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对其膝关置换术后膝关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我院所收治的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2例。其中参照组行膝关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应用疼痛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同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膝关活动度、膝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实验组肢体肿胀时长、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具备组间差异(P<0.05)。结论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疼痛护理可有效促进其术后恢复,提升患者膝关活动功能。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疼痛护理 膝关节活动功能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膝关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纳额老年重度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人工膝关置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膝关HSS评分、疼痛评分(VAS)等差异。结果治疗后膝关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VAS疼痛评分发现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度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人工膝关置换术后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改善膝关功能,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重度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膝关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肿胀及疼痛的效果。方法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确诊收治的膝关置换患者,共计8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功能评分量表(HSS)评分以及术后肿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以及术后肿胀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置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干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膝关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肿胀及疼痛的效果。方法 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确诊收治的 膝关置换患者,共计 80 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 ,研究组采用 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膝关功能评分量表( HSS )评分以及术后肿胀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 VAS 评分、 HSS 评分以及术后肿胀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优 ,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 膝关置换患者实施 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干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膝关是全身最大、结构复杂的关节,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人工膝关置换后,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活动,稳定性好。所以,术前、术后的护理很重要,特别是术后的康复训练。人工膝关置换术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病最有效的手术之一。其目的主要是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恢复膝关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对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严重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尤为适合。人工膝关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目前,如何通过医护合作提高患者的功能成为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本文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及功能的影响,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 术后护理 新进展
  • 简介:摘要:膝关是全身最大、结构复杂的关节,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人工膝关置换后 ,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活动,稳定性好。所以,术前、术后的护理很重要 ,特别是术后的康复训练。人工膝关置换术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病最有效的手术之一。其目的主要是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恢复膝关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对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严重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尤为适合。人工膝关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目前,如何通过医护合作提高患者的功能成为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本文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及功能的影响,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 术后护理 新进展
  • 简介:背景:近年来有关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对膝关置换后膝关康复影响方面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其在改善术后平衡和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方面的疗效得到肯定,但由于各研究水平、质量不一,其有效性尚缺乏循证学依据。目的:系统评价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对膝关置换后早期膝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PubMed、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资源,检索关于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对膝关置换后膝关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2篇文献,688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组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WMD=-1.94,95%CI:-3.47至-0.41,P=0.01)、Berg平衡量表(WMD=6.48,95%CI:4.49-8.48,P<0.00001)、单腿站立平衡试验(WMD=2.47,95%CI:2.07-2.87,P<0.00001)、Biodex稳定系统指数(WMD=-0.42,95%CI:-0.68至-0.15,P=0.002)、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功能评分(WMD=3.65,95%CI:1.72-5.58,P=0.0002)、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稳定性评分(WMD=1.35,95%CI:0.71-2.00,P<0.0001)、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评分(WMD=7.83,95%CI:1.11-14.54,P=0.02)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③而在角度复位差(WMD=-3.23,95%CI:-7.55-1.10,P=0.14)、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疼痛(WMD=2.22,95%CI:-0.43-4.86,P=0.10)、屈曲畸形(WMD=0.40,95%CI:-0.69-1.49,P=0.47)、关节活动度(WMD=1.06,95%CI:-0.86-2.98,P=0.28)、肌力(WMD=1.27,95%CI:-0.03-2.57,P=0.05)评分改善方面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基于有限的临床文献研究,此Meta分析认为,与常规训练相比,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膝关置换后早期患者平衡能力、膝关功能和生存质量,在疼痛、屈曲畸形、关节活动度、肌力改善方面的结果需慎重解读,未来仍需要更大样本、�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平衡训练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 META分析
  • 作者: 张文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锦州市第二医院 辽宁锦州 121001)  【摘 要】目的:分析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6例进行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46例为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分并未出现较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相当,但分期手术并发症率更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
  • 简介:目的总结并归纳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膝关骨性关节炎病人膝关置换术后疼痛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40例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对象,将其纳入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为20例患者。两组均行膝关置换术,围术期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疼痛评分,身体疼痛评分及患者膝关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身体疼痛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HSS评分比较,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护理后,采用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HS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骨性关节炎病人膝关置换术围术期,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显著降低患者关节疼痛和身体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运动功能。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膝关节 骨性 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膝关关节炎患者应用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以此评价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有效率影响。方法:选择膝关关节炎患者,共计 100例,选择时间于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关节镜手术治疗、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 SPSS21.0系统分析和对比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 VAS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98.00%)、生活质量评分( 85.55±3.22 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膝关关节炎患者应用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有其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老年膝关关节炎患者手术的最佳方法,本研究使用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即膝关置换术以及单髁置换术。方法将80例老年膝关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均进行膝关置换术治疗,研究组则使用单髁置换术的治疗方式,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和生命体征指标。结果在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单髁置换术对老年膝关关节炎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效果,治疗效果明显,且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单髁置换术 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关节炎患者应用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以此评价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有效率影响。方法选择膝关关节炎患者,共计100例,选择时间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关节镜手术治疗、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和对比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生活质量评分(85.55±3.22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膝关关节炎患者应用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有其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有效率
  • 简介:抗生素骨水泥间隙垫的使用是治疗膝关假体周围感染的重要环节,  5.2.3保留假体的关节清理术适用于感染早期、低毒性感染、未出现骨感染迹象、假体无松动者,5.2TKA术后感染的治疗

  • 标签: 全膝关节 关节深部 处理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膝关重度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膝关重度骨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运动指导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重度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置换治疗疗效显著,是改善患者膝关功能的有效措施,利于患者尽早康复,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功能锻炼操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膝关炎患者54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膝关功能锻炼操护理及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经过3周的康复后,利用Lequesne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膝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指数。结果试验组中患者的Lequesne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膝关功能锻炼操有助于患者膝关功能的恢复,锻炼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膝关功能锻炼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股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功能恢复,且具有安全、简便的特点,可在患者居家、社区康复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膝关节功能锻炼操 膝关节炎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骨折术后膝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膝关骨折患者94例,将其分为传统组(常规治疗模式)和综合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组患者的膝关功能的恢复效果(HSS)低于综合组,且并发症情况高于综合组的患者(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对膝关骨折患者组织功能的恢复是有利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折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