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病毒(HPV)E6/E7 mRNA和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R-HPV)检测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异常的绝经女性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02例TCT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年龄(56.05±8.46)岁,年龄范围为45~74岁。所有患者进行HPV E6/E7 mRNA、HR-HPV检测及病理检查。结果502例患者的病理结果中,正常及炎症10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20例,宫颈癌16例。HPV E6/E7 mRNA和HR-HPV在不同病理类型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在正常及炎症、LSIL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HSIL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诊断为LSIL及以下中,HPV E6/E7 mRNA的阳性率(53.1%+39.2%)低于HR-HPV(95.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HSIL及以上病理结果中,HPV E6/E7 mRNA的阳性率(100%+98.1%)高于HR-HPV(100%+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在LSIL及以下与HSIL及以上比较,HPV E6/E7 mRNA的阳性表达率前者低于后者,HR-HPV检测的阳性率前者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V E6/E7 mRNA在病理诊断为HSIL及以上病变的特异度[55.4%(92/166)]、阳性预测值[80.9%(330/408)]、阴性预测值[97.9%(92/94)]均高于HR-HPV[22.3%(37/166)、71.4%(322/408)、72.5%(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98.2%(330/336)]低于HR-HPV[98.8%(332/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E6/E7 mRNA与宫颈病变病理诊断高低有相关性,联合TCT检测在绝经后女性宫颈病变筛查中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绝经女性 宫颈筛查
  • 简介: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可预防的恶性肿瘤,因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意义深远。目前,宫颈癌初筛检查项目包括:宫颈人乳头病毒(HPV)分型检测及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然而,大多数患者宫颈HPV常常为一过性感染,数月后可转阴,且细胞异型性通常会自行消失,进展为宫颈癌者寥寥无几。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较低,临床常出现过度诊治,同时还会造成患者的心理恐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更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成为关注的焦点。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分型检测 E6/E7 组织病理 mR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乳头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宫颈病变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人乳头病毒(HPV)E6/E7mRNA检测)、对照组100例(实施TCT检测),将两组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宫颈病变患者阳性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P<0.05);观察组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病变患者灵敏度82.00%和特异度79.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乳头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 宫颈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高令人畏惧,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宫颈癌是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最为有效和必要的手段。目前筛查宫颈癌的方法很多,包括细胞学和病毒学检测等。病毒检测方法包括DNA和mRNA检测,而哪种检测方式能最有效地反应病变发展状态和进展趋势,值得我们深究。本文具体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癌基因E6/E7mRNA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现状和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现已明确[1]人乳头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女性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HPV E6/E7蛋白的持续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 HPV E6/E7mRNA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来探讨人乳头病毒(HPV)E6E7mRNA 检测在宫颈病变研究中的价值。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 E6E7mRNA 宫颈病变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乳头病毒(HPV)与E6/E7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相关性表达。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诊的8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80例患者接受阴道镜下活检,不同病变HPV与E6/E7mRNA检测对比,炎症患者、CIN-I患者检出率对比与HPVmRNA表达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级别宫颈病变及宫颈癌与HPVE6/E7mRNA检测结果具备显著性差异。结论HPVE6/E7mRNA检测对年轻女性宫颈癌筛查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检测 宫颈病变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0例ASC-US患者进行HPVE6/E7mRNA和高危型HPV(HR-HPV)DNA检测,结合病理学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INⅡ+级和CINⅢ+级的HPVE6/E7mRNA阳性率分别高于CINⅡ-级和CIN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等级宫颈病变的HPVE6/E7mRNA拷贝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宫颈病变级别与mRNA拷贝数之间呈正相关.HPVE6/E7mRNA与HR-HPVDNA检测CINⅡ+级和CINⅢ+级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PVE6/E7mRNA检测作为ASC-US的分流指标更确切有效,是目前ASC-US患者是否阴道镜转诊的较佳分流策略.

