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文献学角度讲,辨别某一古籍刊本真伪的前提就是梳理各版本的形成过程、源流嬗变,考订其关系,比较其异同.《西厢记》版本之多为中国古典戏曲之最,古今学者对其版本的整理与研究数不胜数.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包括日本学者传田章的《明刊元杂剧目录》、蒋星煜的《的文献学研究》、朱万曙的《明代戏曲评点研究》以及陈旭耀的《现存明刊综录》等,这些著作对《西厢记》的版本载记、存佚问题,或鉴定辨识,或完善增补,使其研究日益深入.

  • 标签: 刊本流变 流变真伪 西厢记刊本
  • 简介:宋代台州的刻书业,不仅因为诸如有刊刻精良的大字本传世而使历代藏书家垂青,而且因为有尤袤、陈振孙等目录学家曾守台郡而使版本学家注目,更因为有朱子劾唐仲友刻书公案而使台州宋版书名声大振.所以,整理、研究台州宋刻本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宋代 台州 刊本 整理
  • 简介:<正>“西廂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优秀的著作之一,从唐代元稹写出鶯鶯传以后,西厢的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傳,人們根据自己的愿望和爱憎,使人物和故事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元代戏剧家王实甫集中了这些成就加以提高,写成了杂剧“西厢记”,在这部作品里,大胆地歌颂了为爱情和幸福向封建婚姻制度进行斗爭的故事。“西廂記”是向封建礼教挑战的檄文,在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一直以它的高度反封建的現实性和艺术光輝眩人眼目,为人民所喜爱。張生和紅娘的故事大量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出现:地方戏扮演它,小调咏唱它,民間还有很多描写少女在荷包上绣张生戏鶯鶯来发抒自己的心情的民歌,在封建社会里,西廂記的主人公已經成为他們追求爱情和幸福的理想人物。

  • 标签: 插图艺术 艺术形式 作品 人物形象 版画 插画
  • 简介:罗贯中著《隋唐志传》,今所知存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己未四十七年姑苏林龚绍山所刊本,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有著录。这个本子,向来被称为海内孤本。

  • 标签: 尊经阁 隋唐两朝志传 杨升庵 十二卷 王仙芝 唐代文学
  • 简介:《文学季刊》《文季月刊》这两种现代文艺期刊,巴金都曾身体力行地参与其编辑事务。《文学季刊》《文季月刊》的成就与巴金等杰出文艺人士的编辑工作分不开。谢其章先生在下面文章里谈他所收藏的现代话剧《雷雨》《日出》的初刊本,便是这两种文艺期刊。《文学季刊》与《文季月刊》的出版历程都较短,放到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罕见其本。藏品的价值不仅因其存世的稀有,更在于它们能让人睹物思旧,它们永远地代言着一个时期文坛上的人与事。

  • 标签: 《日出》 《雷雨》 刊本 收藏 《文学季刊》 文艺期刊
  • 简介:宋礼部尚书王应辟私修类书《玉海》二百卷,至元代才有《玉海》庆元路儒学新刊行于世。历元明至清,《玉海》有诸多印本。查诸刊本序或出版前言,皆记:《玉海》庆元路刊本刻成时间在“至元六年”。据此,“《玉海》庆元路刊本成书时间在至元六年”较可信。然而元代先后有两帝(世祖和顺帝)曾用年号“至元”,且元世祖和元顺帝又时隔甚远。

  • 标签: 《玉海》 成书时间 刊本 订正 误解 元顺帝
  • 简介:<正>在近年来逐步升温的有关"图像"的研究热潮中,1884-1898年(光绪十年至二十四年)间出版于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可能是其中最受瞩目的资料之一。若从反映晚清社会的图像史料角度而言,在现存传世图像资料中恐怕无出其右者,其史料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①自1898年8月《点石斋画报》停刊以后,《点石斋画报》曾经数次

  • 标签: 重刊本 晚清社会 可堂 图像资料 漫游随录 淞隐漫录
  • 简介:本论文以初刊本《杜诗谚解》中的颜色词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杜诗原文中的颜色词进行分类,按照颜色词的不同类别分析其翻译现象,从而系统地考察《杜诗谚解》中颜色词的翻译方法,以及出现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

  • 标签: 杜诗谚解 杜诗 颜色词 翻译方法
  • 简介:《道行般若经》在后世的传抄或刊刻的过程中,经文有被删削改动之处。文章将《道行般若经》的敦煌写本与其不同的刊本进行比勘,校正写卷和刊本中存在的"脱文""误文""衍文"三个方面的错误。

