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钨酸钠对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小鼠的内脏脂肪的影响。方法用谷氨酸钠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肥胖小鼠分为5组,模型组、钨酸钠低剂量组(0.3mg/ml饮水)、钨酸钠中剂量组(0.7mg/ml饮水)、钨酸钠高剂量(2mg/ml饮水)和奥利司他组(120mg/kg灌胃),每组7只,连续给药6周。观察药物干预后小鼠的腹围和体腹腔内白色脂肪组织的湿重。结果钨酸钠能减少MSG诱导肥胖小鼠腹型肥胖的程度及腹部白色脂肪的重量(P<0.05,P<0.01)。结论钨酸钠能显著减少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小鼠的内脏脂肪重量。

  • 标签: 钨酸钠 肥胖 小鼠 内脏脂肪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 2019年第06期
  • 机构:【摘要】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是都市人们生活的主旋律,人们在忙碌中开始,又在忙碌中结束,作息时间极其的不规律,饮食也得不到科学的保障,亚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其中,肠胃健康问题是多数人普遍都存在的健康问题,乳酸菌素片因其良好的口感和显著地疗效,被广大胃肠疾病患者所青睐,成为临床与居家生活的常备药品之一。乳酸菌素片的良好口感和显著疗效与其配方和制备工艺有着极大的关系,配方问题经过时间的检验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善,因此乳酸菌素片制备工艺的突破对该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乳酸菌素片的制备工艺展开分析,为保证药品的制备质量提供一份帮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钨酸钠对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方法用谷氨酸钠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肥胖小鼠分为5组,模型组、钨酸钠低剂量组(0.3mg/ml饮水)、钨酸钠中剂量组(0.7mg/ml饮水)、钨酸钠高剂量(2mg/ml饮水)和奥利司他组(120mg/kg灌胃),每组7只,连续给药6周。观察药物干预后小鼠体质量、Lee氏指数。结果MSG诱导后的实验小鼠出现明显的肥胖体征(P<0.01),钨酸钠能减轻体质量及Lee氏指数(P<0.05,P<0.01)。结论钨酸钠对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小鼠有明显减肥作用。

  • 标签: 钨酸钠 谷氨酸钠 小鼠 减肥 脂联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食品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食品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乳酸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乳酸菌自身的特点和种类的多样,满足了食品工业生产和加工的不同需求。结合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情况来看,乳酸菌在食品工程应用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乳酸菌种类这个角度出发,对食品工程应用中乳酸菌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食品工程 乳酸菌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心绞痛( UAP )的疗效。方法: 47 例 UAP 病人随机分为阿魏酸钠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 14 d ,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 ST 段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作为新的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能保护内皮 , 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 标签: 阿魏酸钠 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患有小儿心肌炎患者96例,并将他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磷酸肌酸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心肌酶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肌酶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病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酶指标,有着很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果糖二磷酸钠 小儿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乳酸水平(BLA)、PCT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对于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调研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小儿科收诊的44例脓毒症患儿为本次调研的对象,视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细菌感染性患儿44例视为对照组;患儿入院当日抽取静脉血,并检测两组患儿血中乳酸水平、PCT及NLR值,观察与分析各指标对患儿脓毒症的敏感度、特异性,统计各指标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意义。结果实验组中乳酸水平、PCT水平及NL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三项指标检查其敏感度比较,其敏感度最高的PCT值,其次为BLA值,但特异性比较中PCT值最高,提示PCT对诊断患儿脓毒症最具临床诊断价值。结论乳酸水平、PCT水平及NLR比值对患儿脓毒症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其中PCT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最高,可早期正确诊断患儿的脓毒症。

  • 标签: 脓毒症患儿 外周血 血乳酸水平 PCT NLR值 预后 临床价值
  • 简介:2.2晶种影响在偏硅酸钠结晶过程中,采用向结晶溶液加入合适粒度及数量的晶种,晶种的加入量取决于整个结晶过程可被结晶出来的物质量、晶种粒度和所希望得到产品的粒度

