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科应用新生儿危重例评分法(NCIS)的意义。方法研究于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集新生儿233例,对其进行NCIS评分诊断进行分组,后比较两组新生儿入院后不同时间段NCIS评分情况,以及新生儿多器官功能受损和死亡情况。结果根据NCIS评分标准将其分为危重组(n=102)和非危重组(n=131),其中非危重组新生儿3次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危重组新生儿,且多器官功能受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危重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S评分与新生儿病情危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NCIS评分越低的新生儿多器官功能受损率及死亡率越高,可见NCIS评分可有效反应处新生儿病情危重程度,对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危重病例评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例危重人床旁血液净化护理。方法选取危重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均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收取时间(2017年5月1日—2018年5月1日),对其实施床旁血液净化护理,探讨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60例危重患者中,死亡患者有1例、死亡率为1.67%,症状减轻患者有55例、症状减轻率为91.67%。结论通过对60例危重患者实施床旁血液净化护理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提高其血液净化效果。

  • 标签: 危重病人 床旁血液 净化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生命末期的危重人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正得到医护人员的更有效的积极干预。通过对VIP病房的危重患者的一系列临终关怀措施,以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三方面为主体,对病患从环境、观念、护理技能、心理、生理功能等角度加以积极干预,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使患者安详、平静地走完人生最后的道路。

  • 标签: 临终关怀 心理护理 生死观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危重人的医治中采用镇痛镇静疗法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18年7月为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展开医治的危重人80例,其中40例病人采用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其余40例病人采用镇痛镇静护理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病人的镇静、镇痛评分明显好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结论在危重人中采用镇痛镇静医治能够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危重病人 镇痛镇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例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重人的治疗中,采用纳米血液净化技术是目前血液净化技术最新领先的新技术应用,疗效确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米血液净化技术 危重病例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危重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科危重监护病房患儿67例,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70.59%)低于对照组(90.91%),观察组的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35.29%)高于对照组(6.06%),P<0.05,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危重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结合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 危重监护病房 护理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小儿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联合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的差异以及危重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满意率以及危重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联合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能够有效提高危重患者基础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小儿危重症患者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吸引器在院内转运危重人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首次入急诊科抢救、需要立即做CT检查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美国生产的便携式吸引器(商品名为DEVILBISS)给病人吸痰,对照组采用脚踩式吸引器给病人吸痰。比较两组病人吸痰有效的例数和吸痰有效的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吸痰有效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吸痰有效所需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吸引器产生吸引力快,痰吸得干净,体积小、质量轻,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便携式 脚踩式 吸痰 转运 吸引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危重人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建立人工气道,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9例),另一组为研究组(39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方式予以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方式选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危重人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人工气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人抢救中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危重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方法加以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对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治疗,两组患者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及二次插管成功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插管时间较短、一次插管成功率较高,总有效率也较高,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在抢救中采用气管插管加以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急诊危重 抢救 护理配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将本院收治的危重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常规危重护理)、研究组(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进行干预指导),两组各34例。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进行干预指导,有利于患儿预后和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小儿护理 指导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小儿危重护理评分在小儿护理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在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患儿选择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选择采用小儿重病护理评分法联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效果和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数据调入统计学软件比较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方法对于患儿病情进行判断,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促使患儿能够更好的恢复。

  • 标签: 小儿护理,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 效果分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人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方法收集我院100例2016年4月-2018年3月危重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疗法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状态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各种肾功能指标、APACHEII评分以及离子指标;代谢紊乱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状态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种肾功能指标、APACHEII评分以及离子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种肾功能指标、APACHEII评分以及离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代谢紊乱等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危重疾病的疗效好,可更好改善各种肾功能指标、APACHEII评分以及离子指标。

  • 标签: 危重病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应用于院内危重人转运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出7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3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程序管理,组二360例为观察组,采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转运时间、家属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转运时间及家属满意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适用于院内危重人转运护理,可明显缩短转运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安全转运程序管理 院内危重病人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变化在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96例危重患者,按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减少症(TCP)组与非血小板减少症组(非TCP),按有无出血并发症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按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动态观察所有患者第1、3、5、7、9天血小板的计数变化,对APACHEⅡ评分、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等进行前瞻性分析,分析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小板动态变化。结果TCP的发生率为28.06%,TCP组比非TCP组具有更高APACHEⅡ评分,更高的死亡率、出血发生率以及MODS发生率,且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存活组血小板计数在经过入ICU3天短暂下降后第5~9天开始逐渐上升,死亡组血小板计数呈持续下降趋势。死亡组血小板计数在每个观察时相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改变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危重病患者 APACHEⅡ评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