  • 标签: 《道行般若经》 敦煌写卷 刊本 同经异译 校勘
  • 简介:笔者据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印宋刊元明递修本仪礼经传通解》,用《再造善本》影印丁丙旧藏本校对,逐叶调查此版每一叶的补版情况。经过分析,指出元代前期的补版属于单纯补修,内容未经修订,而元代中后期的补版经过规范化校订,版面变化较大。但元代中后期补版未尝直接取代原版及元代前期补版,于是产生原版、补版混配的情况,因而导致误脱、误重现象。明代补版对原版、补版混配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基本消除了这些误脱、误重现象。此版历经元代西湖书院、明代国子监的收藏管理,是官版递修本的一个典型。本文说明这几百年间,不同时期掌管版片的人员进行不同整理的情况。本文也指出,朝鲜活字本以较早印本为底本,日本刻本是朝鲜活字本的翻版。本文对原版、补版的认定较以往学者更精准合理,影印本读者核对本文分列的刻工名,很容易掌握不同时期补版的风格特点。

  • 标签: 仪礼经传通解 西湖书院 国子监 补版 朝鲜活字本
  • 简介:薛仁贵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以他三箭定了天山而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至今仍活跃于影像作品、文学创作中。本文意在比较收录于《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薛仁贵衣锦还乡》与《元曲选》中的《薛仁贵荣归故里》两版之差异,以此为例探求明刊本较元刊本之改变与创造,以及浅谈对明人改动的评价。

  • 标签: 元刊本 明刊本 人物改动 曲白增删 情节变化
  • 简介:王国维书写《人间词话》已内置显与隐的双线结构。它的显在结构是史与论的互渗,即按照先后顺序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史)→论、论→史、史→论、论→(史)。推进中的史与论,或隐没或浮显。它的隐型结构,是真与深的相融。真可决定意境的有与无,它涵盖真言、真景、真情、真理四个方面。深指的是层次的不断推进与体验的韵味无穷,它能左右意境水平的高与低。相融的真与深,或侧重于真,或偏重于深,或真与深相洽,价值也由低到高排列。《人间词话》及意境的本体论指向和显隐结构设置,与王国维对康德的深度消融联系极为密切。

  • 标签: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显隐结构
  • 简介: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藏有《西厢記》明清珍稀刊本四種:明萬曆刊《元本出相北西厢記》、明萬曆間三槐堂刊《重校北西厢記》、明萬曆間游敬泉刊《李卓吾批評合像北西厢記》、清康熙間潘氏渚山堂刊《西來意》,均爲塩谷温舊藏。兹作介紹。

  • 标签: 西厢記 塩谷温 三槐堂 游敬泉 渚山堂
  • 简介:"忘",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思想的关键词,从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后就一直备受重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直到现在,"忘"这一关键词经历了各种这样的转变,深刻地影响了古代文艺创作和批评。新的经济模式冲击下,"忘"逐渐丧失原有的生存土壤,成为西方逻辑领域的俘虏。在后现代,人们开始反思理性主义带来的对感性经验冲击,传统美学范围中的"忘",越来越为人所关注。本文试图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展示"忘"的流变,思考其在后现代语境里的存在方式。

  • 标签: 坐忘 妙悟 审美主体
  • 简介: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十二音序列,其基本原则已存在于晚期浪漫派及新民族乐派的作品中,甚至与13、14世纪的“等节奏”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勋伯格建立起十二音体系之后,在不同作曲家的不同创作时期中,序列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它的极端表现形式是形成于50年代的整体序列,由于它对音乐的全面控制极大的束缚了作曲家的手脚,因而序列与各种不同风格的“调性”的结合,在作曲家和理论家们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序列 十二音 特洛普 非十二音序列 结缘序列 关联序列
  • 简介:<正>一《孔子家语》(以下简称"《家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言行,全书共十卷四十四篇,书中对于孔子的思想记载尤多,对研究儒家的思想体系有着较高价值。关于其成书,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引三国魏王肃注《家语》所附汉孔安国后序说:"《孔子家语》者,皆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咨访交相对问言语也。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之,名之曰《孔子家语》。"不过,后来"《孔子家语》乃散在人间,好事者或各以意增损其

  • 标签: 《孔子家语》 宋刊 马端临 三国魏 《太平御览》 在人间
  • 简介:洪汝奎公善堂刊本《大唐开元礼》之刊行及其得失问题,学者讨论者鲜见。从公善堂刊本《大唐开元礼》之编刊过程言之,《大唐开元礼》在付梓前,洪汝奎广泛搜罗所见众抄本,并延请朱绍颐,委以校勘之役,洪汝奎搜罗泉抄本,具体属何人所藏,今多可推知,原书则不知所归,而朱绍颐等原校本今藏南京图书馆。据此校本,可知公善堂刊本《大唐开元礼》在光绪五年朱绍颐汇校众抄本之後,又经王幼斋、晓亭等覆校,历经此两次校勘,由此形成公善堂刊本《大唐开元礼》之文本依据。但朱绍颐所据诸本并非最佳抄本,且无论朱绍颐汇校众本,抑或王幼斋、晓亭等人覆校,在具体文字择定上,均不乏失校、误校之例,故公善堂刊本作为校勘性文本,其具体文字并非尽然可从。《大唐开元礼》虽无宋刊本传世,而从目前国内图书馆所藏相关抄本言之,汇整精抄本而详校之,进而形成校勘性善本,仍具一定可行性。

  • 标签: 《大唐开元礼》 洪汝奎 朱绍颐 编刊过程 中古礼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