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拷贝数时,溶血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采集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并同时配制出含不同浓度Hb血清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含不同Hb浓度及不含Hb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当标本中Hb浓度小于32g/L时,Hb对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当Hb浓度较低时,Hb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无显著影响,因此较低浓度溶血标本可以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DNA定量 溶血 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诊治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75例作研究组样本,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75名作为对照组样本,对2组受检者实施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HBsAg、抗-HBe、抗-HBc组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含量是(7.45±2.84)′105,远高于其他组(P<0.05);HBsAg、HBeAg、抗-HB组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阳性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用于监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进展、合理制定抗乙肝病毒复制的用药方案。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DNA 定量检测
  • 简介:摘要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乙型肝炎病毒DNA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检测中的作用。HBVDNA定量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判断病毒复制和评价患者肝脏病变、预后及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指导诊疗时仍需结合血清标记物、肝损害指标乃至HBV基因分型。方法PCR核酸探针杂交法、RELISA、竞争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本文综述定量检测HBVDNA意义及PCR检测方法。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是反映HBV复制水平的可靠指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核糖核酸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了解用ELISA法检测HBV-M不同的标志物组合时,其对应的HBV-DNA阴、阳性及阳性的拷贝数。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定量检测800例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临界值为500copies/ml),同时用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结果经FQ-PCR检测,347份HBsAg,HBeAg,抗-HBcAb,ProS1-Ag都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8.7%,平均拷贝数为1.87×108copies/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BsAg,HBeAg,ProS1-Ag一项或多项阳性者的HBV-DNA阳性率和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三项抗原全阴者。结论FQ-PCR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检测HBV-DNA拷贝数。HBV-DNA可准确、灵敏地反映HBV复制。与HBV血清标记物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的监测,预后监控及药效评价等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 生物学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定性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对30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盒HBV-DNA定量检测。结果不同的两对半模式HBV-DNA的平均拷贝量不通过,阳性率也不同,①③⑤模式HBV-DNA平均拷贝量是4.15×107copies∕ml,阳性率是98.44%①④⑤模式HBV-DNA平均拷贝量是3.71×106copies∕ml,阳性率是32.2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beAg阳性的标本与其HBV-DNA的检测阳性结果呈正相关。两对半与HBV-DNA同时检测科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定性 HBV-DNA定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检测HBV DNA的682 331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481 159例,女性201 172例,年龄(41.34±16.13)岁。根据HBV DNA结果分为HBV DNA阳性组(219 879例)和HBV DNA阴性组(462 452例),收集其乙型肝炎5项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HBsAg-QN)、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和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结果及基本临床资料,统计分析HBV DNA阴性和阳性与HBV患者的各年龄段、临床诊断以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682 331例HBV DNA检测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32.22%(219 879/682 331)。各年龄段中以18~44岁青年人HBV DNA阳性率最高(40.34%,128 038/317 380)。HBV DNA阳性组的<1、45~59和≥60岁患者比例低于HBV DNA阴性组,而1~17和18~44岁患者比例高于HBV DNA阴性组(P均<0.001)。2 291例检测HBV DNA的<1岁婴儿中,有71例HBV DNA阳性,其2017—2021年的HBV DNA阳性率依次为4.86%(27/556)、3.68%(14/380)、3.47%(17/490)、1.55%(6/386)和1.46%(7/479),呈逐年下降趋势(χ²=13.72,P=0.008)。其余680 040例HBV DNA检测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疾病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最高(49.88%,208/417)。HBV DNA阳性组急性乙型肝炎(0.09%,208/219 808)和慢性乙型肝炎(80.44%,176 806/219 808)患者比例高于HBV DNA阴性组[分别为0.05%(209/460 232)和65.45%(301 216/460 232)],而HBV相关性肝硬化(11.28%,24 793/219 808)、HBV相关性肝癌(6.72%,14 775/219 808)、肝癌术后(1.39%,3 055/219 808)和肝移植术后(0.08%,171/219 808)患者比例低于HBV DNA阴性组[分别为22.99%(105 813/460 232)、7.25%(33 385/460 232)、3.50%(16 129/460 232)和0.76%(3 480/460 232)](P均<0.001)。同时,HBV DNA阳性组患者的HBsAg阳性率、HBsAg-QN、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AFP及PT均高于HBV DNA阴性组,而年龄、男性比例和白蛋白水平均低于HBV DNA阴性组(P均<0.01)。此外,HBsAg、HBsAb和HBeAg阳性患者HBV DNA载量高于阴性患者,而乙型肝炎e抗体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患者HBV DNA载量低于阴性患者(P均<0.001)。结论HBV DNA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筛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岁婴儿的母婴传播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V DNA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其阳性患者的HBsAg-QN值更高且更易出现肝功能等血清学指标异常。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核酸扩增技术 筛查
