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代以诗书画闻名的张问陶虽受释道观念影响,但主要坚持儒家思想而注重经世。从时序上看,张问陶的经世思想及其方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少年奠定期、仕宦发展期、晚年淡化期。分期考述表明,其经世思想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联系对照表明,其经世思想无论是蜀中前贤李白杜甫的比较,还是江浙时贤袁枚的比较,都有相应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这些可以为后世提供借鉴。

  • 标签: 张问陶 儒家 经世思想 李白 杜甫 袁枚
  • 简介:清代以诗书画闻名的张问陶虽受释道观念影响,但主要坚持儒家思想而注重经世。从时序上看,张问陶的经世思想及其方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少年奠定期、仕宦发展期、晚年淡化期。分期考述表明,其经世思想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联系对照表明,其经世思想无论是蜀中前贤李白杜甫的比较,还是江浙时贤袁枚的比较,都有相应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这些可以为后世提供借鉴。

  • 标签: 张问陶 儒家 经世思想 李白 杜甫 袁枚
  • 简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旅游家徐霞客的一句话,让黄山名动四海。确实,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的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堪称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在我国,但凡名山大川,都会留下许多名人的足迹,黄山也不例外。

  • 标签: 自然造化 大名山 文人骚客 徐霞客 四绝 浮丘公
  • 简介: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元白诗派,除元、白外,还有李绅、张籍、王建等。崇尚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不同,这一诗人群体,总的创作风格却是倾向平易浅近,所以又称浅切诗派,亦称通俗诗派。这派诗人继承并发展了我国自《诗经》开始到杜诗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他们的创作,特别是乐府诗,有意识地学习杜甫"即事名篇"的新乐府传统,自创新题,以写时事,并形成了颇具规模、影响颇大的新乐府运动。

  • 标签: 元白诗派 继承发展 杜诗艺术
  • 简介:巴蜀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杜甫巴蜀诗在杜诗中占相当大的篇幅,杜甫长期流寓巴蜀、受巴蜀文化影响关系甚密。巴蜀文化的独特性丰富了杜甫的诗歌创作,极大地拓展了杜甫的诗意空间。杜甫巴蜀诗不仅展示了巴蜀的自然风物、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巴蜀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将巴蜀文化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有机结合,使其诗意空间更具丰富性、深刻性。

  • 标签: 巴蜀文化 杜甫 诗意空间 丰富性 深刻性
  • 简介:传说的李白逸诗,有两首特别出名,一般题作《上清宝鼎诗》。第一首: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

  • 标签: 逸诗 李白 传说
  • 简介:印象中,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这得先从"斗"说起。现在已经没人用斗了,我们曾经见过的斗,一般是称量粮食的工具。一斗大约能装50斤粮食。谁要是能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惊人。古时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现代称粮食的斗并不是一回事。

  • 标签: 将进酒 饮中八仙歌 量粮食 中说 中八仙 焦遂
  • 简介:李白一生多次游历、居住金陵,对金陵有一种深深的情结。金陵的美丽山川、沧桑历史、深厚文化、清丽诗歌、风流人物等散发着无穷魅力,吸引着诗仙赋诗吟咏。依据李白在金陵所作的近百篇诗文,解析李白对金陵的政治情结、诗歌情结和六朝风度情结,以加深对其人其诗的理解。

  • 标签: 李白 诗歌 金陵情结
  • 简介:本文提出杜甫对夔州风物的书写,已超越传达个人美感的“山水”或“风景”等话语,须以汉语和杜诗中另一词语“山河”来发显其中“抒情史诗”之意味。然而,“山河”并非完全独立於“山水”之外,而是“山水”概念相互交织。诗人或自此地当下之“山水”而拓向千年万里之“山河”,或自广袤的山河图景起笔,而置峡中山水景物於其中。而被诗人赋予特殊性格的夔州秋峡,则更深地透显“山水”“山河”的相互交织。作为中国诗歌一个肇始於东晋的传统的传承者,杜甫的夔州诗中亦不乏以轻灵柔润之笔书写的山水。本文以羁栖夔州的杜甫面临其生命末期的一次危机和“启蒙或创始事件”为基点,探讨诗人笔下具阴柔之美的山水如何在其危机中引导启悟和超越。这一探讨同时展示出中国文学中一个隐秘的谱系。

