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藏有《西厢記》明清珍稀刊本四種:明萬曆刊《元本出相北西厢記》、明萬曆間三槐堂刊《重校北西厢記》、明萬曆間游敬泉刊《李卓吾批評合像北西厢記》、清康熙間潘氏渚山堂刊《西來意》,均爲塩谷温舊藏。兹作介紹。

  • 标签: 西厢記 塩谷温 三槐堂 游敬泉 渚山堂
  • 简介:通过详细梳理国外学者对复辟喜剧三个世纪的研究,本文认为围绕复辟喜剧是否具有道德教诲,早期学者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20世纪后,随着现代批评理论的出现,道德教诲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学者们从多方面揭示复辟喜剧的艺术魅力。从17世纪到20世纪,复辟喜剧研究大致实现了五次转向:1.用现实主义和风俗论反驳复辟喜剧“不道德”的指责;2.侧重浪漫主义逃离论的研究;3.历史主义批评;4.现代理论研究;5.戏剧表演学研究。总体来说,国外对复辟喜剧的研究己由松散的印象式批评步入专业化的学术批评。

  • 标签: 复辟喜剧 不道德 转向 学术研究
  • 简介:南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大约形成于北宋末年的温州。它产生自民间,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但语言俚俗,难以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关注,正如明人何良俊所说:“祖宗开国,尊崇儒术,士大

  • 标签: 中国 南戏音乐 艺术特色 曲牌 《驻云飞》 格律
  • 简介:《荔镜记荔枝记四种》,是泉州梨园戏优秀传统剧目《陈三五娘》在明清两代不同时期四种刊刻本的汇编。它们依其刊行年代的顺序是:明嘉靖丙寅(公元1566年)《荔镜记》,清顺治辛卯(公元1651年)《荔枝记》,清道光辛卯(公元1831年)《荔枝记》,清光绪甲申(公元1884年)《荔枝记》。

  • 标签: 荔枝 汇编 明清 出版 刊本 《荔镜记》
  • 简介:罗汉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殊的图像艺术,在中国画史上的分科。属于道释人物画中的佛教画。本来罗汉形象表现在中国绘画上。可能在四世纪之际便已开始了,画史中记载东晋戴逵曾画过罗汉像,北方十六国时代的石窟壁画中也曾出现过佛弟子像,那应是中国最早的罗汉画。在早期罗汉形象的创造中,画家们在创作中也加以宗教崇拜的成分,罗汉的造型中融入一种非凡人的形象特征来彰显其神性,除了绘画自身的审美功能之外,又融入了人们辟邪祈福的思想愿望。

  • 标签: 罗汉画 中国绘画史 流变 形象特征 道释人物画 图像艺术
  • 简介: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历经历史的淘沙后依然屹立的灯塔,是我国多种艺术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戏曲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社会和时代的改变、发展、前进,还需要戏曲自身拥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不可磨灭的光芒。戏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其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变。如今,社会的制度发生了改变,社会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戏曲的传播形式就更加多样化,这也在于戏曲的内涵在不断地发展着改变,这样的变化使得戏曲不断地成长和完善。现在,对戏曲传播形式变化的研究,可以对我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和积极意义。

  • 标签: 戏曲 传播方式 戏曲艺术形态
  • 作者: 王素萍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今天,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在任何一出正在上演的舞台戏曲中发现:戏曲保留了人类戏剧初始阶段的许多特征,它的首要特点是舞台形式的综合性。它是一种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诸多艺术元素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在它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又将所能够吸收的艺术成份都吸收进来,例如在它的表演形式中,除了歌舞,还包含着仪式、杂技、魔术、武术等成份。戏曲将这些成份有机熔铸为一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定型为以韵律和节奏为主导、以唱曲为特征、用综合艺术手段表演人生故事的舞台样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话语背景下,特别是在岔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情况下,八角鼓票房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通过描述北京八角鼓票房发展的历史全貌,呈现票房各个时期的特征,即从最初作为闲暇时的娱乐,到被迫成为谋生的手段,再到文化传统的延续。票房的流变既呈现曲艺和社会组织发展的自身规律,又与满族、旗人的历史变革关系密切,更与整个社会历史环境相关联。

  • 标签: 北京 曲艺 八角鼓票房 流更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