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hmed青光引流植入后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23)难治性青光患者行Ahmed青光引流植入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3手术均顺利,21术后眼压稳定在正常范围,2例眼压仍然较高,加用两种降眼压药物后,出院时眼压基本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并发症主要有浅前房3例,脉络膜脱离1例,前房积血3例,1例引流管内口阻塞,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通过术后各个环节的观察、及时沟通交流,可尽早发现及处理并发症,是提高该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并发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引流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5例青光引流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采取对应护理措施。结果术后1周完全成功率52.0%,部分成功率为28.0%;视力不变者11例,有所提高者1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前房出血2例,引流管堵塞1例。结论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强调术后并发症护理的重要性,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十分关键。

  • 标签: 青光眼 护理 引流阀植入 全视网膜光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之间收录的60例(70只患)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和视力与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眼压明显下降,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激光虹膜切除治疗青光。方法使用激光虹膜切除治疗青光。结论从青光临床实践来看,激光虹膜切除的疗效最为确定、有效,对它的了解和认识也比其他激光虹膜手术,如周边虹膜形成(房角成形)、瞳孔成形等更为充分。

  • 标签: 激光虹膜切除术 治疗 青光眼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以眼压病理性增高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光是我国常见病,也是主要致盲疾病之一,青光的发病与激素、外伤、手术创伤、眼部病变性、血液流变性、遗传等因素有关诱因主要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精神刺激等。笔者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 标签: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因眼部不适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25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在12-65岁,平均年龄为30.5岁,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13例,初中文化6例,小学文化3例,文盲3例,其中家族遗传5例,近视、远视、老花眼者19例,25例患者分别进行检查确诊,进行治疗。结果25例患者均确诊为青光,其中10例局部点氧氟沙星液,抗感染并进行降眼压,同时给患者补充营养,胆碱、泛酸、芸香素、维生素等,15例进行眼部手术治疗,经过治疗以及2个月的跟踪回访,20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恢复较好,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致盲。结论青光的早期诊断治疗很重要,可减少致盲率,尤其一些高危人群应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青光的发生率。

  • 标签: 青光眼 早期诊断治疗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青光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9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本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已经有47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进行了转院治疗。结论及时的确诊、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出院起关键作用。

  • 标签: 青光眼 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人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12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2例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畅(83.3%)、结膜瓣渗漏(16.7%)。采用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前房均形成。结论青光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应针对不同病因做出相应处理以形成前房。

  • 标签: 浅前房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治疗青光合并白内障的式选择。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34例青光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探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光合并白内障行小切口摘除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以及小梁切除治疗,术后患者视力恢复良好,眼压下降,并有效控制并发症,疗效确切。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术式选择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Ex-press青光引流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8例19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再行Ex-press青光引流管(P-200)植入,其中6例6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根据患者屈光介质情况术前或术后尽量行全视网膜光凝。Ex-press植入后随访12mo,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药后2~7d,16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术后平均眼压:1mo:13.05±2.46mmHg,3mo:13.80±1.88mmHg,6mo:14.30±1.38mmHg;12mo:14.60±1.43mmHg,术后1,3,6,12mo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术后1,3,6,12mo眼压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9术后视力有提高者4,无明显改变15,无视力下降,完全成功11(58%),部分成功5(26%),总手术成功率84%(16/19)。术后并发症:有2例术后早期短暂浅前房,散瞳1wk后前房恢复正常,1例前房少量积血,无排斥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使新生血管青光虹膜新生血管迅速消退或萎缩,为下一步青光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Ex-press青光引流植入是新的滤过性手术,该手术创伤小,不用切除虹膜,减少了中、术后出血的风险,联合bevacizumab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的安全而有效的式。

  • 标签: Ex-press植入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腔 注射 贝伐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义植入的方法及术后暴露的原因。方法对59例59眼球摘除术后羟基磷灰石义植入进行观察,并对术后暴露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2年,有4台暴露,2保守治疗后自行愈合,1经结膜修复未在暴露,1由于义台暴露过大行义台取出。结论羟基磷灰石义植入是一种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义台材料,大小,术后有无感染,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是导致术后暴露的直接原因。

  • 标签: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 暴露原因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9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术前心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等各项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例出现滤过泡形成不良,经眼球按摩后缓解.无其他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等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青光术后浅前房的治疗及护理对青光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0例(124青光患者抗青光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情况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发生浅前房41,发生率为33%。结论青光术后发生浅前房发生率高,提示应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青光眼 手术后并发症 前房 手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00例青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疾病各个阶段,全程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青光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青光眼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科收治的共46例外伤性继发性青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6例患者,及时给予相应的方法治疗后,出院时眼压得到有效控制,显著下降,且视力显著提高;随访3~12个月,除2例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的致病因素较多,致盲可能性大,临床治疗应针对患者的发病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