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蓝靛果忍冬又名蓝靛果、黑瞎子果、山茄子等,果实出汁率高,是制作饮料极好原料,被誉为“饮料之王”.经深入研究发现蓝靛果中含有丰富Vp活性物质,如花青甙、芸香甙,儿茶酸等,具有很高药用价值.蓝靛果不但有较高抗氧化性、抗肿瘤作用,还可以治疗胃溃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 标签: 蓝靛果忍冬 花色苷 类黄酮 抗肿瘤
  • 简介:JohnWebsterinlecturestohisstudentsanddiscussionswithcolleaguesalwaysemphasizedtheecologicaldimensiontomycology,exemplifiedinhisbooks[1].HealwayshighlightedhistoricdetailsbothinnomenclatureandintheunderstandingoftheintricaciesoffungalbiologyasadnirablyshowninhiseditingofAinsworth'sBriefBiographiesofBritishMycologists[2].

  • 标签: 菌物学 职业 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家
  • 简介:哈萨克族对马分类是昭苏哈萨克人本土知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哈萨克人关于马本土知识中最丰富而独特内容之一.他们按照马性别,毛色,岁口,建立了一个分类体系.

  • 标签: 哈萨克族 本土知识 马的分类
  • 简介:瘢痕疙瘩是指皮肤损伤后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过度增生而形成超出原损害范围皮肤良性肿瘤.耳垂做为好发部位.其治疗目的是消除瘢痕疙瘩,恢复耳垂正常解剖结构,防止复发.目前有效策略为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本文对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耳垂 瘢痕疙瘩 联合 治疗
  • 简介:人口老龄化及其伴随各种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细胞外基质在老化过程中发生变化及对机体产生影响逐渐成为研究衰老热点。在机体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细胞外基质不仅可以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架、组织连接,调节实质细胞形态、增殖、分化、代谢、迁移等生理活动,并且其本身组成成分、合成、代谢、重构等变化也会对机体各系统功能产生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骨骼肌僵硬、左心室功能受损、神经突触传导抑制等。本文通过介绍机体在衰老过程中,运动、循环、神经等系统细胞外基质变化及相关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从非细胞角度探讨老化机制,了解衰老过程。

  • 标签: 细胞外基质 老化 机制
  • 简介:针对传统护理教育模式对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欠缺问题,基于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内容、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实训基地等层面入手,提出一系列实操性强、可行性高改革措施,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精品课程 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
  • 简介:炭角菌科成员在自然界中广泛留存增加了人们更精确地记录其存在信心,对东南亚和中国研究显示了该科许多新种和新记录。本文详细地比较了该科在非洲和亚洲一些种类寄主和生境等信息,并且探讨了炭角菌科全球分布一般特点。

  • 标签: 炭角菌科 分类学 生态学 地理分布
  • 简介:遗传转化标记是将遗传修饰昆虫从野生型种群中分辨出来根据,遗传转化昆虫鉴定、转化品系维持及其遗传稳定性监测都依赖于可靠标记系统,发展易于应用和监测转化标记能够极大地促进害虫遗传防治相关研究。用于遗传修饰昆虫转化标记主要有昆虫眼睛颜色标记基因、抗药性标记基因和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等。非果蝇类昆虫首个遗传转化品系鉴定是通过眼睛颜色突变而实现,但大多数昆虫物种没有可用突变体或缺少相应基因信息,从而限制了眼睛颜色标记应用。抗药性基因标记虽然能够通过对转化昆虫进行集体选择而大幅度提高筛选转化体效率,但由于其鉴定准确性不高且存在安全性问题,未得到广泛应用。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发展则显著拓宽了能够转化昆虫种类。从水母分离绿色荧光蛋白(GFP)经突变方法获得了多种不同荧光性质突变体,经人为修饰后与适宜强启动子构成转化标记载体,能够有效鉴定更多昆虫物种遗传转化个体,其中应用较多是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此外,从珊瑚属海葵中分离得到红色DsRed标记基因提供了多样化红色荧光蛋白选择,在某些生物中DsRed与GFP联合应用表现明显优于GFP突变体,所以其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本文着重从眼睛颜色、抗药性和荧光蛋白等3个方面阐述了标记基因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遗传修饰昆虫 转化标记 眼睛颜色标记 抗药性标记 荧光蛋白标记
  • 简介:关于“供热工程”教学改革,包括理论课部分、实习部分、成绩给定方面和课程设计方面.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能够更好学习这门课.

