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对碳(R744)/甲醚(RE170)混合工质与四种常见的热泵工质R22、R134a、R410A和R407C的亚临界循环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在R744/RE170质量配比为30/70下,系统的制热循环性能系数最大,其值为4.922,分别比R22、R134a、R410A和R407C系统提高了17.53%、30.52%、19.09%和16.52%;此时,系统的冷凝压力为2.276MPa仅高于R134a系统,压缩机压比为3.708,压缩机出口工质排气温度为92.6℃。

  • 标签: 非共沸混合工质 R744 RE170 热泵热水器 最优质量配比
  • 简介:本文根据《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91)中硫允许排放量计算方法,通过一个实例的对比计算,对硫允许排放量计算过程中的主要相关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 标签: 火力发电厂 二氧化硫 排放量计算
  • 简介:碳为研究对象,应用κ-ε方法对其在水平管内与管外水成垂直交叉冷却的换热进行了分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超临界碳在8、10MPa,流量为3.4、6.8g/s,管径6mm,壁厚1.1mm,长400mm的管中流动的状况;计算了平均换热系数h、Nu和Re的变化;并将10MPa、3.4g/s时数值模拟得出的换热系数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等热流密度下壁面温度的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的换热曲线和实验测量的结果具有相同的趋势,在准临界点处都达到最大值。

  • 标签: 二氧化碳 超临界 对流换热 数值模拟
  • 简介:稠油不同于常规原油,高黏度和高凝固点特性使其难于用常规方法开采,火烧油层是有效的热力开采方法之一。利用TG-DSC技术研究稠油氧化燃烧过程,对其质量、热量变化和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稠油在有氧氛围中受热主要发生氧化燃烧反应,在510℃可完全反应。反应过程分为三段,包括低温氧化(LTO)、燃料沉积(FD)和燃烧,其中燃烧又分为低温燃烧(LTC)和高温燃烧(HTC)。

  • 标签: 稠油 TG-DSC 氧化燃烧 动力学
  • 简介:文章对秸秆氧化气化原理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氧化气化气的特点。同时,还列举了作为炊事燃气供应系统应具备的特点和要求,相比较可知,氧化气化气作炊事燃气具有不安全、费用高等不容忽视的诸多弊病。建议拟以秸秆氧化气化气作炊事燃气的有关部门慎重考虑。

  • 标签: 气化 氧化 燃气供应 秸秆 弊病 部门
  • 简介:利用7种不同粒径大小的CaO颗粒以热重分析方式进行脱硫反应实验,反应温度分别为680,750,890℃,得到了各种脱硫剂的实时转化率曲线;并针对热重分析实验的特点对变晶粒模型进行改进得到了脱硫反应动力学方程式;通过与热重分析实验相比较的方式获得SO2气体在产物层中的扩散系数和化学反应速度常数值.结合SEM分析了温度对脱硫反应的影响原因.得到了气体在产物层中的扩散系数与粒径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颗粒具有分形特性的结论,解释了以往实验者给出的实验数据的分散性问题.

  • 标签: 氧化钙 反应动力学 气固反应 变晶粒模型 脱硫反应
  • 简介:以去离子水为基液,以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为添加剂,制备成水基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研究纳米流体在不同浓度、温度以及不同纳米粒子粒径下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采用吊环法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表面张力随着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但相对于去离子水,最大质量分数(0.10%)的纳米流体表面张力仅增加了2.9%;纳米流体的表面张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小于去离子水随温度的降低幅度;纳米流体的表面张力随着纳米粒子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 标签: 热工学 表面张力 纳米流体 氧化石墨烯
  • 简介:实验选用外径为4mm、内径为2mm的铜质脉动热管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对以去离子水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分别采用加有少量氧化石墨烯的去离子水溶液(简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简称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均为0.03%。实验发现:氧化石墨烯对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具有强化作用,对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较差,但都和脉动热管的加热功率密切相关。对于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在加热功率低于20W时,氧化石墨烯对脉动热管的强化作用较弱;当加热功率在30-60W时,氧化石墨烯对脉动热管的强化作用较强,达3.71%-11.33%,且强化作用随加热功率的增大呈逐渐增强趋势;但随着功率继续增大,氧化石墨烯的强化作用逐渐减弱,当加热功率达到80W后,热管传热性能减弱,原因可能是氧化石墨烯颗粒出现了沉降现象。

  • 标签: 脉动热管 氧化石墨烯 强化传热 沉降
  • 简介:美国NanoDynamics日前开发成功了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olidOxideFuelCell)。以丙烷气为燃料,每填充一次燃料,大约可连续24小时输出50W的电力。该电池已在2004年11月1日到5日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SanAntonio)举行的“FuelCellSeminar”上公开。

  • 标签: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 便携式 电力 输出 丙烷
  • 简介:《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33—2003)要求“火力发电锅炉须预留烟气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根据一些工程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和一些改造工程装设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的经验,编写了《燃煤电厂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该文介绍了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火电厂脱氮氧化物的主要技术,特别介绍了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烧、采用选择性还原(SCR)NOx,降低NOx排放浓度的技术。SCR技术已有20年历史,技术成熟,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操作,效率可达90%。被国内外一些电厂广泛采用。该文给出了SCR流程示意图。该文重点讨论了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设计应注意的确定脱硫氮氧化物工艺、与锅炉厂的配合、SCR反应器的布置位置、荷载及地基、空气预热器的防腐、防堵、引风机选择、液氮的贮存和计量、设计文件要体现预留了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等问题。

  • 标签: 氮氧化物 设计 预留
  • 简介:该文介绍了陕西蒲城电厂期工程四大管道材质选择,只有再热冷段沿用了九五管材推荐的A106B和A672B70CI532,主蒸汽同是在比较了P22,P91,X20CrMoV121(F12)各方面因素,选择了P91作为高温高压管道材质,高压给水择优选用了15NiCuMoNb5.

  • 标签: 管道 管材优化 火力发电厂 汽轮机
  • 简介: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建立平板武阳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三维数学模型。在阳极与阴极多孔电极中使用尘气模型模拟气体质量传输并采用Brinkman—Forschheimer—Dacy模型来模拟多孔电极中黏性与惯性效应对气体流动的影响。研究给出了燃料气与空气在同向流与反向流情况下组分浓度、电压与温度分布。结果显示在同向流情况下,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较大与温度分布较均匀合理。研究给出了多孔电极结构参数(孔隙率、曲折因子与孔径尺寸)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计算的极化性能与文献的实验数据两者较好的吻合。

  • 标签: 平板式阳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传质传热 三维模拟
  • 简介:为了研究不同工况情况下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纳米氧化镁颗粒的污垢特性,通过实验对比了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和未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污垢特性,探讨了水浴温度、工质质量浓度及工质流速对颗粒污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较未冲孔涡流发生器具有更优的抑垢效果;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污垢热阻渐近值增加,而且结垢速率也增大;污垢热阻渐近值随着工质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垢速率有略微提升;随着工质流速的增大,污垢热阻渐近值和结垢速率均降低。

  • 标签: 矩形翼涡流发生器 冲孔 工况 污垢特性
  • 简介:为了了解液桥的几何尺度和工质的物性参数对液桥自由表面形状的影响,采用维数值方法对半浮区液桥自由表面形状进行了模拟,模拟范围为:液桥纵横比ξAr=0.5~1.5,邦德数Bo=0~0.8。结果表明:Bo为0时,自由表面不发生变形;随着Bo和纵横比ξAr的增大,表面变形增大;在液桥中间截面.自由界面半径维持不变。

  • 标签: 半浮区 液桥 表面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