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06—2013年湖南省不同县市多块油茶样地的产量资料和同时段近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光照及降水等资料,在对油茶产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不同样地油茶树龄、品种和土壤等对产量影响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并利用气象因子建立了油茶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茶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果实膨大高峰期的降水日数、油脂转化期和积累高峰期的日照时数及花芽成熟期的平均气温,是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利用气象因子构建的油茶产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标签: 油茶 物候期 气象因子 产量模型
  • 简介:本文首先建立新疆北部气候要素的垂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在北疆地区,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凝减,降水量呈物线分布,在中山带达到最大。然后利用天然草场资源调查资料和相应气象站及推算的资料,建立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分布模型,年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天山北坡中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场平均单产可增加0.94和0.82公斤,生存气候模型可用于推算天然草场牧草产量空间分布。

  • 标签: 天然草场 牧草产量分布模型 气候要素 太阳辐射 温度 降水
  • 简介:一、引言在作物产量的气象预测预报模型中,通常是将作物产量y分解为三个部分:由相对稳定的惰性少变因子(主要是指农业技术水平)引起的趋势产量y_t,它一般表现为产量的正函数;二是由不稳定的活跃多变因子(主要是指气象条件)引起的气象产量y_w,在人们尚无法控制和改变大自然的情况下,它总是使得实际产量沿时间趋势线上下波动;三是某些偶然

  • 标签: 作物产量 预报模型 气象预测 农业技术水平 正函数 周期产量
  • 简介: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它的生产和收成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科学预测我国小麦的产量,对制定小麦生产规划,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ARMA模型既能对平稳的时间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也能对有一定变化趋势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能准确地预测随机事件的短期变化趋势。文中运用ARMA模型预测我国小麦产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 标签: 粮食安全 小麦 产量 预测 ARMA模型
  • 简介:文中通过对河南粮食年产量从1979年到2011年的数椐进行状态分类,建立一步转移概率矩阵,根据马氏链的齐次性,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未来五年间河南粮食产量区间.

  • 标签: 马氏链 粮食产量 政策建议
  • 简介: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环境外部性越来越明显、公众对生态产品需求日增的现实下,如何把碳排放量纳入私人生态产品运营中考量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仅关注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忽视生态因素对需求的影响,这种利润最大化的导向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基于经典的EOQ模型,建立由生产环节和库存环节碳排放量决定的EPQ模型,给出考虑碳排放的私人生态产品最优产量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私人生态产品 最优产量 碳排放 EPQ
  • 简介:文章基于1978—2012年新疆羊肉产量的时间序列,先后通过平稳化检验及自相关与偏相关分析,建立模型为ARMA(1,1);然后确定模型参数并对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白噪声检验,检验通过,满足预测的要求;运用该模型对新疆羊肉产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平均相对误差率为2.19%,希尔不等系数5.81%,其中2012年相对误差率为2.50%,精度较高,预测良好;最后对2009—2012年进行短期预测,数据表明,羊肉产量将继续增长。

  • 标签: ARMA模型 羊肉产量 预测 分析 新疆
  • 简介:为了有效配备人员资源以提高订单式生产(Make-To-Order,MTO)企业的产能与效率,根据"学习曲线"原理,建立了学习率与不合格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以降低产品不合格率和生产成本作为生产优化目标,考虑员工学习曲线对不合格率的动态作用特征,构建了基于"学习曲线"原理的投产量数学模型。通过不合格率服从均匀分布对该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投产量随着需求量和欠产再投产准备费用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产品不合格单位处理成本增加而减少。以某铝业生产某种产品为例,具体分析了投产量数学模型的求解过程,得到工人学习率的提高降低了投产量和企业的投产期望成本。所提出的不合格率均匀分布基于"学习曲线"原理的投产量数学模型和数学分析求导方法对求解投产量问题是可行和有效的。

