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S+V起来AP/VP是汉语"中动句"的基本构造类型,其意义为:S在实施V的情况下,具有或呈现某种性质或特征。该中前两个成分之间存在多种语义关系,“V起来”后面的成分也具有多种结构方式,该的复杂性远高于人们现有的认识程度。汉语的中动句萌生于清代,它在句法上的直接来源是“V起来”作插入语的句子,引发其产生并发展的机制是“扩展”。

  • 标签: “S+V起来+AP/VP”构式 中动句 扩展
  • 简介:V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复杂的多种用法,这是由“起来”自身语义、所处和作用层面等三个方面的不同造成的。趋向义“起来”可以用在事件、处置和遭受,直接作用在动词上随动词一起进入;体貌义“起来”只能用在事件,作用在句子上,是句子成型后另加的时态算子;方式义“起来”用在描写,不是后来加入的具体成分,而是自身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生义“起来”使用在判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标签: “V起来” “起来” 构式 意象图式
  • 简介:V+tɑ+个VP"是个口语性极强的,根据分析和论证,文章认为,其中的"个"是宾语标记,"他"是代词,前指实体成分时为tɑ1,后指"个VP"时为tɑ2,整个是一种特殊的双宾语构造。相对于tɑ1来说,tɑ2是一种虚化的表现形式,但tɑ2的"虚化"既符合其句法位置的要求,也保证了的韵律和谐。"V+tɑ2+个VP"是"V+个VP"和"V+tɑ2+NP"两个表达式类推糅合的结果。

  • 标签: 指示代词 复指 类推 糅合
  • 简介:以认知语法为基础,试图探讨现代反讽威胁语中的“NP+敢+VP,并尝试通过全面分析这一的句法形式.从语义、语用特征探索该义形成机理,认为该义产生基于词汇压制和压制之间的互动。

  • 标签: “NP+敢+VP” 认知构式语法 词汇压制 构式压制
  • 简介:汉语“NP的VP是“NP的NP”的引申,两者都是汉语领属的例示。在整体扫描的认知识解下,VP的认知域发生了凸显调整,由凸显一个“过程”变为凸显一个抽象的“实体”,在语义上实现了压制,成为一个非典型的名词,从而消解了该中的词类相悖。这种解释对汉语其他有标记以及汉语的词类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标签: “NP的VP”构式 构式语法 构式引申 构式压制 整体扫描
  • 简介:"在+处所VP"(B)和"V在+处所"(C)是两个具有承继关系的子,二者同中有异,共同承继了基于连动的平行理据,所以在义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允许一定程度的句法可变换性。本文运用语法承继关系理论、语篇理论、交互主观性理论,从句法语序、语义关系、时间顺序和语用驱动等方面梳理二者的承继链接和理据。

  • 标签: 在+处所VP V在+处所 构式承继关系 平行理据 语篇召唤结构
  • 简介:文章从"没VP之前"中VP所属的不同动词事件类型的角度入手,探究了"没VP之前"和"VP之前"能否互换的条件和限制。指出当VP由动作动词充当时,可换用为肯定式,当VP由状态动词和表结果义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时,不宜换为肯定式,两种格式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不同的语用义。同时指出,在"没VP之前"中,"没"不仅不是多余成分,而且是语用焦点,"之前"所表示的"时间顺序义"的语义特征虚化,"条件情况"义凸显,"之前"的语义正在发生语法化。

  • 标签: 之前 语法化 语用
  • 简介:“很”不能出现于比较句,而“已经很AP了”却可以出现于比较句,这源于该蕴涵着一个参照点(说话人的心理预设),而实际情况却超出了这个预设.“已经很AP了”蕴涵着程度的变化,同时对“很AP”带有动态的强调意味.否定性的“AP”较少出现于该.

  • 标签: 构式“已经很AP了” “已经” 参照点 强调
  • 简介:本研究在基于使用的语言学视角下,探讨了齐普夫频率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VP-NPAP的作用。被试为低中水平的初中三年级学生,他们被随机分派到顺序齐普夫频率组、随机齐普夫频率组,均等频率组和对照组。被试共学习20个目标并参加测试任务。测试包括非限时语法判断任务和限时语法判断任务。限时语法判断结果显示:相对于其它频率,顺序齐普夫频率在短期内更能显著促进学习者对目标隐性知识的习得。非限时语法判断结果显示:三类频率对目标显性知识的习得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接受顺序齐普夫频率的被试能显著抑制目标的错误泛化。

  • 标签: 齐普夫频率 英语VP-NP-AP构式 显性/隐性知识 中国英语学习者
  • 简介:本文对'极小量+也/都+VP'否定的语法结构、语义特征、语用倾向进行了描写。'都'和'也'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虚指'与'实指'、'全质否定'与'全量否定'、'聚合最小量'与'对比最小量'。共时层面的考察显示,随着用频的增加,'也'与'都'已趋于中和,这是义与主要成分相互竞争的结果,同时,也是各组成成分不断主观化、语法化的产物。