  • 标签: 杜甫 夔州 山河 抒情史诗 山水
  • 简介:余恕诚先生在地域文化文学研究上多有创新。在观点上,打破以山川水土为基本思路的研究,将附着于地域之上的人文气息、文化传统乃至时代精神完全融合在一起,全方位考察诗人所受地域文化影响。在研究视角上,将历时性与共时性和地域特征紧密联系,从综合因素的角度探讨诗人诗歌的历时性、共时性地域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点面结合,既充分论述了文学地理学的总体理论,又侧重通过具体作家的研究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余恕诚先生的地域文化文学研究观点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标签: 余恕诚 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李白与长江》
  • 简介:杜甫诗歌研究中,他的寓言诗较少被论及。以杜甫中晚年创作的寓言诗为中心,结合其创作时期的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可勾勒出安史之乱前后文人的心态共相。在杜诗对骢马的赞赏和对白丝被恣意沾染的哀叹中,寄托了他关注仕途、渴望建功的豪情,也流露出他无处施展抱负的苦闷;在杜诗对鹘鸟见义勇为的赞赏中,表现了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侠义精神;弃官客居秦州,饥寒交迫之际仍心系社稷,书写凤凰之事以寓己,字字血泪中饱含忠君爱国,舍己为民的高尚情怀;在战乱时期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下,杜甫的寓言诗最终成为其日暮途穷,故土难归的悲情见证。

  • 标签: 杜甫 寓言诗 安史之乱 《义鹘行》
  • 简介:杜诗是杜甫精神的艺术化表现,是对中华文化的最生动最丰富的阐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浓缩和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在生活实践中的知识、智慧和创作能力的升华和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在今天,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杜甫的全部著作和立身行事中鲜明地体现出他的思想文化意识,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追求,其本质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展现,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就此谈六个方面的内容:呼唤什么样的国家、社会;最高公权力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执掌;关注民生应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各级官员应当是怎样的人;文化人应何种社会责任;作者应当怎样写作.

  • 标签: 杜甫 精神追求 现代启示
  • 简介:杜甫一生都在游历,其游历由十个阶段组成.在喜好创作大篇这一点上,元白受到过杜甫的影响.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许多直接的证据说明他喜好佛教的净土宗.元稹好佛表现在五个方面,多涉及佛教的诗作,多涉及佛教的和作,有直接论述佛教的文章,好佛是其终生的宗教倾向,其诗之意境是道佛兼容的综合意境.元白的宗教倾向均不单一,他们佛道兼好.白居易的宗教倾向是道多于佛,元稹的宗教倾向是佛多于道.杜甫的长篇游历诗是刻意而为的创作,元白诗歌中的大篇也是刻意而为的创作.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鸿篇巨制,中国古典文学富于宗教性的原动力,这就是杜甫游历诗在世界文学参照系中的价值.

  • 标签: 杜甫 游历 元白 宗教 大篇
  • 简介:杜甫一生坚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其理想之高远,追求和坚持之执着,超出多数同时代诗人。对这一理想形成的原因,人们一般归结为中原地区深厚的儒学传统和他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传统的影响。这些因素当然毋庸置疑,但似还嫌不足。考察杜甫早年的生活经历,并与王维、高适、岑参等同时代诗人比较,可以说他形成这一理想,并执守终生,和他开元时期的盛世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也是盛唐精神的一种表现。

  • 标签: 杜甫 “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开元盛世 盛唐精神
  • 简介:山谷道人的传世书法诗仙李白的传世诗篇在同样命运多舛的官场失意之后,共同演绎出了一幅近乎完美的跨越时空却又两心相照的佳作。本文试图通过对黄山谷书作中用笔、结字、章法的分析,在技法层面解析此传世书法的整体特点,从而体会其长枪大戟、出神入化的草书境界以及勇于革新、张扬个性、宣泄情感的草书理念。

  • 标签: 尚意 叛逆 张扬个性 变幻莫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基于文学中国秘书史学的双重视角,李白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他也曾担任过君王权贵身边的秘书。李白求仕生涯的秘书经历主要包括:奉诏入京成为翰林待诏,参加永王李磷水军,供职宋若恩军幕等。李白的秘书生涯充满着挫折,受挫的原因来自多方面,政治生态大环境崩坼使其生不逢时,诗人主体行止不拘常调使其皇权体制及其规则日渐疏离,因此,李白求官之路扦格而难通。但李白沮败的秘书经历,却为其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救赎了他的诗歌生命。

  • 标签: 李白 秘书生涯 受挫原因 救赎 诗歌生命
  • 简介:谢灵运以清新秀丽的笔调描绘山水,其山水诗在文学史上可谓成就不凡;杜甫虽不以山水诗闻名,但其山水诗亦成就斐然。就山水诗而言,杜甫对谢灵运有继承又有发展,两人均重视对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杜甫更是将写实手法推向高峰。除此之外,杜甫笔下的山水诗更注重情景关系,达到了浑融的艺术境界,此乃对谢灵运山水诗的一大突破。

  • 标签: 杜甫 谢灵运 山水诗 随物肖形 情景交融
  • 简介: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占有重要地位。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巅峰。唐朝国运几近三百年,流传下来的诗歌将近五百首,不同时代风格各异,独领风骚的代表诗人近百人。璀璨明星之中,杜甫诗歌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的最高峰,他的“三吏”、“三别”是现实主义诗歌之杰作,如同史诗般傲然屹立于中国诗坛。透过这些诗篇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苦难,也看到了诗人痛苦思索的历程和内心尖锐的矛盾。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和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成为后世竞相学习的典范。

  • 标签: 杜甫三吏三别思想性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