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何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一直是医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MRI技术在乳腺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从早期的解剖成像到现在解剖和功能成像的广泛应用,MRI乳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综述主要探讨MRI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 波谱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影和(或)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我院87例手术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摄影(或)MRI表现以及术前诊断正确率。结果钼靶X线摄影术前确诊率为83.6%,MRI检查术前全部确诊。结论钼靶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而MRI检查能清楚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X 线摄影 MR I 联合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MRI特征。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7岁,平均48.63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者7例、乳头溢血者1例。术后病理均为乳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8例患者MRI表现主要为:单发,等信号卵圆形团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肿块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流出型为主,峰值强化率平均值为111%。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MRI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需依赖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 标签: 乳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戴克楠(19681111-),籍贯北京,学位大专,职务技师,研究方向磁共振。摘要目的探讨盆底MRI检查中,技师与护士合作在完成整个检查中的作用。方法35例临床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盆底肠疝),对其进行盆底动态MRI检查时的特殊培训,并针对检查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出相应的干预。结果35例患者中,只有一例因年纪较大,不能配合,其他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取得较好结果。结论技师与护理合作在盆底动态MRI检查,具有良好作用。

  • 标签: 盆底动态MRI 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检查的临床结果。方法对我院56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乳腺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56例患者通过乳腺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脂肪瘤为6例,占10.71%,乳腺小叶增生症为13例,占23.21%,乳腺导管扩张症15例,占26.78%,乳腺癌5例,占8.93%,乳腺纤维瘤10例,占17.86%,乳腺囊肿7例,占12.50%。结论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疾病包括乳腺脂肪瘤、乳腺纤维瘤以及乳腺癌等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均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临床上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乳腺超声检查 临床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外伤CT与MRI检查方法各自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外伤病人125例,采取自身对比法行CT与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在脑干损伤,小挫裂伤,硬膜下小血肿,小脑损伤以及单纯性挫伤的显示上比CT更具优势。CT在骨折,超急性期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上比MRI更具优势,但CT检查漏诊率较高。结论CT与MRI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诊断时应该将CT与MRI结合起来,以实现优势互补。

  • 标签: 急性脑外伤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RI/DR对300余例膝关节检查对比,分析各自检查方法相关的临床意义。资料本文回顾了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307例膝关节检查,共计313只膝关节,其中6例为双侧膝关节。同期随机抽取325例膝关节DR检查,共计334只膝关节,其中9例为双侧膝关节。最小年龄2岁(DR检查),最大年龄90(MRI检查),平均年龄46岁。MRI41至50岁组为最多69例,占22.47%;其次51至60岁组56例,占18.24%;第三31至40岁组54例,占17.59%。关节半月板变性为最多171只,占54.63%;其次31岁至40岁组57例,占17.33%;第三61至70岁组45例,占13.68%。病变阴性者最多184只,占55.09%;其次为骨质增生124只,占37.12%。结果临床上同样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就诊,MRI检查以半月板变性损伤阳性率最高。其次为髌上囊及/或关节腔积液。DR检查以病变阴性者为最高(其中半月板病变无法发现),其次为骨质增生。结论MRI检查以发现关节软组织病变为长处;DR检查以发现骨骼病变为长处;50岁以上病例以关节退行性改变为多见;40岁以下病例以关节外伤者多见。

