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干预。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112例妇产科失血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起止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各5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急救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妇产科失血休克患者在急救护理基础上联合并发症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妇产科 失血性休克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患者不同给药方案下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的变化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过万古霉素并有稳态谷浓度(Cmin)测定数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万古霉素的给药间隔将患者分成q12 h组(12 h给药1次)、q8 h组(8 h给药1次)、q6 h组(6 h给药1次),收集患者万古霉素Cmin,采用Bayesian法估算万古霉素用药前(0 h)及用药后1、2、4、6、8、12和24 h的血药浓度,采用梯形面积法估算万古霉素24 h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 h);收集同期病原微生物对万古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AUC0~24 h/MIC。结果共收集到285例患者529项Cmin数据,其中q12 h组375项,q8 h组121项,q6 h组33项。使用JPKD-Ver 3.1软件统一日剂量后,q12 h组、q8 h组、q6 h组万古霉素目标谷浓度达标率(Cmin为10~20 mg/L)分别为35.7%、43.8%、60.6%,但是仅q12 h组与q6 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q6 h组、q8 h组较q12 h组具有较高的Cmin(mg/L:13.8±5.2、13.5±7.3比11.4±7.9,均P<0.05)及较低的峰浓度〔Cmax(mg/L):19.4±5.3、21.5±7.3比23.9±8.1,均P<0.05〕;而3组间PD达标率(AUC0~24 h/MIC≥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2 h、q8 h、q6 h组分别为38.1%、41.3%、45.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肌酐清除率(CCr)、万古霉素清除率(CL万古)是影响万古霉素Cmin及AUC0~24 h/MIC等PD指标的主要因素(CCr的r值分别为-0.391、-0.424,CL万古的r值分别为-0.673、-0.663,均P<0.01),且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2、-0.488,均P<0.01)。结论相同日剂量下,增加万古霉素给药频率可提高Cmin并降低Cmax,从而降低血药浓度的波动性,但不影响AUC0~24 h/MIC。应根据CCr、CL万古以及年龄等参数优化重症患者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

  • 标签: 重症患者 万古霉素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致会阴裂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疼痛、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4例分娩致会阴裂伤的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44例分娩致会阴裂伤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致会阴裂伤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并发症少,患者更满意,具有深远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会阴裂伤 疼痛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精细化流程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接诊手术患者取样75例,手术时间2020年04月至2021年4月,随机分组后分别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n=37,常规组)和精细化流程管理(n=38,试验组),比较患者满意率、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效率。结果: 管理后,试验组每台手术(86.62±20.68)min,准备时间(31.55±7.13)min,手术室接送时间(29.63±7.19)min,比常规组少,工作效率更高,同时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常规组满意率78.38%(29/37)比试验组97.37%(37/38)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流程管理模式可提升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影响效果 满意度 手术室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