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莆田市2015年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基因序列特征。方法选择福建省莆田市2015年分离得到的2株腮腺炎流行株进行研究,命名为MuV15-01和MuV15-23。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分离株基因组进行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拼接,结合GenBank下载的不同基因型腮腺炎参考株及现有疫苗株序列比对分析分离株基因序列遗传差异及抗原位点变异情况。结果福建省莆田市MuV分离株基因全长15 384个核苷酸,与其它基因型毒株相比,基因组核苷酸差异在3.7%~6.0%之间,其中与A基因型(疫苗株)的遗传差异最大,与N和B基因型的遗传差异最小;在基因组编码7种病毒蛋白核苷酸序列上,SH基因变异最大,M和L基因最为保守;在N基因和HN基因已知抗原相关位点上分别存在7和11个氨基酸位点变异;相比于疫苗株福建分离株在HN基因的464位点上多增加了一个N-糖基化位点。结论现流行于福建省莆田市的G基因型MuV与腮腺炎其他基因型及疫苗株之间在基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腮腺炎流行株与疫苗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性监测,为更好的腮腺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腮腺炎病毒 全基因组 氨基酸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在评价脑肿瘤血供的诊断效能,旨在改良脑肿瘤磁共振增强扫描方案。方法29例脑肿瘤患者注射对比剂后,依次扫描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分别就"观察瘤实质强化"、"观察瘤体内小血管"、"观察瘤周小血管"的影像表现进行定性分级,应用McNemar卡方检验分析三种序列的诊断差异。结果⑴在"观察瘤实质强化"方面,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达A1级(瘤体强化,图像清晰,与非强化区分界锐利)者分别为0例、8例(27.59%)、19例(65.52%),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效能优于T1WI序列(P<0.05),T1WI序列优于CE-MRA序列(P<0.05)。⑵在"观察瘤体内小血管"方面,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达B1级(可清晰观察瘤体内小血管,并能追踪上级血管)者分别为8例(27.59%)、5例(17.24%)、16例(55.17%),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效能优于T1WI序列与CE-MRA序列(P<0.05)。⑶在"观察瘤周小血管"方面,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达C1级(可清晰显示瘤体与邻近血管关系)者分别为18例(62.07%)、5例(17.24%)、14例(48.28%),CE-MRA、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效能优于T1WI序列(P<0.05)。结论联合三维薄层T1WI与CE-MRA序列可全面评估瘤体血供,对脑肿瘤定位、定性、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肿瘤 血液供应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成像,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在评价脑肿瘤血供的诊断效能,旨在改良脑肿瘤磁共振增强扫描方案。方法29例脑肿瘤患者注射对比剂后,依次扫描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分别就"观察瘤实质强化"、"观察瘤体内小血管"、"观察瘤周小血管"的影像表现进行定性分级,应用McNemar卡方检验分析三种序列的诊断差异。结果⑴在"观察瘤实质强化"方面,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达A1级(瘤体强化,图像清晰,与非强化区分界锐利)者分别为0例、8例(27.59%)、19例(65.52%),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效能优于T1WI序列(P<0.05),T1WI序列优于CE-MRA序列(P<0.05)。⑵在"观察瘤体内小血管"方面,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达B1级(可清晰观察瘤体内小血管,并能追踪上级血管)者分别为8例(27.59%)、5例(17.24%)、16例(55.17%),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效能优于T1WI序列与CE-MRA序列(P<0.05)。⑶在"观察瘤周小血管"方面,CE-MRA、T1WI、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达C1级(可清晰显示瘤体与邻近血管关系)者分别为18例(62.07%)、5例(17.24%)、14例(48.28%),CE-MRA、三维薄层T1WI序列诊断效能优于T1WI序列(P<0.05)。结论联合三维薄层T1WI与CE-MRA序列可全面评估瘤体血供,对脑肿瘤定位、定性、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肿瘤 血液供应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成像,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2018年输入性B3基因型麻疹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筛查和扩增麻疹病毒核酸阳性咽拭子及Vero/Slam细胞培养阳性产物。对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测序,比对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分离获得2株麻疹病毒株,18条病毒核酸序列。所有福建株在亲缘关系上与WHO B3基因型参考株同属一个分支,其中标本MV18-41和MV18-42与2018年分离于中国香港地区的毒株(HongKong.CHN/35.18)核酸同源性为100.0%;其他毒株序列与2018年分离于日本的毒株(Mvs/Osaka.JPN/38.18/B3)同源性最高(99.9%)。福建株与除B3基因型外,23种WHO不同麻疹基因型参考株之间比较,福建株与B1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性最小,分别为95.1%~95.4%和95.3%;与H1基因型参考株同源差异性最大,其中与中国目前优势流行的参考株MVi/Hunan.CHN/0.93/7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分别为88.7%~89.0%和87.3%;在病毒N蛋白羧基末端150个氨基酸位点上,福建株与疫苗株(Shanghai-191)之间存在13个变异位点,但这些位点并未引起该蛋白区域的功能变化。结论福建省成功分离获得2株B3基因型麻疹毒株,B3基因型麻疹病毒是福建省发现的新基因型麻疹病毒,在补充和丰富福建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本底资料的同时也进一步警示必需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才能更好地完成福建省麻疹病毒的控制和消除工作。