  • 标签: “都” “也” 否定 极小量 构式
  • 简介:当助词“着”依附于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义时,“在+L+VP着”隶属于“在+L+VP”,“着”只是动词VP的内在变体;当助词“着”表示状态持续义时,“在+L+VP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试图从的理据形成、意义、组件VP的特征、论元的选择等方面论证该类“在+L+VP着”作为存在的独立性。

  • 标签: 状态构式 在+处所 VP着
  • 简介:否定性警告“有X好VP(的)”由常量“有”、变量“X”“好VP”,以及可选项“的”构成,存在三个平行,且与“叫/让X好VP”“有什么好VP的”和紧缩复句“有X好VP”形近或形同。该的构件X只接纳人称代词,听说互动影响对代词的选择以及出现的频次。“有X好VP(的)”出现于非现实语境中,其义为否定性主观推断,语用上主要表示警告。“有X好VP(的)”源于“焉有……”“岂有……”“哪有……”类反问,是原有脱落掉反问标记,完成基本义的语境吸收和的意义演化,从而形成的新形式和意义配对。新单个成分的意义与整个意义之间的不匹配最终导致其发生化。

  • 标签: “有X好VP(的)” 否定性警告构式 构式化 重新分析
  • 简介:摘要网络流行语“伤不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V不起”的固化程度加强,并表现出一定的能产性,之后的“吻不起”、“病不起”、“活不起”等也是基于“V不起”这个产生。这类动结式与已有的“站不起”、“瞧不起”、“了不起”等相同,但其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却不同。

  • 标签: &ldquo V不起&rdquo 构式语法化过程语法化机制
  • 简介:“一M比一M+VP有实比和虚比两种类型,又可分为四种形式。该的形式特征主要有“M”泛化、“一M比一M”固化等;句法功能方面,“一M”有指代性质,“比”有关系化趋势,“一M比一M+vP”的句法功能存在变异和萎缩现象;语义方面,“一M比一M”具有三个语义特征,VP有五种语义类型,整个有两种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成因;“一M比一M+VP”的语用特征主要表现在主观性和蕴含义两个方面;“一M比一M+VP”的形式和功能反映了其作为典型语法的特征。

  • 标签: 构式 泛化 固化 变异 主观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压制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V了个假X”进行探究。研究发现“V了个假X”在句法上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X”为名词、形容词和的字短语。由于受到压制的影响,“V了个假X”在语义和语用上都发生了变化,“假”由原来的贬义色彩逐渐变成中性和褒义色彩,扩展了意义。

  • 标签: 构式压制 &ldquo V了个假X&rdquo 句法 语义 语用
  • 简介:由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充任分句的并列复句“一边p(vvp),一边q(vvp)”有不同的语义类型,这些语义类型的差异与该复句前后两个分句中的动词和动词性结构的小类有关,与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实际施事者有关,与动词所激活的语义场景有关。把“一边p(vvp),一边q(vvp)”所表示的不同语义类型和结构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出来,可以更好地解释“一边p(vvp),一边q(vvp)”成立的条件以及该结构所表示的不同语义类型的理据性。

  • 标签: 语义功能语法 一边p 一边q 语义类型 动词小类
  • 简介:本文用Goldberg"语法"~(1)(constructiongrammar)的理论框架论证"放着N不V"是一个典型的,其特征是意义凝固性、能产性、主观性和熟语化。形式揭示其基本信息,依赖前后语境的制约凸显义。说话人因"事实"与"事理"的对比产生一定的心理级差,基于自己的认知背景对违背其心理预期的"事实"作出主观性的负面评价。

  • 标签: 构式 构式义 基本信息 话语功能
  • 简介:《祖堂集》中“有+人名+VP表达语篇中确定人物出场时发生的事件是一种已然的存在,文章认为该出现于上古,至迟于唐五代在叙事语篇里发展成熟,其形成是语篇结构句法化的结果。

  • 标签: 《祖堂集》 “有+人名+VP”构式 功能特征 历史演变
  • 简介:安徽岳西话中存在着一种体范畴和情态范畴相结合共同表时范畴的特定结构“等着要(V)”。与普通话相比,岳西话的“等着要(V)”已发展成为一种形义兼备的固定结构,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表最近将来时。因此,宜将其处理为一种。该义不是表体而在于表时,同时兼具情态功能,表示客观义务或说话人对最近将来事态的预测或推断。岳西话“等着要(V)”的语法化路径及动因与英语中的表将来时结构begoingto相类似,都是语法结构的语法化。这种借助动词及其体标记等手段表将来时的现象不仅在汉语中少有,就是放在世界语言范围内也不多见,无疑具有类型学价值。

  • 标签: 岳西话 等着 最近将来时 构式
  • 简介:现代汉语动趋V起来”可以分为位移义、结果义和体貌义三种基本语义类型,这些类型的重合又可以产生若干歧义结构。“V起来”的语义类型决定于V的语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动词分为若干次类,利用这些次类可以使“V起来”得到分化。位移义、结果义“V起来”与体貌义“V起来”在句法表现上存在着一系列对立,最为突出的是V的受事要求与位移义或结果义的“V起来”同现,而强烈排斥体貌义的“V起来”。这一现象可以概括为“受事同现准则”。

  • 标签: 动趋式“V起来” 语义特征 句法分布 受事同现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