  • 标签: 订单式生产 不合格品率 学习曲线 投产量
  • 简介:为实现煤层气的低成本高效开发,有必要加强煤层气开采中长期规划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气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根据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产量变化规律,将广义翁氏预测模型应用于其产量预测过程,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预测煤层气井产气高峰及其出现时间。将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之间的误差小于5%;在此基础上,根据某实际气井的早期少量的生产数据,利用该模型准确地预测了气井中长期的产量,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从实际应用来看,该方法计算过程简便、预测结果准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煤层气 广义翁氏预测模型 线性回归 产量预测
  • 简介:峰值预测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中长期产量趋势预测方法。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呈多峰态的特点,采用多峰高斯模型,在产量—时间序列中引入最终可采储量作为边界条件,并首次运用于四川盆地中石油西南气区(以下简称西南气区)中长期产量趋势研究中,定量的进行全生命周期预测。结果表明:①针对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呈波浪式前进的特点,多峰高斯模型可以进行全程、精细的拟合;②最终可采储量(URR)是决定未来产量趋势的主控因素,通过天然气开发潜力分析,估算西南气区最终可采储量为(4.1~4.5)×1012m3;③引入边界后,预测结果与勘探开发实际吻合度更高,在未来30年,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将快速增长,产量峰值(700~760)×108m3,稳产20年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标签: 峰值 高斯 预测模型 四川盆地 产量趋势
  • 简介:摘要:运用 模型对1990-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数据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结果表明, 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并预测出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为7998.669万吨。

  • 标签: 模型 粮食产量 预测
  • 简介:首次提出将瑞利(Rayleigh)分布模型用于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模型的参数C是最高产量发生的时间tm,油气田的可采储量等于最高年产量与其发生时间乘积的1.6487倍。该模型与其它模型相比,无待定常数,不需要复杂的数学运算,只要给出正确的油气田最高年产量与其发生时间,即可方便、快速、准确地计算可采储量和预测递减期的年产量。通过我国两个油田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在进行油田规划配产、计算可采储量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标签: 预测 油气田 产量 可采储量 模型 特征
  • 简介:摘要 :研究灰色理论和统计回归理论 在建筑垃圾预测中的应用,分析建筑垃圾产量预测的准确性。根据历史数据分别构建义乌市建筑垃圾的 GM(1, l)预测模型和三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未来 5年义乌市建筑垃圾“可直接利用量”、“需处理后再利用量”和“总量”。灰色建模前,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 2阶弱化处理和 一次累加生成运算。分析表明: 对于少信息的建筑垃圾预测而言,灰色模型预测的精度更高,预测的数据更有参考价值。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不适合义乌市建筑垃圾预测。灰色预测结果将为义乌市政府对建筑垃圾进行科学管理,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 标签: 建筑垃圾 灰色 回归 模型 预测
  • 简介: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研究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的运行规律,对制定粮食生产发展战略,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VAR模型常用于多个相关联的时间序预测,它以历史数据为基础,通过挖掘系统内部所隐含信息实现对时间序列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并能揭示关联时间序列之间的联系。运用VAR模型对我国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进行预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2.0850%和0.8928%。

  • 标签: 粮食产量 粮食播种面积 VAR模型
  • 简介:描述油气田产量与开发时间之间非线性关系的Г模型具有精度高、应用方便、用途广泛等优点,但非线性参数估计难度较大.文中采用具有智能性的的遗传算法求Г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引用油气田实际产量数据进行估计和预报,获得了优于常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结果.

  • 标签: 油气田 产量预报Γ模型 参数估计 遗传算法
  • 简介: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石油开发产量分成合同价值的四维11个影响因素进行解析,通过建立邻接矩阵,求解可达矩阵,最后生成ISM模型并将11个因素划分为3个层级。工程建设投资是核心要素,储量、生产方案、工期、操作成本、政府审批5个因素构成主导要素。核心要素与主导要素是石油公司管理的重点,也是石油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框架基础和经营管理重点。国内/地缘经济、安全,油价,油藏地质,PSC合同财税等客观因素构成深层根源要素,是PSC合同否能够签订、是否能够顺利执行的深层基础。

  • 标签: 石油企业 生产经营 ISM模型 产量分成合同
  • 简介:摘要本文在Spencer和Brander(1985)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顺序进入市场产量竞争寡头垄断模型,引入中间产品,考虑存在产品水平差异化时,追随者企业生产受到领导者企业纵向约束时追随者企业所在国政府的最优贸易政策。当产品水平差异程度较小时,政府的最优出口政策为补贴,相反,在产品水平差异程度较大时,政府的最优出口政策为征税。

  • 标签: 水平差异 纵向约束 最优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