  • 标签: 麻疹病毒 B3基因型 病毒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2014—2019年不同基因型麻疹野病毒流行情况,为制定后续麻疹防控策略,完成消除麻疹目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省2014—2019年麻疹发病监测数据及各地市上送的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病毒N蛋白羧基端450个核苷酸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鉴定和分析。结果2014—2019年福建省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 102例,年发病率为0.47/10万;实验室共接收咽拭子标本884份,获得除疫苗株外麻疹病毒N蛋白羧基端450个核苷酸序列179条,其中110条为H1基因型麻疹毒株序列,43条为B3基因型麻疹毒株序列,26条为D8基因型麻疹毒株序列。福建省H1基因型麻疹病毒属于H1a基因亚型,存在两个分支,有19种不同的变异序列毒株,部分毒株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麻疹毒株高度同源(99.8%~100.0%);福建省B3基因型麻疹病毒存在6个变异序列毒株,与国内外流行的B3型麻疹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4%~100.0%,其中部分毒株与2018年的香港HongKong.C HN/35.18/B3毒株同源性为100.0%,与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B3基因型毒株高度同源(99.8%);而福建省D8基因型麻疹毒株存在5个变异序列毒株,部分毒株与2014年越南的HoChiMinh.VNM/11.14/MV95毒株、2019年日本的MVs/KobeC.JPN/28.19/19MR69毒株、2018年的泰国MVs/Samut_Sakhon.THA/8.18毒株高度同源。结论2014—2019年福建省共发现三种不同基因型别的麻疹野病毒(H1、B3、D8型)流行传播,其中H1a基因型依然是福建省的本土流行基因型,B3和D8基因型麻疹病毒为福建省输入性基因型毒株,并引起有限的传播流行。结果提示福建省近年来麻疹本土病例虽有所减少,但境外输入病例的风险在增大,后续应加强境外输入病例的监测。

  • 标签: 麻疹病毒 B3基因型 D8基因型 病原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非体外循环下采用不中断脑供血的弓部分支动脉优先重建技术和"脑灌注"优先脑保护行弓替换术后的早期结果。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本中心采用非体外循环、不中断脑部供血的弓部分支优先重建并弓支架技术治疗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非体外循环、不中断脑部供血的弓部分支优先重建技术:经横断的无名动脉(IA)根部真腔插入24F主动脉插管,连接体外循环动脉端之一,该通路经Y形接头连接14F动脉插管,插入IA腔内保持脑部血供,在非体外循环下,将四分支人工血管的10 mm分支与无名动脉IA吻合,其灌注侧支连接体外循环动脉端之二(单泵双管),继续为IA供血。同法完成左颈总动脉LCA和左锁骨下动脉(LSCA)的重建。吻合IA和LCA时,其远端供血不中断。弓部三分支吻合完毕后开始转机、降温、阻断升主动脉,完成根部和弓部其他手术操作,下半身停循环期间,脑低流量灌注。结果所有9例患者无死亡、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体外循环(192.4±58.1)min,主动脉阻断(128.3±52.4)min,下半身停循环(29.1±1.3)min,术后清醒时间(8.2±3.7)h。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弓部分支优先重建可提供生理性脑灌注,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弓部分支优先重建 主动脉夹层 脑保护 全脑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2018年健康人群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抗体水平和基因分型情况。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人群静脉血IgG抗体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腮腺炎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及细胞培养物中MuV的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n, SH)基因序列,通过SH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MuV基因型别。结果完成血清学检测4 925人,MuV IgG抗体阳性3 780人,阳性率78.5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为245.83 IU/ml。不同性别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GMC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295, P=0.117; Z=-2.220, P=0.026)。抗体阳性率和GMC在不同地区人群之间以及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抗体阳性率和GMC最低的为<1岁组的婴幼儿,其次为12~15岁组人群。有含MuV成分的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 MuCV)免疫史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GMC均高于无MuCV免疫史人群及MuCV免疫史不详人群,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315, P<0.001; Z=-16.319, P<0.001)。病毒基因型表明2018年福建省2起腮腺炎疫情中分离出的2株活病毒及6例咽拭子核酸阳性标本均为F基因型。结论2018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及12~15岁人群组的抗体水平较低,其中12~15岁人群组为重点关注对象;MuV主要是以F基因型毒株流行为主。

  • 标签: 腮腺炎病毒 抗体水平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低温室颤下胸腔镜再次二尖瓣手术与正中开胸常规再次二尖瓣手术的围手术期结果,探讨胸腔镜再次二尖瓣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由同一术者收治的再次二尖瓣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低温室颤下胸腔镜组(胸腔镜组)和常规正中开胸组(正中开胸组),收集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及围手术期结果,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1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研究,胸腔镜组25例,正中开胸组66例。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组在二尖瓣成形率(32.0%对7.6%,P=0.008)、输血率(72.0%对98.5%,P<0.001)、机械通气[(19.0±27.8)h对(43.3±58.3)h,P=0.009]、术后胸腔引流量[(489.6±319.1)ml对(913.6±568.4)ml,P=0.001]、胸腔引流管留置[(2.2±1.9)天对(3.7±2.4)天,P=0.004]、术后住院时间[(8.0±2.7)天对(13.9±12.8)天,P=0.026]等方面具有优势。胸腔镜组具有更长的体外循环[(180.8±41.7)min对(143.2±39.7)min,P<0.001],术中室颤时间为(100.2±42.5)min。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对21.2%,P=0.481)和病死率(4.0%对4.5%,P=1.0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入路相比正中开胸入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低温室颤相比常规阻断升主动脉,简化了升主动脉处操作的同时可减少心肌损伤。低温室颤下胸腔镜再次二尖瓣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

  • 标签: 全胸腔镜 低温室颤 再次二尖瓣手术 正中开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