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力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视力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的视力正常者1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以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量表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分析视力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视力患者的CD-RISC、GSES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视力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均处于较低水平。视力患者心理弹性受到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医疗付费方式、对待疾病态度、家庭支持状况的影响,自我效能受到月收入水平、医疗付费方式、对待疾病态度、家庭支持状况的影响。视力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视力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两者的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临床可以通过有效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改善视力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低视力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视力患者实施综合技能训练对患者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因(视觉障碍需要助视器验配及综合技训练的)视碍人士中选择50例,根据干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4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病患开展此项研究,40例(40眼)患者均采用激光进行治疗;就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且分析初诊视力与预后视力,缺血与否与患者视力、盲目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分支阻塞类型的视力改善效果显著,P0.05;初诊视力患者视力预后呈现正向相关性,初诊视力≥0.5和0.1-0.4的患者,其预后视力恢复到≥0.5的患者数量较多,与初诊视力<0.1患者预后视力达到≥0.5的患者数量比较,P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影响因素 预后视力
  • 简介:摘要: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这是现代医学对近视的解释;在中医学上是这样解释的:夫目不能远视者,由目为肝之外候,腑脏之精华,若劳伤腑脏,肝气不足兼受风邪,使精华之气衰弱,故不能远视。在生活中,我们大多人数接触的都是关于现代医学近视方面的知识,而对中医学方面却不是很了解。本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从中医学方面对近视病因病机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从多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中医学理论指导当代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近视 中医 病因病机 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中的重要意义。方法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少年近视防控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难点和重点。青少年健康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2017年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占约70%,高居世界第一。如何保护青少年视力成为我们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拥挤Kay图片视力表检测学龄前儿童视力,并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2种视力表检测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以补充不能完成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的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于2021年1—5月随机选取济南市章丘区某幼儿园152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全面眼科筛查,分别使用拥挤Kay图片视力表及标准对数视力表对其进行视力检测,并采用Wilcoxon检验进行2种视力差异性的比较,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Bland-Altman分析进行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结果:152名儿童参与筛查,其中129名儿童屈光状态正常且能配合2种视力表检测。129名儿童中男74名,女55名,年龄为(52.3±7.0)个月;拥挤Kay图片测得LogMAR视力为0.10(0.09,0.10),标准对数视力视力为0.10(0.10,0.22);2种视力检查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r=0.436,P<0.001),拥挤Kay视力表检测结果略高于标准视力表约0.04 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24,P<0.001),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98.4%的点均在一致性范围内;参与筛查儿童Kay图片视力检查配合度更高(χ2=18.007,P<0.001)。不同月龄拥挤Kay图片视力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791,P=0.003),随年龄增长,视力呈递增趋势。结论:拥挤Kay图片视力表用于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测,患儿配合程度高,其结果与标准对数视力表相比有较好的一致性,但Kay图片视力表所检查的视力结果高于标准视力表约0.04 LogMAR,在参考视力结果时应相应调整视力标准。

  • 标签: 拥挤Kay图片视力表 标准对数视力表 一致性 学龄前儿童 视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人群中双眼轻度视力损伤患者随访2年后的视力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2年期队列研究。2016年10至12月对笔者2014年的前期研究中上海市新泾社区双眼轻度视力损伤的2型糖尿病人群650例进行再次随访,获得随访对象人群的基本特征、血生化检测结果和眼科检查结果。采用国际眼科理事会2002标准,将轻度视力损伤定义为最佳矫正视力<0.8且≥0.3,中重度损伤定为最佳矫正视力<0.3且≥0.05,盲定为最佳矫正视力<0.05。根据2年后的视力变化情况分为减轻组、加重组和不变组,采用卡方检验或者独立t检验,确定影响视力变化的相关因素及2年后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结果605例受访者完成了2年后的随访。其中,477例仍为双眼轻度视力损伤,占78.8%(477/605);49例单眼或双眼视力损伤程度减轻,占8.1%(49/605);79例单眼或双眼视力损伤程度加重,占13.1%(79/605)。年龄轻(t=2.7,P<0.05)、病程短(t=2.5,P<0.05)、血糖化血红蛋白浓度(t=2.5,P<0.05)或血总胆固醇浓度(t=2.8,P<0.05)是视力损伤程度减轻的相关因素。受教育程度(t=5.2,P<0.05)、血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高(t=2.4,P<0.05)或血总胆固醇浓度高(t=2.0,P<0.05)是视力损伤程度加重的相关因素。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导致轻度、中重度视力损伤或盲的第1和第2位的视力损伤原因。结论2型糖尿病人群轻度视力损伤者在2年后视力发生下降者比例较高,加强对血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总胆固醇的监测和控制,可能有助于减缓视力损伤进展。(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66-771)

