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脑电图相关检查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8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17例患者进一步确定了癫痫综合正的诊断,其中可确定强直和阵挛发作患者8例,部分型发作患者5例,肌阵挛发作患者3例,失张力发作患者1例,1例患者尚不明确。结论脑电图检查可明确癫痫分类进而准确患者的治疗方案,减少病程和提高患者的临床救治率。

  • 标签: 癫痫 脑电图检查 治疗 神经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基本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结核性脓胸患者经胸腔镜及剖胸行脓胸清除后予持续胸腔冲洗治疗的要求,采用治疗方法。感染与年龄偏高、长期慢性病免疫力低下等有关。结论根据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病原学检测,为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结核性脓胸 胸腔镜及剖胸行脓胸清除 冲洗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方案选择本院2010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62例,均予以病理诊断,并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研究中,女性患者共有51例(82.26%),男性患者共有11例(17.74%),患者性别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占有比56.45%;12例甲状腺瘤患者,占有比19.35%;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占有比14.52%;6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占有比9.68%,良性患者与恶性患者间的比例是47/15。结论分析本院甲状腺疾病患者后发现,女性患者总数明显超过男性患者,且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数量最多,疾病以良性为主。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瘤 甲状腺滤泡癌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腹痛的病因,以加强对其病因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式随机抽取352例急性腹痛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腹腔内脏器官等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最多,占52.3%。内科疾病所引起的急性腹痛仅次于腹腔内脏器官所引起的,占24.6%;再次就是腹外脏器所引起的急性腹痛。结论引起急性腹痛的病因多种多样,我们要加深对病因的探讨,以从病源上减少急性腹痛的发生。

  • 标签: 急性腹痛 病因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超声诊断方法与效果分析。方法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超声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子宫肌瘤超声诊断,肌壁间肌肉瘤22例,浆膜下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7例。肌瘤准确率可达93.1%。结论超声对子宫肌瘤诊断符合率高,国内外报道均达90%以上。经阴道超声可识别3~5mm的小黏膜下肌瘤,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患者病因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特点,总结临床诊断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并采用胃镜对患者诊断后,分析胃镜诊断临床特点。结果从病灶大小方面而言,患者的病灶大小均有不一,最大病灶半径可至2.0cm,病灶大小的半径为0.8~1.1cm的有14例,占总数比例的35%,同时也是占比例最多的病灶半径;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贲门部、胃角部、胃体部、胃窦部,其中胃窦部占总数比例的65%,同时占比最高;对于病变进行分型发现,可以分为溃疡型、浅表凹陷型、浅表平坦型、浅表隆型、隆起型,其中溃疡型占比最高,占总数比例的37.5%。结论胃镜诊断早期胃癌能够获得全面的资料,通过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利于临床及时对患者进行确诊,从而及早介入治疗,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因而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 标签: 胃镜 诊断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超声影像诊断方法效果。结果对26例肝癌患者超声诊断影像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超声诊断小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瘤灶渐增大,回声由弱到强,瘤灶增大周围声晖出现率越高,血流信号丰富,确诊率达93%。结论B超容易发现病变,但定性很难。因为肝内小结节病变,如小肝癌、肝腺瘤、小囊肿、小血管瘤、增生结节、转移性癌结节,都可能出现相似的图像。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和良好的显示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肝癌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实验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选取123例登革热高度疑似病例患者,对患者血清进行病原学检查。对患者表现出的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各项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本次试验患者临床表现为100%的患者发热;74.8%的患者表为头痛;39.8%的患者肌肉痛;77.8%的患者出现皮疹。结果表明76.6%的患者白细胞降低;70.0%的患者血小板降低;57.8%为谷丙转氨酶升高;79.8%为谷草转氨酶升高。结论本地区登革热患者症状典型,肝脏损害较多,肾脏损害较少,出现低血钾症。

  • 标签: 登革热 临床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胀的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引起腹胀的病因复杂,应详细询问病史,做仔细体格检查和有的放矢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腹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症状的临床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观察、分析、评价,均作出明确诊断,其中抑郁症16例,强迫症8例,癔症6例,精神分裂症10例,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疗效满意。结论观察、分析精神症状,为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明确的诊断有助于对精神障碍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精神症状 精神障碍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2年1月—2023年9月接收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标本病例诊断的信息。结果:全部病患均得到确诊,其中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是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并且女性患病率较男性更高。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诊断病情时,予以病理诊断的效果确切,能够尽早帮助患者确诊病情,为后续病情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病理诊断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检查 病理诊断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超声诊断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据此评价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8.24%。其中肝破裂诊断符合率为100.00%,脾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膀胱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80.00%,胃肠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肾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75.00%,胰腺破裂的诊断符合率最低为66.67%。各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42,P<0.01)。结论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中具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急救状况,是临床急救值得推广运用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超声诊断 腹部脏器损伤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稳定性心绞痛及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总结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要点。结果89例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67例,心电图呈缺血性ST-T,伴对应导联改变;以重体力劳动为主要诱发因素,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心电图呈ST段暂时性弓背向上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首发症状为胸痛14例,牙痛4例,头痛、肩痛各2例;诱因不明,含服硝酸甘油症状无改善。结论不同类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有较大差异,临床应加大重视。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将2012年到2014年本院收治的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80例设置为观察组,选择非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进行胃镜检查,然后对比两组的胃镜结果和胃炎病例诊断结果。结果胃镜诊断观察组的8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在病理诊断中有50例被诊断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二次诊断符合率为62.5%,漏诊率为37.5%,两者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对比两组的胃切除、胆囊疾病、消化性溃疡等检查结果,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在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时,胃镜检查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它的诊断率并非100%,漏诊率极高,因此需要紧密结合病例诊断,提高胃镜诊断率,加强在临床中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胃镜 诊断 胆汁返流性胃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点及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PEComa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21年12月30日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例肾脏恶性PEComa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搜索2000—2021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资料,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本例患者肿瘤位于左肾,经腹腔镜病灶根治术切除,术后病灶经病理证实为恶性PEComa,本研究病例在随访期内,未见转移或复发。回顾文献资料,一共239例患者,男54例(22.6%),女185例(77.4%),其中20例明确指出恶性;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腰痛、腰胀,其次是体检无意中发现,较少见的就诊原因为肿瘤破裂出血急诊就诊、血尿、腹部包块、其他地方病变检查无意中发现等。病理特点:组成PEComa的上皮样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分布于血管周围,胞浆透明至嗜酸性,常表达黑素细胞和肌源性标记物,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B45)+为特征性表现。影像学特点:内脏或腹膜后肿块边界清楚,平扫低至等密度,轻度/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PEComa是一种少见疾病,根据临床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PEComa 临床特征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超声诊断临床意义。旨在提高超声工作者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和警惕性,提高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搜集56例心脏超声特征,包括心脏及大血管测量(mm)、二维及M型特征、CDF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心脏超声对于辅助诊断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脏超声 诊断 占位性病变 肿瘤 二尖瓣反流 扩张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