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先天心脏重症监护应用疼痛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从 2019 年 5 月 - 2020 年 5 月 期间本院治疗的 小儿先天心脏患儿 中抽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索 “探视”在心脏儿童重症监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在 PICU 治疗的 100例患儿家属,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例)实施限制性探视,试验组(50例)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 “探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及焦虑评分。结果:试验组患儿家属满意为98%,明显比参照组患儿家属满意88%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参照组焦虑评分无改善,试验组显著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脏儿童重症监护中应用“探视”,可有效缓解患儿家属存在的焦虑心理,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云探视  先天性心脏病  重症监护室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限制性探视模式对于提高重症监护患者满意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5月辛集市第二医院重症监护 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7年 1月 -2017年 10月采取传统探视制度的 100例患者作为开放组, 2017年 10月 -2018年 5月实施限制性探视制度后 100例患者作为限制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和谵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探视模式的满意。结果 限制组和传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限制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限制组患者家属总满意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34, P<0.05)。结论 限制性探视模式可使患者家属有一定时间对患者进行陪伴,增加了医护与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和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家属探视模式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视觉分散护理重症监护(ICU)先天心脏患儿疼痛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从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ICU先天心脏患儿中抽取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觉分散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临床指标、疼痛情况、舒适度和护理满意。结果:试验组的心理状况、舒适度、疼痛情况、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先天心脏患儿应用视觉分散护理较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了住院时间,缓解了疼痛情况,改善了心理状况,适宜在临床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视觉分散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疼痛情况 心理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先天心脏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已经有44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胎儿发育期间,由于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进而导致其产生畸形,即引起先天心脏先天心脏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6.7‰。随着小儿先天心脏诊治技术的进步,心脏手术有向低体重、低年龄患儿发展的趋势。但因婴幼儿生理上的特点及先天心脏的复杂性,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除精湛的手术技巧外,术中的熟练配合也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先天心脏的围术期护理措施。通过手术前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手术后对循环系统检测,呼吸道管理,胸腔引流管的管理,对患儿进行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580例,10例死亡,死亡率为1.72%,有效地降低了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降低先天心脏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先天心脏患儿临床综合性优质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小儿先天心脏患儿,共计82例。根据患儿症状分为两个护理组别,分别为常规组:41例,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护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心理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措施。结果:优护组:41例,痊愈出院41例,并发症3例,护理满意100%。常规组:41例,痊愈出院38例,死亡3例,并发症10例,护理满意78.05%。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优质护理 死亡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重症监护护理效果及满意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实验为对比研究实验,实验对象是我院就诊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时间:2021.5-2022.1),并且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中分别采取心脏重症监护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实施效果和满意。结果: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满意评分(89.92±4.58)分,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满意评分(81.03±5.86)分,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实施心脏重症监护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于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效果的优化显著,还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措施的满意

  • 标签: 心脏重症监护室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需行介入治疗的先天心脏2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患者9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6例。男3例,女17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47岁。结果19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术中、术后行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无残留分流,心脏听诊无杂音。1例(室间隔缺损)手术失败,建议至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是先天心脏介入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至此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心脏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名。针对心脏的治疗开展全面详细的护理干预,为观察护理作用,于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GQOL-74),调查干预后护理满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干预前,干预后患者GQOL-74评分更高,P<0.05。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已达到93.33%,无并发症发生,可见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先天心脏患者的介入治疗中,予以综合护理指导严密观察并提供服务,可规避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先天心脏手术以后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心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术后进入ICU监护病房,严密地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24h监护患儿,记录处置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过程。结果28例患儿术后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1例(3.6%),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3.6%),肺不张1例(3.6%),经过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28例患儿待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痊愈出院,无死亡患儿。结论小儿先天心脏患者术后监护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监护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监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