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方性院校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位,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安徽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特色、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并重的目标。

  • 标签: 地方性院校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
  • 简介:党的十八大提出国民收入倍增的计划,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转型,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从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努力。

  • 标签: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财产性收入
  • 简介:2013年1月31日,垫江县政协主席易大斌带领在家的副主席到垫江县检察院听取检察工作汇报。汇报会上,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潘建忠向县政协领导汇报了该院2012年主要工作及今后工作思路。出席会议的县政协领导充分肯定了县检察院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政协主席 检察工作 垫江县 经济发展 副检察长 检察院
  • 简介:2010年,整个岚皋县只有1所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圃,在园幼儿仅500余人。不到适龄幼儿1/60学前教育成为全:县教霄发展“短板”,发展学前教育迫在眉睫。然而,对无区位优势、无交通优势、7·18特大洪灾刚刚过去、各方面都等着用钱的山区贫困县岚皋来说,该是何等艰难?

  • 标签: 学前教育 公办幼儿园 2010年 山区贫困县 区位优势 交通优势
  • 简介:受兴业县县委的邀请,玉林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咸冠南近日为兴业县2013年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作了《党政干部如何远离失职渎职犯罪》的专题讲座,咸冠南就检察机关查处渎职案件情况,渎职侵权案件的特点进行剖析,并解读了渎职犯罪的新法规,尤其是生动的案例,使全体领导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洗礼。

  • 标签: 领导干部 兴业县 党风廉政教育 预防 渎职犯罪 渎职侵权案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国民性转变与社会变革的关联问题是近代中国的焦点话题之一,国民性转变与提升是现代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元素。相对于其他国民性形成路径,如体制适应、族群文化濡化与国民自觉而言,国民教育参与着国民性的形成与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奠基、引领、调控的功能。在助推国民性进化中,现代国民教育肩负着四重使命,即借助传统教育、时代教育、国族教育与国际教育来加速积极、健康、优秀国民性在民众身上的形成。

  • 标签: 国民性 国民教育 途径 使命
  • 简介:<正>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

  • 标签: 刺绣艺术 中国民俗 绣料 乱针绣 盘金 装饰图案
  • 简介:民办养老机构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时间虽短,但发展迅速。对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发展困境和成因以及应对策略的探讨有利于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民办养老机构 发展历程 发展困境 应对策略
  • 简介:面对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中国人继续团结奋斗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通过对中国梦的相关论述回答了这个问题。从参观《复兴之路》时的深情阐发,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系统论述,再到与劳模、青年代表座谈时的深入阐述,呈现了从逻辑起点到理论展开的清晰脉络,

  • 标签: 中国梦 心理建设 国民 改革攻坚 全国人大 中国人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有80%以上的新产品都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私营企业占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解决了社会新增的非农就业人员的80%以上:全国5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80%以上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 标签: 民间投资 中国 高新技术开发区 调整产业结构 民营企业 社会就业
  • 简介:理清生态文明素养的丰富内涵,是提升国民生态素养的前提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国民更加牢固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相处的理念,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才能聚集实现中国梦和推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磅礴力量。基于中国梦的理论视域,国民生态素养至少涵盖十方面的内容。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素养 国民 内涵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内政大战略的逐步展开,中国人尤其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也随之发生着悄然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诸多变革中,涉及民用国土及民用国土征用的一类往往最为引人注目。其中之复杂程度,牵涉因价值观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牵涉因生活习惯和人生观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牵涉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形成的矛盾等等,并从侧面上反映了中国民用国土在管理上的诸多漏洞,也在较严格的意义上反映出了土地问题所涉及的远非问题表面所显示的深层次问题。这一切,不得不引起严肃的学者尤其是严谨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关注。首先,国土管理是国家内政的第一要务,这一点是由国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所决定的,这种重要性尤其体现在资源、主权和政权上面。其次,中国当前的国土管理存在着一些严重的漏洞,必须要加以分析和改革。

  • 标签: 国土 国土管理 土地 土地管理 土地征用 过度行政 官僚主义 国家内政 国家政治权力 政治哲学 改革 国土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