  • 标签: 糖尿病,2型 视力损伤 最佳矫正视力 视力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院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查距离为2.5 m的视力表检查远视力的准确性。方法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3至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青少年227例(454只眼),其中男性123例,女性104例,年龄(11.74±3.26)岁。在相同测试环境下,由经过培训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的视力检查人员分别采用检查距离为2.5和5 m的视力表检查所有受检者双眼的远视力,并将结果转化为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进行分析。两种视力表检查的先后次序采用抽签法随机决定,检查间隔时间为10 min。将受检者按年龄(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和视力(1.00~0.52、0.40~0.30、0.22~0.10)分别进行两种视力表检查结果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视力表的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探讨两种视力表所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检查距离为2.5和5 m的视力表测得的所有受检者右眼远视力分别为0.37±0.24和0.50±0.26,左眼远视力分别为0.45±0.23和0.36±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9,11.71;P<0.01),检查距离为2.5 m的视力表测得的视力偏高。视力差的青少年两种视力表检查结果的差异更大(r=0.387,P<0.01)。结论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应用检查距离为2.5 m的视力表检查远视力,其结果明显好于检查距离为5 m的视力表;采用检查距离为2.5 m视力表检查远视力不是检查青少年远视力的恰当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22-125)

  • 标签: 视力试验 视敏度 青少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眼底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和视力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接手术治疗白内障手术患者6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及白内障患者为一组共30例,单纯白内障患者为二组,共3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黄斑区外环区、内环区和中心凹区厚度,视网膜平均光敏度。 结果 术后一组患者黄斑区外环区、内环区和中心凹区厚度均高于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一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平均光敏度低于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比单纯的白内障患者以及糖尿病合并眼底病的白内障患者,经白内障术后,糖尿病合并眼底病的白内障患者比较容易发生水肿,同时视力恢复也不及单纯白内障患者,建议尽早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眼底病 白内障手术 术后黄斑水肿 术后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上应用程序化护理对患者视力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至12月于我院眼科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15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按照所实施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将其进行随机、数字化的分组,每组75例患者,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将选择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全部纳入对照组,将选择程序化护理模式的患者全部纳入到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的比较在临床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加快了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获得良好的预后结局,值得在我国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视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选择选择6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对所选研究样本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程序化护理。结果:2组患者康复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接受统计分析,P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程序化护理 视力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百分之八十的外界信息是由眼球传送至大脑的,人类自出生后,视觉神经系统会不断变化和发展,最后日趋成熟。基本上视力会在八岁时完全发育,幼儿园是维护儿童视力的关键时刻,教师在重视儿童身心发育过程中,要对儿童的视觉功能引起关注。

  • 标签: 学前儿童 视力 保护
  • 简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幼儿园教育质量受到大众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结合当前情况而言,很多幼儿存在一些眼科疾病,比如弱视,这需要我们早发现、早治疗,做好筛查工作。分析原因,屈光是幼儿产生弱视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早期发现弱视幼儿,我们有必要进行屈光检查。

  • 标签: 幼儿 视力筛查 重要性
  • 简介:摘要:对于处于低龄阶段的幼儿来说,视力是他们认知世界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因素。一个健全的人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并且获得经验,以帮助他在社会生活当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在幼儿阶段就重视儿童的视力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阶段都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小就保护幼儿的视力,能够在观察世界的时候发挥重要的作用。拥有一个好的视力,不但可以让幼儿阶段的儿童更加茁壮健康的成长,也对他们的未来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已经出现的各种保护幼儿视力的策略,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践和测验,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着重的探讨了当前幼儿视力保护策略的实践与检验。

  • 标签: 幼儿教育 幼儿保健 视力保护 策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