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德勒兹思考的伦理学不同于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伦理学。西方近代伦理学(如康德)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道德价值判断或者道德律令——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我们应该如何使自己的行动遵守于规范。而德勒兹反复坚称他的伦理学是基于"生存论"/"实存论"的,这种伦理学不是规范伦理学,也不是描述伦理学,因为,后二者都关系到伦理规范,而德勒兹的伦理学朝向的是一种"内在生存模式"的伦理,德勒兹对伦理学与道德的区分也是奠基于这一"内在生存模式"。同时,也正是因为"内在生存模式",德勒兹的伦理学是"内在生存模式的表型学",它代替了总是将存在归于先验的诸价值的道德,据此,这种关切到"内在生存模式"的伦理学,它根植的论域不再是意识层面上的先验的神圣的道德律,相反,它关注的是个体身体被影响的能力、力量,等等。

  • 标签: 德勒兹 伦理 道德 内在性 身体
  • 简介:科学揭示管理和伦理之间的关系及管理伦理的本质,对于完善人类的科学管理之道,充分发挥“管理也是生产力”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管理伦理研究存在的一个根本缺陷是没有从理论上解决管理与伦理结合的“何以可能”问题。本文认为,管理伦理的发生是由管理活动和管理系统的内在要求决定的——管理本身内在地具有道德性;管理的道德性表现为管理的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管理伦理就是这样两个方面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管理的外在道德是指管理活动的合伦理性或合理性;管理的内在道德是指管理本身的结构和内涵所应有的道德要求,是管理最根本的活动准则。管理的道德性规定为解决管理与伦理结合的“何以可能“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实现伦理在管理活动中的支撑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管理伦理 道德性 交互主体性 内在道德 外在道德
  • 简介:道德根源于人性,道德的最终基础在于人性的内在矛盾,道德的力量来源于道德的人性基础,人性化的生活即道德生活,是人类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 标签: 人性 内在矛盾 道德
  • 简介:社会发展总是存在各种张力现象,共享发展过程同样具有其内在的张力。共享发展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以及渐进共享四个方面,分别存在功利与道义、整体与局部、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间的内在张力。适度的张力既有利于遵循社会规律推进"发展",又符合伦理价值目标而实现"共享",使得"共享"与"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发挥张力的积极效应、降低或避免其消极效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调适。合理调适需遵循客观、动态、适度、人本性等基本原则。

  • 标签: 共享发展 内在张力 合理调适 矛盾
  • 简介:在老子那里,“德”的含义不只是停留在伦理范畴之中,而且是通达道的一种途径。老子在阐释“德”的意蕴的论述中包含三个不同的向度,简单来说,就是从“有”而至“无有”,进而达到“无无”,也就是道的本来样态。这是“德”的形上层面的路径。落实在实践层面,则由初始的“有言之教”到“无言之教”,最高的德要引发个体自身的创造,这是老子对至德的独到理解。这三层思想是由老子对“德”的层层上升的理解所构成的。如此把握老子“德”的含义,才能将其道德观念落实到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伦理生活之中,使人们能够实现自我栽培,觉察自己的本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老子道德观念的根本要义。

  • 标签: 老子 道德观念 有言之教 实践路径 创造性
  • 简介:儒家以其特有的超越理念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儒家的“内在超越”有两个基本要素与市场经济的精神生活方式的转变相适应:一是“在世超越”,二是责任意识。儒家的超越观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思想资源。

  • 标签: 儒家 内在超越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道德治理究竟"治什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此后,道德治理问题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由此,道德治理问题更成为学术界和实践工作部门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 标签: 道德治理 内在统一 范式 伦理 经济 极端个人主义
  • 简介:德性伦理学是基于人的实践可能的对人的善生活的哲学说明。德性的观点表明一种基本的真实:德性地生活对于人始终是一种可能。德性伦理学比其他实质的伦理学更明确地诉诸这个可能前提。对这个基础的说明只有借助对心灵整体及其历史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前提要素的理解才有可能。这些相互联系的观点内涵对人的实践活动的身心一致的解释,构成一种内德性的、内德性伦理学的观点。这种内在观点的缺乏引向强硬分割心灵而在理解实践活动时不能"复原"其整体性的倾向。整体心灵的历史也由此丧失。被剥夺掉其实践生命内容的"心"被抽象为agency,作为功能对照物的"身"也成为消极的、不确定的实践心灵的抽象符号。基于这种方法与观点的"德性伦理学"讨论不是恰当的德性伦理学讨论。它没有抓住真实。