  • 标签: 偏硅酸钠 形偏硅酸 注浆形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玻璃酸钠滴眼液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测定方法,为处方、工艺研究和包装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检测玻璃酸钠滴眼液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并考察其在高温、光照、酸、碱、氧化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结果方法专属性良好,对照品30.5万~235万分子量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4),精密度RSD=0.68%(n=6);重复性RSD=0.91%(n=6);溶液24小时稳定性RSD=0.54%(n=8);玻璃酸钠分子量在高温、光照和酸性条件下分子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碱性和氧化条件下趋势尤其明显。结论分子排阻色谱法专属性、线性、精密度、重复性、溶液稳定性良好,可用于滴眼液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和影响因素考察。处方、工艺设计时需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质量的影响,包装设计时需考虑遮光。

  • 标签: 玻璃酸钠 分子量 分子排阻色谱法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门诊治疗产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 3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 3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9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7~ 10d。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94.7% )明显比对照组( 84.2%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微生态检查是检出产后阴道混合感染非常重要的手段,产后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不仅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和生长,还可显著改善阴道微环境,对于降低阴道感染机会具有重要作用 。

  • 标签: 阴道炎 乳酸菌阴道胶囊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选取13名浙江省女子赛艇运动员,采用多级递增负荷方法进行乳酸阈测试。根据Stegmann切线法确定个体乳酸阈(IAT),并获取所对应的心率值(HR-IAT)和负荷值(P-IAT),据此为受试者制定8周的个体乳酸阈训练方案。通过对训练前后各级强度中运动员心率及血乳酸浓度的对比分析发现,经过乳酸阈训练后,运动员同级负荷下的心率和血乳酸浓度显著下降,表明个体乳酸阈训练有利于赛艇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

  • 标签: 个体乳酸阈 赛艇运动员 有氧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的优化进行研究,以提高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成品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并以成品溶液中可见异物的生成量作为优化标准。结果:药物在生产前进行密闭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药品的成品生产率。通过密闭操作的药品生产过程,实现了对药物成品率的优化。最佳优化工艺为:生产前密闭循环的金属络合剂 EDTA-2Na浓度为 0.2%、密闭循环温度为 40摄氏度、密闭循环时间 20分钟、灌注时应使温度维持在 40摄氏度、 NaCl的浓度应加入 3%的炭。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优化工艺较为简单,可以进行广泛的用于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生产。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氯化钠注射液 工艺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门诊治疗产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3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10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7%)明显比对照组(84.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检查是检出产后阴道混合感染非常重要的手段,产后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不仅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和生长,还可显著改善阴道微环境,对于降低阴道感染机会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阴道炎 乳酸菌阴道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涉及了一株能降低抗药性的嗜酸乳杆菌,尤其涉及一株能减少动物体内抗药性细菌比例的嗜酸乳杆菌。除此之外同时还涉及了使用该嗜酸乳杆菌新菌株制备的生物制剂及方法。

  • 标签: 生物制剂 研究方法 发展
  • 简介:以疏水性聚乳酸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纤维膜,通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将亲水性透明质酸与纤维膜结合,制备得到聚乳酸-透明质酸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和万能拉力机对复合膜的表面纤维形貌、接触角、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纺丝的最佳电压为15~20kv,随纺丝液浓度的增大,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8min时,得到的复合膜具有较好的亲水性。

  • 标签: 聚乳酸 静电纺丝 透明质酸 等离子体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镇静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脑脊液乳酸的影响。方法51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53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镇痛镇静,对比治疗前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脑脊液乳酸、颅内压及预后。结果治疗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改善更明显,脑脊液乳酸及颅内压下降更快,预后良好率更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镇静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脑脊液乳酸,改善预后。

  • 标签: 镇痛镇静 高血压脑出血 脑脊液乳酸
  • 简介:综述了化学改性纤维素、纳米纤维素、微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与微米尺寸纤维素的混合物)、木质素及木质纤维增强聚乳酸(PLA)的复合材料及其用作3D打印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木质纤维增强PLA复合3D打印材料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 标签: 木质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3D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丙戊酸钠 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 患者的临床 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中纳入的所有实验对象为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间收入的 癫痫持续状态 患者 , 按照相关实验标准录入其中 8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数据进行排列记录后,分别命名为对照组( n=44 )与实验组( n=44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 丙戊酸钠 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68.18% ,明显低于实验组的 93.18% ,数据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于 癫痫持续状态 患者,应用 丙戊酸钠 配合常规治疗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对呼吸状态和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 标签: 丙戊酸钠 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