  • 标签: E6/E7mRNA 人乳头瘤病毒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中基于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来建立一个能够同时对14中高危型人乳头病毒进行检测与分析,来有效地建立一个对癌基因E6/E7mRNA的检测方法。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23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与分析,来探究14种高危型人乳头病毒中,不同病毒E6/E7基因序列,来探究这些基因序列中存在的区域设计特异性,并且结合相对应的反应体系来构建一个高危型人乳头病毒E6/E7mRNA的检测方法与系统。在实验中需要结合这些临床样本来利用温核算扩增技术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病毒E6/E7mRNA检测,最终来探究其检测结果与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着一致性。结果:在实验中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在试验检测中将检测限提升更高的程度,并且对于一些常见低危型HPV中也并没有出现交叉检出的情况,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所检测出的结果与Aptima HPV检测结果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中的敏感性为84.0%,特异性更是高达94.4%阴性预测值比阳性预测值高出更多,高达97.9%,而阳性预测值仅为65.6%。结论: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有着特异性好、稳定性好以及灵敏性高等等优势,能够在为高危型人乳头病毒的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诊断方案以及技术平台。

  • 标签: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E6/E7mRNA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人乳头病毒(HPV)16 E6/E7基因稳定表达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KC),为研究HPV16 E6/E7诱导的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转化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两步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人包皮角质形成细胞(HFK),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对细胞稳定转染HPV16 E6/E7基因,连续培养30代以上,筛选出永生化KC,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传代2次的原代HFK;②实验组:传代2次的原代HFK感染LV5-HPV16 E6/E7,感染细胞记录为A0代,感染后以传代次数记录(A1、A2……);③阳性对照组: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SiH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印迹实验分别检测空白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HPV16 E6/E7 mRNA、蛋白及CK14蛋白的表达,CCK-8及Transwell Inser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裸鼠致实验检测实验组A30、阳性对照组SiHa细胞的致能力。结果成功分离原代HFK。LV5-HPV16 E6/E7重组质粒感染原代HFK后,空白对照组细胞无荧光表达,连续传代后出现衰老表现,实验组A30细胞体积、形态较原代HFK无明显变化,且荧光表达率为1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1、A10、A20、A30细胞HPV16 E6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7.12、8.07、6.53、5.66;P值分别< 0.001、< 0.001、= 0.001、= 0.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1、A10、A20、A30细胞HPV16 E7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3.20、4.29、3.75、4.22;P值分别为0.024、0.008、0.013、0.014)。空白对照组未见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而A30及SiHa细胞可见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显示,实验组A10、A20、A30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t值分别为6.49、7.55、9.43;P值分别为0.003、0.002、0.001),而A1的增殖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2.40,P = 0.074)。Transwell Insert侵袭实验显示,A30不能穿过基底膜,SiHa细胞可穿过基底膜被染成蓝色。裸鼠接种A30细胞2个月后无肉眼可见肿瘤,组织学亦显示无肿瘤形成,裸鼠接种SiHa细胞后可于皮下形成肿瘤。结论通过采用慢病毒技术转染HPV16 E6/E7基因成功建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可作为HPV相关研究中的理想细胞模型。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16 角蛋白细胞 慢病毒感染 细胞系,转化 HPV16 E6/E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病毒(HPV)16早期基因E2和E6与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E2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课题组在山西省介休市建立的"自然人群宫颈病变队列",以2014年6—9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女性、低度宫颈上皮内变(CIN Ⅰ)、高度宫颈上皮内变(CIN Ⅱ/Ⅲ)以及同期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病例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57名研究对象,NC、CINⅠ、CIN Ⅱ/Ⅲ、SCC组分别为67名(26.07%)、69例(26.85%)、68例(26.46%)、53例(20.62%)。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卫生习惯及宫颈病变相关信息,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组织,检测HPV16的感染、hnRNP E2、HPV16 E2和E6蛋白表达水平。根据NC组的hnRNP E2、HPV16 E2、E6蛋白表达量及E2/E6比值的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低表达组/比值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16早期基因E2和E6、hnRNP E2与宫颈癌变的关联,并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其交互作用。结果NC、CIN Ⅰ、CIN Ⅱ/Ⅲ、SCC组的年龄分别为(47.00±9.07)、(47.64±7.35)、(46.37±8.67)和(51.26±8.03)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PV16 E2低表达、E6高表达及E2/E6低比值可导致CIN Ⅱ/Ⅲ[OR(95%CI)值分别为11.11(1.63~75.56)、8.00(1.28~50.04)、9.75(1.22~77.72)]和SCC[OR(95%CI)值分别为14.22(2.11~95.88)、10.33(1.67~64.00)、12.38(1.56~97.91)]的患病风险增加;hnRNP E2低表达可导致CIN Ⅱ/Ⅲ、SCC风险增加[OR(95%CI)值为3.35(1.39~8.10)、5.53(1.54~19.88)]。GMDR模型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hnRNP E2低表达、HPV16 E2低表达、HPV16 E6高表达在CIN Ⅱ/Ⅲ和SCC组均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结论HPV16早期基因的异常表达和hnRNP E2低表达均可能增加宫颈癌变的发病风险,且在宫颈癌变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16 子宫肿瘤 核糖核蛋白类,核不均一 交互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PV)E6/E7 mRNA原位杂交技术在宫颈上皮内变(CIN)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组织病理诊断为CIN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病例共261例,其中CIN1级60例、CIN2级41例、CIN3级51例、鳞癌72例和形态学正常的宫颈对照组织37例(HPV阴性10例、阳性27例)。将所有病理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分别进行HE染色、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检测及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光镜下完成染色判读,并统计分析其阳性率及阳性模式。结果HPV mRNA原位杂交在CIN1级中主要表现为鳞状上皮基底至中层细胞核与质的点状染色(≤BME)及伴表层细胞内弥散整个核的片状染色(supD),即≤BME+supD模式;在CIN2级中主要表现为基底直至中层之上但未达上皮全层的细胞核与质的点状染色模式(>BME)和部分伴supD染色的模式,即>BME+SupD模式;CIN3级主要表现为>BME模式,且点状染色分布于上皮全层。在CIN1级、2级和3级中,上述3种染色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mRNA原位杂交技术有助于CIN的准确诊断与分级,且有着比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更佳的特异性。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位杂交 E6/E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细胞学ASC-US分流管理中高危型人乳头病毒E6/E7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来本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TCT检查结果为ASC-US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HR-HPVDNA分型检测与E6/E7mRNA检测,同时进行宫颈活检与阴道镜检查。对HR-HPVDNA与E6/E7mRNA检测结果的特异性与敏感度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对于CIN2+,E6/E7阳性率为52.5%,HPV阳性率为86.9%;对于CIN2-,HPVDNA检测CIN2+敏感度为87.0%,低于HPVDNA敏感度(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特异性为67.5%,高于HPVDNA特异性(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6/E7表达与宫颈病变关系密切,HPVE6/E7mRNA检测可反映病毒的致癌能力,对细胞学检查为ASC-US患者有一定的分流价值。

