选择的原理和方法。此后介绍控制发酵过程的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最后介绍如何对发酵终点进行判断。

  • 标签: 药物 制备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乙酰螺旋霉素片的制备工艺和溶出度等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来完善制备工艺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溶出度,使乙酰螺旋霉素片能够达到更好的消炎效果。方法相关科研团队对乙酰螺旋霉素片进行相应的制备,如粘合剂制粒的加入和干粒筛网等。以此来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对乙酞螺旋霉素片溶出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L-HPC含量与溶出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准确的记录,为后续药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结果乙酰螺旋霉素片的硬度和光洁度在相应制备工艺的操作下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溶出度也能展现出很好的效果。结论选择科学合理的制备工艺不仅能有效的提高乙酰螺旋霉素片的质量,还能间接的提高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溶出度。如果对制备工艺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完善,还能将其应用到工业领域的发展中,对医药领域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 标签: 乙酰螺旋霉素片 制备工艺 溶出度
  • 简介:摘要目的简化中药半浸膏粉制备流程,在减少劳动量、降低物品原料损耗的前提下,提高药品的均一性,最终减少有效成分因受热而产生的破坏。方法通过选择两种制剂进行对比,在传统的工艺中,首先将中药饮片进行粉粹,在粉粹之后,将其与熬制好的流浸膏混合,最后将其干燥粉粹,这种方法称为工艺Ⅰ。将药饮片与熬制好的流浸膏直接混合,同样进行干燥粉碎,将这种方法作为工艺Ⅱ。根据两种工艺分别制成两个品种,一共为6个批次的中药胶囊剂。将两种工艺制成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干燥粉碎次数、操作周期、崩解时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两组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表明工艺Ⅰ的生产周期长于工艺Ⅱ,工艺Ⅱ在物料损耗方面要优于工艺Ⅰ,并且通过两种工艺生产出来的成品,在卫生学检测结果、崩解时限方面变现出无显著差异,其成品均合格。结论工艺Ⅰ优于工艺Ⅱ,改进工艺值得推广,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标签: 以水为提取溶媒 中药半浸膏药料的 制备工艺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