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科,西班牙画家。1560年拜意大和画家提香为师。1572年到罗马凡尔赛宫作画。1577年,格科来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十分仰慕格科的绘画才能,便请他为皇宫绘一幅名叫《圣莫斯的殉教》的宗教画。画面的色彩很亮丽,殉教者的军衣是蓝、淡红、鲜黄色的;天使的衣服是绿、黄和粉红相间的。

  • 标签: 执着 西班牙 凡尔赛宫 马德里 宗教画 画家
  • 简介:当下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艺术院校,纷纷放弃了传统写实技法的教学,转为对个人创造性的开发。但是,俄罗斯宾美术学院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体系和优势,不仅是当今世界高等美术教育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形成了最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在现代艺术的滚滚大潮下,研究、保留、发展其传统教育体系,有利于文化艺术领域的生态平衡,对保持世界艺术创作和教育领域的多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列宾美术学院 教学 体制
  • 简介:宾美术学院巡礼张安吾摆在案头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藏画》、《200年俄罗斯素描精典》、《俄罗斯巡回画派精品集》、《宾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4本画册出版了,望着凝结着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古老的俄罗斯,回到了俄罗斯现代艺术的摇篮──宾美...

  • 标签: 列宾美术学院 学生作品 巡回画派 现代艺术 精品集 藏画
  • 简介:<正>1.点燃蜡烛的少年埃尔·格柯作2.手放在前胸的骑士埃尔·格柯作3.埃尔·格柯纪念碑

  • 标签: 格列柯 埃尔 绘画大师
  • 简介:麦克尔·莱斯是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主席并一直担任曼彻斯特大学雕塑系主任,他还是约克夏郡雕塑公园的创建者。作为一个雕塑家麦克尔·莱斯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相当高的声誉。他的大规模的抽象雕塑,主要以铁和青铜为材料,其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存在的人力无法抵抗的力量。莱斯似乎对人类周遭的自然环境具有极度敏锐的感悟力,在他作品中,我们解读的是海洋的韵律、生物的静静成长、太空中行星的运动,风的力量……艺术家赋予这些无法捉摸的神秘力量永恒和人类可感知

  • 标签: 中吸取 力量麦克尔 吸取力量
  • 简介:电影把艺术带到了一个时代交错的路口。在这不断寻求往昔和探索未来的境遇之际,表演者与观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语境里跃入银幕的魔幻之中,在虚无、虚空的存在中需求遇见,在获取心灵触摸的感动中所得到的开启,使电影形象的动态语言反映出了某种唯有于其自身虚拟的可能性中寻求真实可能的思维特质。

  • 标签: 电影艺术 思维特质 学思 图像 媒介 风格
  • 简介:我这大言不惭的标题的灵感得自一位匿名读者,他在一封反对信中抱怨:“而且更糟的是,在某一点上卡里尔竟将他本人与帕诺夫斯基相比。”但是,为什么我就不能拿自己与他相比?真荒唐,是因为这样做不是要表示我的著作同样重要,而是暗示由他的著作所提出的方法论问题怎么

  • 标签: 帕诺夫斯基 美术史家 卡里尔 施泰因贝格 卡拉瓦乔 美术史学
  • 简介:2017年11月11-12日,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举办了题为“与斐伏尔前行:算法时代的都市论日常生活批判”的第二届网络社会年会。来自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澳人利亚、日本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学者齐聚一堂,沿着城市-空间思想家亨利·斐伏尔[HenriLefebvre]的思考,迎着今天中国大陆的城市化和即将到来的全球城市社会前景,努力描述出城市化中的世界和全球化中的城市性的脚卬.集聚我们在全球各地的这一方向上的思想和实践。

  • 标签: 中国城市化 列斐伏尔 作品 权利 日常生活批判 中国美术学院
  • 简介:梅里尼科夫“色块先于形象”的指导思想把形式因素摆到了内容前面.反映出这一学派之注重形式趣味和很强的唯美倾向,多少修正了传统写实主义的某些原则,跟写实主义的健康阶段似乎不太联系得起来.其精神实质似乎更近于一种矫饰主义,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思想情趣相去日远。

  • 标签: “梅派” 形式感 装饰性 唯美
  • 简介:引言斐伏尔是一位兼收并蓄、不知疲倦、充满激情的思想家:他有着不同寻常的学术生涯,共撰写了60多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发表过数篇评论。他跨越了诸多学科,进行了许多理论和政治斗争。其一生都以深度的政治参与及改变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为特征:从早期接触文艺先锋派,1924年与知识分子皮埃尔·莫朗热[PierreMorange]和诺伯特·古特曼[NorbertGuterman](以及乔治·波利策[G.Politzer].

  • 标签: 列斐伏尔 政治经济学批判 亨利 时间 兼收并蓄 学术生涯
  • 简介:引言近年来,我们见证了一种学术研究的出现。它所理解的“无聊”[boredom]不是永恒的形而上学难题,也不是能被还原成简单病因的心理问题,而是与现代性本身密切相关的情感构成[affectiveformation].这意味着无聊是一种大众现象,是更广泛的社会焦虑和社会变化的试金石.它尤其与我们对时间的体验是如何被改变的这一问题有关。

  • 标签: 无聊 21世纪 列斐伏尔 资本主义 符号 学术研究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末,斐伏尔以战后法国社会剧烈变革为蓝本.预见到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智能化的都市社会。继斐伏尔之后,在新世纪之交,包括贝尔纳·斯蒂格勒以及奈格里在内的一系列西方著名学者指岀,马克思当年在《大纲》中预言的工业生产力的“普遍智力化”之可能性在今天已经发展为“完全自动化的资本主义”[FullAutomatizationCapitalism].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列斐伏尔 智能城市 问题域 工业生产力 60年代
  • 简介:今天我将要谈亨利·斐伏尔的《走向一种享乐建筑》[TowardanArcbitectureofEnjoyment].它于2014年首次出版,我编辑并校对了译自法文的文稿。手稿的发现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我在2008年9月来到西班牙萨拉戈萨城[Zaragoza],采访了著名的西班牙社会学家、规划师和生态行动者马里奥·加维里亚[MarioGaviria].

  • 标签: 列斐伏尔 建筑 五月风暴 享乐 亨利 想象
  • 简介:身体作为建构空间的重要维度之一,在20世纪以来的建筑学中呈现出众多的差异性视角,进而形成了对建筑本体的多重解读。这个现象不仅源于20世纪建筑学内部历史理论的繁荣,更呈现岀20世纪哲学、批判理论、文化研究等思想领域对建筑学的影响。以身体作为平面,我们可以切割出建筑学与20世纪众多思想观念之间活跃交织的截面。

  • 标签: 20世纪70年代 建筑学 列斐伏尔 身体 享乐 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