  • 标签: 宫颈细胞学 ASC-US分流管理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E6/E7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E6蛋白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潜在免疫调控分子机制。方法构建HPV16 E6蛋白过表达慢病毒并感染C33A细胞,获得C33A-E6稳定细胞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33A和C33A-E6组细胞内HSP70的表达。放线菌素D(ActD)和放线菌酮(CHX)处理细胞后不同时间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SP70 mRNA和蛋白降解速率。超速离心法提取两组细胞外泌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泌体中HSP70含量。提取C33A和C33A-E6细胞干扰HSP70表达后的外泌体,ELISA检测经外泌体处理的THP-1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将外泌体处理的THP-1细胞与C33A细胞共培养,CCK-8法检测C33A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评估C33A细胞侵袭和迁移状态。结果与C33A细胞相比,C33A-E6细胞HSP70 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5),但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经ActD/CHX处理不同时间的两组细胞中HSP70 mRNA和蛋白降解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33A-E6组分泌的外泌体中HSP70含量明显增高(P<0.001)。C33A-E6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增强THP-1细胞分泌IL-6、TNF-α和IL-10的水平(P<0.001),并且外泌体处理后的THP-1细胞可促进C33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01);而干扰C33A-E6细胞中HSP70的表达可显著降低外泌体诱导的THP-1细胞分泌IL-6和IL-10及THP-1细胞对C33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P<0.001)。结论高危型HPV16 E6蛋白可上调宫颈癌细胞外泌体中HSP70的表达,进而促进巨噬细胞分泌IL-6和IL-10,并介导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标签: HPV16 E6蛋白 HSP70 宫颈癌 巨噬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糖和蛋白的尿液分析仪测定和化学定量法的差异。方法用尿液分析仪和常规的化学定量法同时测定临床送检的65例脑脊液标本的糖和蛋白。结果尿液分析仪测定脑脊液糖和蛋白结果与常规化学定量法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尿液分析仪的糖和蛋白试纸只能用于尿液的过筛性试验,不能代替临床脑脊液的常规分析,否则会造成临床误诊。

  • 标签: 测定 蛋白质 血清总蛋白(TP)
  • 简介:蛋白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没有蛋白就没有生命。人体内蛋白时时刻刻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机体消耗的蛋白全部由食物补充。食物中的蛋白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肝脏中,再经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

  • 标签: 蛋白质 物质基础 人体组织 生化反应 体细胞 氨基酸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