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为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内容框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来自河南省2所高校、5所三甲综合医院及2所三甲妇幼保健院的15名专家为函询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4月入院分娩的288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最终确定的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7项一级指标及27项二级指标。两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1、0.385(P<0.001)。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预测病情危重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85,最佳截断点均为9.98分。结论构建的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全面,可信度高,有助于提高助产士识别分娩期高危妊娠。

  • 标签: 分娩期 妊娠,高危 预警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康复护理的实施及相关指标。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产后康复护理组开展全方位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的时间、恶露时间、产后排气的时间、自主排尿的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和持续宫缩痛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后康复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100.00%,而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0%,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接近,P>0.05;护理后产后康复护理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康复护理组产后出血的时间、恶露时间、产后排气的时间、自主排尿的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和持续宫缩痛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康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产后康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4%。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全方位产后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产后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和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自然分娩产妇 产后康复护理 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临床指标选择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产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100例剖宫产再孕孕妇进行研究,将其中55例行阴道分娩的孕妇作为阴道分娩组,45例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作为剖宫产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两组的其他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但阴道分娩组的年龄、子宫下段的瘢痕厚度、分娩间隔的时间均优于剖宫产组,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年龄、子宫下段的瘢痕厚度、分娩间隔的时间均是影响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具体选择何种分娩方式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而定。

  • 标签: 剖宫产 阴道分娩 临床指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妇分娩前凝血功能、纤溶指标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来本院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两组女性的凝血功能,及纤溶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PT(9.70±0.10)s、FIB(4.71±0.33)g/L、DD(0.52±0.05)mg/L、FDP阳性率30.30%、D-D阳性率27.27%;对照组PT(13.69±1.42)s、FIB(2.70±0.58)g/L、DD(0.33±0.04)mg/L、FDP阳性率为0、D-D阳性率3.03%。两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孕妇分娩前,对凝血功能、纤溶指标进行检验,有助于及时发现血栓及出血风险,并及时给予干预,以降低产后出血率,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凝血功能 纤溶指标 血栓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产妇应用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进入孕晚期的产妇102例纳入研究,时间范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区间。根据产妇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分娩认知情况、干预后围生期指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干预后分娩知识、分娩态度、应对行为等评分较之干预前显著更高,且上述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互动式 孕晚期护理干预 产妇分娩认知度 围生期指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康复护理的实施及相关指标。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产后康复护理组开展全方位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的时间、恶露时间、产后排气的时间、自主排尿的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和持续宫缩痛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后康复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100.00%,而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0%,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接近,P>0.05;护理后产后康复护理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康复护理组产后出血的时间、恶露时间、产后排气的时间、自主排尿的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和持续宫缩痛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康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产后康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4%。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全方位产后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产后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和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自然分娩产妇 产后康复护理 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助产方式对降低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率等指标的效果观察。方法:笔者选取 2000例产妇,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方式,治疗组采用改良助产方式,对比两组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产后出血情况、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生 Apgar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大小分别是( 131.29±24.18)毫升、( 3.13±0.72)天、( 8.07±0.44)分、( 3.22±1.50)分,其中产后出血情况、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三项指标和对照组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采用改良助产方式后,可以有效保护产妇的会阴,降低会阴侧切发生率,保证产妇安全度过分娩期。

  • 标签: 改良助产方式 阴道分娩 会阴侧切率 产后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01月选取100例高龄初产妇,采用随机抽签法,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采用基于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护理。就两组产后出现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妇产后出血情况、出血次数明显更少,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警 评估指标体系 高龄 初产妇 分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分娩车、分娩交替使用对产程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的初产妇共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10例。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由助产士负责指导产妇联合使用分娩球、分娩车、分娩凳直到宫口开全,指导分娩。对照组在第一产程中采用平卧位或左右交替侧卧位,常规指导分娩。观察两组疼痛、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疼痛缓解效果好、总产程时间短、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少、新生儿窒息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球、分娩车、分娩凳交替应用能缓解疼痛、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标签: 分娩球 分娩车 分娩凳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给予不同镇痛方案,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子宫复原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顺产率为88%,对照组是68%,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时间的影响较小,能够降低我国的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

  • 标签: 分娩全程镇痛对 分娩产程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针对60名接受分娩的孕妇进行研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孕妇。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疗法,研究组采用分娩全程镇痛疗法。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婴儿Apgar评分、子宫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后2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娩全程镇痛 分娩分娩产程 分娩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敏感质量指标的实施,分析在产房阴道分娩后2小时产后出血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实施产后出血的敏感质量指标(子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把改进前(2021年7月-2021年12月)孕产妇500例作为观察组,另把改进后(2022年7月-2022年12月)5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采用产后出血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后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出血观察及时性、出血高危风险识别、产程观察处理规范性、出血量评估准确与护士急救技能娴熟性均较观察组高(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 通过实施敏感质量指标,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助产士的护理观察水平。

  • 标签: 产科 产后2小时出血 敏感质量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 2013年 1月 -12月足月初产妇 160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 80例,采用自控硬膜外持续分娩镇痛;对照组 80例,采用自然分娩法。结果:镇痛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阴道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分娩镇痛可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分娩镇痛 分娩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球辅助分娩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分娩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方式分娩,观察组行分娩球辅助分娩,对比两组产程时间、产妇的疼痛程度和产后2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组间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分娩球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