  • 标签: 膝关节病变 MRI/DR检查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成像序列在乳腺肿瘤MR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乳腺肿瘤MR受检者进行T2WI、DWI、T1WI动态增强扫描和T1WI延迟扫描,分析各种成像技术的应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本组75例患者的扫描图像中达到优良的百分比T2WI为93.33%,DWI为18.66%,T1WI动态增强扫描为72.00%,T1WI延迟扫描为97.33%。结论减少运动伪影,序列优化缩短检查时间,合理应用脂肪抑制技术,对DWI序列b值的正确选择,以及充分应用并行采集技术等均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MR检查的图像质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本院120例疑是乳腺疾病的患者同时进行X线钼靶检查,B超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对其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X线钼靶检查对于恶性病变诊断优于其他检查,B超检查能区别囊实性病变,核磁共振检查对病变的敏感性较高,对良恶性病变鉴别有帮助。结论三种检查各有所长,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大大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乳腺 疾病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中单侧乳腺血供增加对同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6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在最大密度投影图像上进行血管计数,当血管长度≥3cm且最大直径≥2mm时,列入筛选合格范围,得到两侧的差异血管数目,即血管得分。两侧乳腺合格血管差值≥2个时认为单侧乳腺血供增加。分析乳腺单侧血供增加诊断同侧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灶大小的关联。结果以乳腺单侧血供增加作为同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的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84%,阳性似然比(+LR)为4.06,阴性似然比(-LR)为0.42。T3肿瘤的平均血管评分显著高于T1和T2肿瘤。结论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可以很好的显示双侧乳腺整体血供,单侧乳腺血供增加与同侧乳腺癌相关。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32例,术前均行双乳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对照手术所见分析其MRI表现。结果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42岁,平均(32±5)岁。其中30例累及单侧乳腺、2例累及双侧乳腺,共34个患乳。MRI显示7个(20.6%)患乳内病灶局限于乳晕周围及后方、4个(11.8%)累及单个象限及乳晕区、23个(67.6%)累及多个象限及乳晕区,并有21个(61.8%)累及乳后间隙。3个(8.8%)患乳病灶呈非肿块样,31个(91.2%)呈肿块样病灶。1个(2.9%)呈单发均匀强化结节,5个(14.7%)呈单发不均匀强化结节,23个(67.6%)呈多发不均匀强化结节,2个(5.9%)呈多发不均匀强化结节伴均匀强化结节,并见16个(47.1%)多发不均匀强化结节间相通。15个(44.1%)患乳乳晕皮肤增厚伴乳头凹陷,13个(38.2%)伴邻近皮肤增厚,8个(23.5%)伴皮下脓肿形成,均与手术所见一致。术中见12个(35.3%)患乳局部皮肤瘘管形成,MRI仅显示9个(26.5%);术中见6个(17.6%)患乳脓肿间瘘管形成,MRI仅显示3个(8.8%);术中见9个(26.5%)患乳脓肿与乳头孔间有管道相通,MRI仅显示7个(20.6%);术中见25个(73.5%)患乳乳导管扩张,MRI仅显示19个(55.9%)。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并与手术所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MRI能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累及范围及深度、皮下及病灶间的瘘管,并显示病灶与乳头相通的管道,对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应用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查乳腺疾病,随意抽查阳性400例(其中恶性9例,良性391例)的图像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做了组织形态学方面的检查,认为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 乳腺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疾病的超声声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便于临床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方法对397例乳腺疾病的发病年龄、超声声像表现、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173例,乳腺增生症177例,乳腺炎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乳腺良性间叶瘤3例,乳腺恶性肿瘤18例。乳腺纤维腺瘤发病年龄多在20岁-35岁,乳腺增生症发病年龄多在30岁-50岁,乳腺癌发病年龄多在35岁-50岁。结论乳腺疾病趋向年轻化,病变复杂,结合超声声像图,以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诊断,合理治疗。

  • 标签: 乳腺疾病 声像图 临床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MRI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与应用CT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入住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58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MRI与CT检查,对所得到的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再经过手术得到验证。结果在这58例腰椎间盘突出中检查出有椎间盘影有19例,用MRI得出来的检查率是91.5%,用CT检查出来的检查率为84.9%;检查出有椎间盘突出是31例,MRI检查率是99.4%,CT检查率是91.4%;检查出有椎间盘脱出有15例,MRI检查率是92.3%,CT检查率是87.5%;MRI与CT总的检查率为94.7%和82.1%。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应用MRI检查出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的准确率。结论MRI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最好方法,但是应用MRI检测所需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检查成本也比较高,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医院都是使用CT检查法。我们应该将用CT不能确诊的病例用MRI检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率。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X线摄影检查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影像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证实、明确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对各类乳腺癌敏感性。结果超声检查在增生型及致密型乳房中的乳腺癌以及反映肿块内部结果占绝对优势,X线摄影检查在以单纯钙化为表现的早期乳腺癌优先于超声检查。结论超声与X线摄影的互补性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诊断 乳房 X线摄影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评价MRI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乳腺MRI表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预后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的检查诊断方法及效果。方法整理1例乳腺肿瘤中的血管恶性肿瘤,使用三维超声、肿瘤标记物等进行检测、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检查结果较为理想,在第二次诊断当中对患者完成确诊诊断,与临床常规诊断效果差异明显。结论使用三维超声、肿瘤标记物,可以有效的对肿瘤症状进行筛选,结果诊断效果明显,在临床上,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乳腺肿瘤患者的良、恶性鉴别,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 临床诊断 三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改变,提高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毛刺状、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灶内微小钙化点与穿支血管等所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结论超声检查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如肿块中探查到微小钙化点/穿支血管,常提示乳腺癌。

  • 标签: 乳腺肿瘤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