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国内外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对国外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文章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13篇,共介绍了17个指标体系,各指标体系的结构及条目数存在较大差异,更加关注结果性指标,忽视结构及过程性指标。结论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受到了普遍关注,构建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需要对各指标的测量方法、阈值进行规定,保证质量指标的可操作性。且针对评价后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制订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保证质量改进的连续性,以达到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养老机构 质量评价 指标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组织了专业的课题研究小组,并通过理论研究、临床调研、核心讨论制定了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课题研究小组最终总结出了三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48项三级指标。结论将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当做是骨科护理的标准,能够为护理质量和效果的评断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骨科专科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标指标体系应用机制的意义在于通过目标指标分解结果应用至责任制的建立、工作计划的管理以及绩效监控激励手段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然而多数企业在构建“目标、责任、计划、绩效”管理时相互对立、彼此脱节,造成“目标、责任、计划、绩效”形成了相互独立的系统从而消弱了对目标指标的保障效力。职能传输机制的研究在于重新对“目标、责任、计划、绩效”管理目的进行定位,并构建相互关联的输入输出机制,提供可操作的应用模型,打破“目标、责任、计划、绩效”以往部门管理为核心,相互对立的管理方式,建立机构层面的整体、系统的职能传输机制,从而实现有效的保障机构目标指标实现。

  • 标签: 目标指标 责任制 工作计划 绩效
  • 简介:摘要电力企业为进行电网每日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价,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立足于评价标准建立相关方法和要求,从电网经济性、稳定性、可靠性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指标分析。随后,进行人员协调调度,通过分层法判断不同指标的高低,选择顺序分列法展开指标综合,对指标综合方法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其评价指标的建立能够从低到高对电网每日运行结构进行判断,便于人员进行运行结果的分析,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 标签: 电网 每日运行 评价指标 体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用于提高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疼痛护理质量评估指标量表,自2015年5月起在我院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应用前后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结果骨科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开始应用时(2015年5月)以及实施1年以后的疼痛评估准确率分别为91.43%和96.79%,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分别88.93%和97.14%,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为89.64%和96.79%,临床疼痛干预有效率分别为86.79%和92.5%,疼痛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86%和97.86%。实施质量指标干预后,所有病历中均采用疼痛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了评估和记录,实现了患者定时、定量应用药物进行镇痛;结论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能够有效的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提高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实现骨科疼痛护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而提高护理临床护理管理水平,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护理 骨科 质量指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危重症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对护理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所接诊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开展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之前以及之后的护理质量,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开展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之后,临床质量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开展之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危重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应用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治疗的6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给予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方法。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救治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救治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应用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诊危重症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的体制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之中。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逐年的增加,对于电力行业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供电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 标签: 供电企业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管理措施 分析和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加快落实城乡规划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在城乡规划评价中,需要确定具体的衡量指标,为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提供依据。从而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检测和监督,并形成信息反馈,为城乡规划运作制度架构的调整提供参考,促进城乡规划良性循环。因此,对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式及应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城乡规划 实施评价 指标体系 探讨
  • 简介:当前在宏观形势严峻、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加快转型升级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文章通过构建泰州区域转型升级指标体系,测算泰州及所属各市(区)2012年以来转型升级指数。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泰州转型升级呈加速增长态势;泰州所属各市(区)转型升级水平逐年增长,但位次相对稳定;此外,各市(区)二级指标指数表现不一,优劣势明显。

  • 标签: 区域转型升级 指标体系 泰州
  • 简介:摘要手术治疗在切除病灶、提高治疗效率方面均占有较大的优越性,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规避手术风险、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等均有重要的意义。但经临床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征是工作量大、风险性高、时间长,技术操作要求高等。因此,给手术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简要展开对此的分析论述。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体系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儿科护理人员胜任能力的指标体系。方法在对资料进行查阅、半结构式访谈及菲尔德专家法构建起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结果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一级指标包括4项、二级指标包括13项、三级指标包括55项。结论体系可以用于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

  • 标签: 儿科护理人员 岗位胜任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应用护理质量指标降低顺产产妇会阴侧切率。方法选择2015年04月至2016年04月时间段内未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之前在本院分娩的100例顺产产妇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05月至2017年05月时间段内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之后在本院分娩的100例顺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25.00%)与对照组产妇(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产妇(87.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应用护理质量指标有助于降低顺产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 顺产 产妇 会阴侧切率
  • 简介:一、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一)统筹研究生教育的活动属性和事业属性。(二)统筹研究生培养的条件质量与结果质量。(三)统筹指标设计的“理论解构”和“数据驱动”。(四)统筹质量评价中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二、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内涵解读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可将教育功能的发挥作为重要观测点:(1)首先关注研究生教育的本体功能,重中之重是全面考察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所培养的研究生的能力素质水平:(2)同时纳入派生功能,考察研究生教育对所在省域在提高人口素质所起的推动作用。(一)培养条件指标

  • 标签: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生教育 省域 研究生培养 教育质量评价 事业属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方法制订肾内科专科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合格率、预行动静脉内瘘患者静脉意外穿刺率、压疮发生率、低蛋白饮食的知晓率4项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明确指标的关键内容和科学测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10月临床评价指标监测结果,观察2015年11月-2016年2月临床评价指标监测结果变化,指导临床专科护理工作。结果前后4个月的指标比较,预行动静脉内瘘患者静脉意外穿刺率、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24h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合格率、低蛋白饮食的知晓率上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建立肾内科专科质量监测指标,对护理质量管理具有导向作用,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肾内科 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护理管理
  • 简介:法治社会指数是衡量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量化参数。在法治社会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影响评价的公信力,指标体系决定评价的科学性。基于法治的价值导向及其不易测量的技术属性,评价主体与指标体系存在密切关系。借鉴境外的做法,服务于评价目的,构建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专家评议与公众满意度相匹配的指标体系具有科学依据及操作上的可行性。现实条件下,由人大或法学会作为评价主体,政法部门协助,委托第三方独立实施是法治社会评价较为理想的模式,评价维度指向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和全民守法。同时,应开放评价权,推进独立第三方评价,扩大公众参与。

  • 标签: 法治社会 法治指数 评价主体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电力工程(包括电源、电网工程)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电力工程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工程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工程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规划是否合理有效,工程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的电力工程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电力工程的后评价内容需要从项目管理、效益、影响和持续性等方面来考虑。

  • 标签: 电力工程 后评价 项目管理评估 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