  • 简介:预防与控制乙型肝炎发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是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HBV的持续感染可引起慢性肝脏疾患,并逐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目前的乙肝重组亚单位疫苗可以使90%的接种者产生保护性抗体;但是对慢性HBV携带者,由于其机体对HBsAg蛋白产生耐受,不能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预防性的疫苗。DNA疫苗(基因疫苗)是一种新的疫苗技术,通过向体内递送编码抗原的细菌质粒,刺激产生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在小鼠和其他的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中,HBVDNA疫苗可以特异性地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清除HBV转基因动物血循环中的HBsAg颗粒和HBVDNA。如果加入各种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的基因,可以进一步提高HBV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它不仅可作为预防性疫苗,也可作为治疗型疫苗。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DNA疫苗 免疫 HBV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诊断中实施乙型肝炎病毒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20年2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HBsAg(+)、HBeAg(+)、抗-HBc(+)患者25例,HBsAg(+)、抗-HBe(+)、抗-HBc(+)患者23例,HBsAg(+)、抗-HBc(+)患者16例),对所有患者分别实施PCR检验HBV-DNA检验(研究组)及ELISA检验(参照组),比较两种检验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检验诊断后对比的各项指标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临床检验乙型肝炎病毒的过程中实施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特异性、敏感度较高,能准确真实的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程度,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DNA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乙肝病毒肝炎患者临床医学检验应用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乙肝病毒肝炎的患者50例,均实行两对半和HBV-DNA定量检测,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选取的患者均需要使用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4毫升,将血液放入离心机中,使用每分钟3000转,10分钟后,将血清分离出来,放在4摄氏度的条件下保存。结果: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测诊断结果均为乙肝病毒肝炎,其中小三阳患者占18例(36.0%),大三阳患者占13例(26.0%),其它类型占19例(38.0%),三组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显著(P

  • 标签: 乙肝病毒性肝炎 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 HBV-DNA定量检测,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高灵敏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hepatitis B virus pregenomic RNA,HBV pgRNA)水平,分析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高灵敏HBV DNA检测均为阴性的70例初治CHB患者。比较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年龄、性别、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HBV pgRNA等水平的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HBV pgRNA和HBeAg及HBsA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0例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25例,其中男14例,HBV pgRNA阳性25例;HBeAg阴性患者45例,其中男32例,HBV pgRNA阳性33例。HBeAg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年龄[(36±9)岁比(45±12)岁]、HBV pgRNA低于检出下限比例[0比26.67%(12/45)]、血清HBV pgRNA水平[(3.22±1.08) lg拷贝/mL比(2.38±0.98) lg拷贝/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82,P=0.002; χ2=5.331,P<0.01;t=9.370,P=0.003)。HBeAg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性别比、HBsAg[(2.92±0.88) lg IU/mL比(2.62±0.87) lg IU/mL]、丙氨酸转氨酶[(24.46±11.63) U/L比(22.49±12.17) U/L]和天冬氨酸转氨酶[(23.67±8.49) U/L比(24.65±6.77) U/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HBV pgRNA与HBsAg无显著相关性(r=0.146,P=0.275),与HBeAg呈显著正相关(r=0.467,P<0.01)。血清HBV pgRNA阳性患者中,HBV pgRNA最高达6.13 lg拷贝/mL。结论即使在高灵敏HBV DNA阴性的情况下,CHB患者的HBV pgRNA检出率仍较高,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HBV pgRNA水平检出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HBV pgRNA与HBeAg呈正相关。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DNA 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DNA的效果。方法:纳入169例HBV感染者和31例正常人,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其血清HBV-DNA含量进行检测,研究时间是2023年3月-5月。结果:对比HBsAg、HBeAg阴性组,HBsAg、HBeAg阳性组具有更高的HBV-DNA检出率与含量。虽然HBV感染者的类型不同,但是都可检出HBV-DNA。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将HBV感染、复制与病程改变准确呈现出来,有利于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乙型肝炎 DNA