  • 标签: | 德性伦理学 | 史
  • 简介:人类男女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绵延不绝的必经途径,也影响着良好的婚姻、家庭、社会伦理秩序的形成.从构词法上看,""本身就是"心"和"生"的会意,"心"是指道德能力,而"生"是指自然本能,这就在人的自然情欲和道德意志的张力之间形成了人之为人的内在冲突.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两性关系涉及双方的意志自由和权益责任,需要用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加以调节.因此,人类两性关系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自然关系,成为具有伦理意义的社会关系.对人类伦理关系如何从原始社会的简约严酷,经过封建社会的神秘愚昧、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不羁而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美好的研究,是社会主义伦理学的历史使命.

  • 标签: 《性伦理学新论》 安云凤 社会主义 传统文化 封建文化
  • 简介:就人的本质而言,人同时具有个体性和位格。个体性是从人的肉体以及与肉体密切相关的物质欲望方面来说的,位格是从人的精神以及与精神密切相关的信仰、道德方面来说的。当代社会错误地将个体性当作人的本质,而完全忽视了同样作为人的本质的位格。尽管从质料的角度来说,人往往被当作追逐物欲的个体,但是从形式的角度来说,人更应当被当作具有神圣信仰的位格。

  • 标签: 雅克·马里坦 个体性 位格性 人的本质
  • 简介:道德情感长期被作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所疏远是不应当的。事实上,道德不能没有情感作为基础。道德情感对于道德的重要集中体现在道德情感的超越上。道德情感的超越表现在:超越一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超越一种普遍必然的假定,超越一种客观有限性的局限。其中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是最核心的,超越普遍必然和客观有限性是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的必然延伸和逻辑结果。只有努力去揭示道德情感的超越,我们才可以体验到道德情感展现出来的人生特有的融通性、自由和无限性。

  • 标签: 伦理学 道德情感 超越性
  • 简介:众所周知,理学对的讨论,通常从天命之与气质之这两个角度展开,而此论之功常常归于张载与二程。而实际上,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的开山祖师,其论之说已然触及天命之与气质之的分别,而其善恶之说并非伦理上的判定,而是气质上的多寡,其论以中之为至善,其论修养工夫的最终目的也是使人归于之中。而后世理学家,如闽学的朱熹和湖湘学派的张栻等人,在理解周敦颐论说上产生了分歧,这也从侧面说明其说影响之深远与广泛。

  • 标签: 周敦颐 性之善恶 朱熹 湖湘学派
  • 简介:道德的可能植根于对“虚无”的克服和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理解。萨特以“存在先于本质”为理论指引,在人自身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为道德的可能确定根据,但却留下了陷入相对主义的可能。海德格尔将道德的可能与人自身的生存相联系,试图将思想的道路引向人自身的存在意义,并在语言的本质中展现人的存在意义,并进而为道德的可能确定基础,但却没有指出道德可能的具体实现路径。“自身解释学”为理解道德可能提供了第三条路径,在“生活叙事统一体”中人赋予“善的生活”以伦理目标意义,在伦理目标的指引下道德的可能以道德规范的形式展现自身的形态。

  • 标签: 虚无 存在 道德 自身
  • 简介:"道治"理论的政治正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体虚无、"道""无为"所昭示的"虚己无为"、"以不治为至治"的治理理念;二是针对世俗"有为"政治所彰显出来的"柔弱"之治、"无知"之治、"少私寡欲"之治、素朴纯真之治和好静无事之治;三是治理目标上的"无不为"境界,核心是百姓"自为"。但"道治"也隐涵着三个基本的悖论:"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道而无以论术"、"蔽于君(无为)而少论民(自为)"。

