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源头的中华文化即中华元文化中,有法也有律。从源流关系上看,经典中的法与律是单独而论的,法与律是两回事。在先秦诸子这里,法与律先是单独而论,之后合二为一而论。礼与法,是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支系。以礼育人,以法除害。法从道中来,法为自然法。太阳法则、月亮法则是自然法的理论基础。不认识天文历法,根本无法认识中华文化,包括法律之法与法律之律。以历立法,坐标是永恒的;韩非子,以君立法,坐标是一时的。

  • 标签: 中华文化 法律 天文 自然法
  • 简介: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但对于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说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十年的立法工作,不仅定格了一道地方人大立法工作的运行轨迹,而且铸就了一个城市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为人大工作留下丰富而宝贵的启示。

  • 标签: 人大工作 地方人大 立法工作 法治 科学发展观 厦门市
  • 简介:一、找出意图几乎在每一个你必须对之提出意见的案件中,你都不得不对某项成文法进行解释。这些成文法一堆又一堆,这对你们来说比对我更糟。在1923年我被聘为律师的时候,成文法是一卷,有五百页。1978年的今天,它已是三卷了,页数超过三千。没有一页不会引起争论,

  • 标签: 成文法 案件 律师
  • 简介:判例法与成文法是两个不同法系国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法律,它们各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究竟孰更优越难见高低,但可肯定它们各有优劣。在中国,多年来对能否引入判例制度和如何引入问题的讨论形成一个热点。继续对判例与成文法进行研究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司法解释制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判例法 成文法 判例制度 司法解释制度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 简介:<正>无论是涉及整个法律领域的综合性法律词典,还是专指某一法律学科的专门词典,都与综合性的语文词典有着明显的区别。语文词典提供拼写、读音、释义和用法,有的还提供派生词、词源、同义词和反义词、缩写、方言俚语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实用范围不受限制。而法律词典只是提供法律术语以及与法律有关的词条,提供法律术语的释义和司法解释,词条的使用方法以及有关法学

  • 标签: 语文词典 法律术语 法律词汇 同义词 派生词 释义
  • 简介:写作文是需要“方法”的。但如果把方法说得太玄奥,你不但学不到真正的方法.反而还会因为作文方法的玄奥而怯了作文。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滚动快速作文是以新型的课堂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这种教学法的几个要点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 标签: 滚动快速作文课堂实施竞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主办单位: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江苏省作家协会、苏州市委宣传部;协办单位:苏州市法治办、苏州市法宣办、苏州市司法局、太仓市委宣传部、作家网、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

  • 标签: 小说研究 征文启事 法治 华文 世界 太仓
  • 简介:[12](P.97)在《法律篇》中,社会自由是受国家法律约束的自由,它表明了西方以自由、平等为基本价值的法治传统的形成有赖于西方人文精神的支持

  • 标签: 人文精神西方 法治传统 西方法治
  • 简介:从动机上讲,法治是人类基于对自身的价值和命运的关注而衍生的一种制度,因此法治的生成注定要以人文精神为其精神底蕴.但是,由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丧失了超验的独立品性,缺少应有的理性因素,以及注重群体精神和社会人格的塑造,而缺乏对个体价值的关注等等弱点,因而最终未能催生出法治的精神和实体.在当代,我们仍然缺乏足以支撑法治人文精神的资源.因此,重构法治人文基础,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 标签: 法治 人文精神 缺失 转化 重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纵观2016年SAT改革,不难发现变化最大的要属文法部分。在老SAT文法中,考生需要完成句子识错题、句子改进题和段落改进题三类题型。而在新SAT中,以上三种题型都被改成了基于文章的选择题,每篇文章的长度约400~500词,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意的表达和对标准英语规则的掌握。

  • 标签: 完成句子 标准英语 SAT 语法点 对文 题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新著国语文法》是我国第一部有深远影响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到1954年印行了18版,到1955年印行了22版,近年又列入商务印书馆编辑的《汉语语法丛书》。虽然1921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许地山著的《语体文法大纲》(已使用图解法),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孙俍工著的《中国语法讲义》,1920年上海太平洋学社出版了吕云彪、戴渭清、陆反白合著的《白话文做法》中也有《白话文的用词》(词类)和《白话文的句法》(重点在修辞)两章,但是这几部书的流传范围小,远不如黎先生的《新著

  • 标签: 新著国语文法 现代汉语语法 语法讲义 黎先生 上海太平洋 中华书局出版
  • 简介: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在立法表述中的使用界限,在实施立法表述的法律行为过程中

  • 标签: 中的问题 成文法中的
  • 简介:(一)传统的主流观点认为春秋“郑铸刑书、晋铸刑鼎”是中国最早公布成文法之举措,笔者认为,这种传统观点是渊承于几位光宗大师杨鸿烈、陈顾远、霍同祖对此问题的论断,下面几段材料即是有力的佐证。杨鸿烈在《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写道:“在传昭公六年三月,郑铸刑书,……油此可知子产是中国首先打破法律秘密主义的第一人’。”陈顾远在《中国法制史》中称:“法律之公布始自郑刑书、晋刑鼎。”在《中国法制史概要》一书里,陈先生再次宣传:“盖春秋以前,有法而无典也。……其最初公布成文法典者,为郑子产铸刑书、晋赵敏铸刑鼎。”至于杨鸿烈、陈顾远等人又是凭借何种理论根基作出有关“郑刑书、晋刑鼎”的结论,笔者认为与清末改制促使的西

  • 标签: 成文法 《周礼》 秘密法 杨鸿烈 成文法典 《吕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