  • 简介: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作定量检测,分析血清HBVDNA水平与疾病程度和HBV血清标志物(HBVM)的关系,探讨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参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慢性乙型肝炎49例,均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中轻度19例、中度13例、重度17例。男42例,女7例。年龄18~78岁,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DNA定量检测 血清HBV 临床意义 DNA水平 慢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成都市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HBVDNA)现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 HBVM)模式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2018年首次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就诊进行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筛查孕妇,对HBsAg阳性者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BVDNA量。结果 HBsAg筛查阳性并同时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者共3451例,HBV感染模式有9种,HBVDNA阳性者1111例,占32.19%。HBsAg、HBeAg、HBcAb阳性(“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阳性(“小三阳”)占总孕妇的90.52%,“大三阳”孕妇HBVDNA阳性检出率最高,为89.63%,与其他HBVM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定量检测能真实反映体内HBV复制情况,HBsAg、HBeAg双阳性者是HBV母婴传播的防控重点。围产期应密切监测HBVDNA载量,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预防宫内感染和垂直传播。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孕妇 HBV标志物模式 HBV DNA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乙型肝炎DNA含量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信号引物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反应测定血清HBVDNA载量。采用全自动快速微粒子酶免分析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不同HBVDNA载量的血清其病毒含量,HBVDNA载量越高,免疫清除HBVDNA载量相对较低,病毒残留HBVDNA载量较低或无HBVDNA复制。结论:研究显示HBsAg和HbeAg与乙肝病毒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的复制状态。另外还表明肝功酶学的2个指标ASTALT与乙型肝炎病毒含量关,可以将其比值作为评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程度高低的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设计的HBV-FQ-PCR试剂盒对101份临床血清标本同时进行PCR荧光定量和ELISA肝炎标志物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FQ-PCR检测,24份HbsAgHbeAg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也全部阳性,HBV-DNA拷贝数范围在1.4×105-7.0×109/ml之间;32份HbsAg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阳性率为46.9%,HBV-DNA拷贝数范围在0-8.1×107/ml之间;14份HbsAb阳性的标本,阳性率为7.1%,HBV-DNA拷贝数范围在0-5.0×104/ml之间;18份全阴性的标本,阳性率为5.6%,HBV-DNA拷贝数范围在0-4.9×105/ml之间。结论FQ-PCR定量检测HBV-DNA灵敏度,特异性较高,能基本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真实复制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定量 HBV-DNA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of hepatitis B viru
  • 简介:目的通过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测,证实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PBMCs被HBV感染的事实。方法提取PGM-HBV质粒,用双蒸水连续10倍梯度稀释,建立浓度为3×10^2~3×10^5拷贝/mLPGM-HBV标准系列;常规分离全血中的PB-MCs,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BMCs中HBVDNA和HBVcccDNA。结果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中HBVcccDNA阳性31例(39.74%)。HBVcccDNA与血清和PBMCs中HBVDNA阳性率和滴度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在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之间,PBMCs中HBVcccDNA的检出率无差别(P〉0.05)。结论根据HBVcccDNA检测结果阳性,进一步证实HBV能感染PBMCs,并在其中复制;PBMCs中HBVcccDNA阳性与疾病的炎症活动和疾病的严重性无关。

  • 标签: 肝炎病毒 乙型 共价闭合环状DNA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肝炎 乙型 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分析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特点,探讨护理干预对HBV-DNA定量阳性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入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5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含量;筛选HBV-DNA定量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ERF)对两组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48例HBV-DNA定量阳性,阳性率为45.7%,HBV-DNA平均拷贝数分别为5.7×104IU/ml;常规护理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ERF)常规护理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ERF)护理干预前后在心理状况、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生活质量等方面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约45.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阳性,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HBV-DNA定量阳性患者的心理状况、HBV-DNA的转阴率、HBV拷贝数、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等,有较强的实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