  • 标签: “道治” “无为” 正当性 悖论
  • 简介:改造自然界不能缺失道德考量,但道德考量又不能仅仅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为基本准则,必须另辟蹊径。改造自然界是人的存在方式,其本质是不断超越现有而指向未来,直面人的理想价值追求,因而其道德属性不在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实然,而在于其本身内在蕴含的超越现实的人之为人的应然。承认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道德本质是人存在本质和价值理想追求的呈现及证明,才能真正担保改造自然界的道德合理性与生态正当,既避免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负责任,又防止人们对自然界的滥用。

  • 标签: 改造自然界 实践 道德
  • 简介:生态稳定与生物多样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动物权利论、生物平等论等生物多样保护的伦理观,设计了美好的生物权利平等原则,却忽略生物生存规则及其进化的必然,最终陷入"施韦泽困境"而无法实践。建立在生态系统论和大地金字塔理论基础上的现代生态伦理,从权利与义务对等、生物多样与进化性相统一的实践规则中,揭示了生物多样保护的伦理价值,为生物多样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生态伦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 施韦泽困境
  • 简介:政治的正当,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在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关于政治正当的解释范式,主要经历了从政治正当的伦理学解释范式、政治正当的社会学解释范式,到价值与制度安排相统一的正当解释范式的演化历程.价值与制度安排相统一的政治正当解释范式,是现代人类社会安排政治生活秩序的文明趋势与方向,其真正确立的根本标志是宪政制度的建立.因此,所谓现代政治文明,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在现代宪政制度基础上的一整套政治哲学、政治理念、政治文化和制度安排的集成.究政是现代政治正当的制度创制.

  • 标签: 政治 正当性 解释范式 价值与制度相统一 宪政制度
  • 简介:当代伦理道德重构必然涉及传统伦理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开发、运用传统伦理资源,所涉及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是传统伦理资源向当代有效转换如何可能?对这一前提问题的求证,既涉及到重新审查传统伦理的视域范围,也涉及到对传统伦理的实质构成内容、本质规定和价值导向的重新确认,更涉及到传统伦理资源向当代转换的原则确立与方法探讨。此三者,构成本文讨论的基本内容,并企图通过这种讨论,为传统伦理资源的当代转换提供认知视域、价值原则和宏观操作方法。

  • 标签: 伦理本位 以理统情 因革—损益原则
  • 简介:道家和佛教的道德评价都有超越狭隘善恶判断的特点.在道家的价值体系中,“道”和“德”上升到存在论高度,不是狭义的“善”,而是超越人的狭隘判断的本体意义上的正面价值.本体论上万物齐一的境界构成道家道德判断的哲学基础.小乘佛教“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要求更接近世俗伦理,但也是以解脱论为归依.大乘佛教的“是法平等”从境界论上开出价值判断的“不二法门”.道家和佛教在境界论层面超越善恶的分别对待,就是章太炎概括的“平等二字”.“真平等”是对终极真实的体认.复归自然本性、认识本来面目就能把握“道”和“法界”的本体.道家追求回归天真本性,反对雕琢妄为,佛教提倡去除贪执,以了悟宇宙人生的真实本质,均体现了“以真为善”的价值追求.

  • 标签: 道家 佛教 道德评价 真平等 法界
  • 简介:欺诈侦查与刑讯逼供不同,在进行伦理评价时会遇到“善恶难辨”的灰色区域。对欺诈侦查进行伦理评价,应当避免持机械道义论或庸俗功利论为理论工具,而是应结合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各自优点走一条中庸之路,采用双层伦理评价的方法。对欺诈侦查进行双层伦理分析,可以简化分析逻辑,避免伦理评价的绝对化与庸俗化;也可以更好地认清其“必要之恶”的本质,为适用“非法推定”框架分析法律问题奠定基础。

  • 标签: 欺诈性侦查 道义论 功利论 双层伦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