  • 标签: 教学改革 设计 理论课 考查课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非常保守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真核生物体内通过与mRNA3'非翻译区序列不完全互补结合促使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在生物体内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凋亡、生长发育、代谢活化、DNA修复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与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miRNA功能研究已发展到其分子机制层面,大量集中于其靶基因预测和鉴定及调控相关表观遗传因子,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线索。我们就miRNA合成、功能研究及miRNA在临床上应用前景做简要综述。

  • 标签: MICRORNA 生物学过程 功能研究 临床应用
  • 简介:分子标记由于能够反映DNA水平上遗传变异而成为研究遗传多样性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种质创新中应用方向,提出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尚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内容。

  • 标签: 高粱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创新
  • 简介:目的:构建大鼠CB1(rC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rCB1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研究rCB1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影响。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rCB1基因,通过酶切、纯化、连接PCR纯化产物与pCDNA3.1(+)质粒,构建pcDNA3.1(+)-rCB1。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到HEK293和CaSki细胞,Western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方法检测rCB1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CB1、Bcl-2、Bax、Bad表达。结果酶切重组质粒获得5300bp载体片段和1500bp目的片段,测序结果和rCB1基因序列(NM_012784.4)一致。转染HEK293细胞后,rCB1在HEK293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表达。转染CaSki细胞后,rCB1使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rCB1基因上调Bax、Bad表达,同时抑制Bcl-2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rCB1真核表达载体,rCB1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rCB1可以明显促进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其机制是上调Bax、Bad和抑制Bcl-2表达。

  • 标签: CB1基因 HEK293细胞 CASKI细胞 细胞凋亡 rCB1
  • 简介:对同一菌物不同形态型分别命名做法于2011年结束,这就需要对非地衣化多型性子囊菌和担子菌采用统一命名。地衣生Koordersiella属因此也只需要单一名称,而后发表Hansfordiellopsis就是该属异名。此属共有5个种,包括在此发表2个新组合:K.tenuissima和K.variegatecombs.Nov.。本文列举了该属地衣寄主和已报道地理分布,同时也提供了已被接受物种检索表。此外,在Hansfordiellopsis下发表1个种和在Koordersiella下发表2个种,因与该属模式种显然为不同属而被排除。由于缺乏分子序列数据,Koordersiella属在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中系统学地位目前仍然不明确。

  • 标签: Ascohansfordiellopsis 子囊菌 座囊菌纲 丝孢纲 地衣
  • 简介:长期以来,人参非侵染性病害一直没有得到人参种植户认识和重视。经过几年生产实际观察、总结,发现人参非侵染性病害是对人参生长影响比较普遍病害,必须加以预防。

  • 标签: 人参 非侵染性病害 预防
  • 简介:人类诞生以来,人与生态环境关系就逐渐形成,并且随着人类文明发展逐渐发生着变化,两者之间关系十分复杂,人类有自己权利和价值,生态环境也一样.但人类在对自身权利和价值追求过程中很难意识到生态环境自身权利和价值,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危机则成为了人类活动必然产物.

  • 标签: 生态环境 生态危机 社会主义
  • 简介: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各个领域技术飞速发展,食品色素生物合成技术在不断进步中。利用生物技术合成方式生产色素,不但能够缩短生产周期,还能够提高色素产量和品质。所以食品色素生物合成研究逐渐得到人们关注。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微生物发酵、微藻类养殖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天然色素展开论述,深入分析了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天然色素研究进展状况,希望能够对食品色素生物合成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食品色素 生物合成 微生物 组织培养 微藻
  • 简介:作为防治或根除重大害虫最为有效手段之一,害虫遗传防治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综述了不育昆虫技术、雌性致死系统和昆虫显性致死技术等经典害虫遗传防治策略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近年来,许多新分子生物手段被不断提出并整合到害虫遗传防治策略中,包括归巢核酸内切酶基因、锌指核酸酶、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CRISPR/Cas9系统、Medea元件、Killer.Rescue系统、Wolbachia.细胞质不亲和性系统等。基于这些新工具手段,许多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启动了下一代害虫遗传防治项目。而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相对薄弱,需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时,进一步加强害虫遗传防治基础和应用研究,从而实现本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和外来人侵生物有效狙击.确保我国未来粮食和生态安全。

  • 标签: 不育昆虫技术 大规模饲养 染色体移位 遗传定性品系 转座子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广泛存在于病毒、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内。miRNA通过与目标mRNA互补配对,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表达调控,在生物体发育、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生理作用。最近研究表明,miRNA与病毒介导肿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尤其在调控乙肝病毒介导肝癌、人乳头瘤病毒介导宫颈癌及EB病毒介导鼻咽癌、淋巴瘤等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病毒导致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miRNA表达谱出现时间与空间上改变,其表达调控成为近年来病毒致癌研究热点。我们简要综述病毒致癌相关miRNA研究进展。

  • 标签: MICRORNA 病毒 致癌
  • 简介:IbpA是小分子热激蛋白家族成员。IbpA和IbpB协同作用,与其他伴侣蛋白一起在热激反应中保护底物蛋白,消除凝集,产生重折叠,回复活性。概述了IbpA在热激反应中作用、ibpA基因表达调控和IbpA分子结构对其功能影响。

  • 标签: IbpA 小分子热激蛋白 热激反应
  • 简介:【背景】转基因作物种植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关于Bt蛋白对地下非靶标生物影响研究是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重要内容。【方法】在转Bt基因水稻收割后稻田里分别种植豌豆、紫云英和油菜作为后茬作物。分别于2013年1、3和6月3次采集不同后茬作物田中土壤作为材料,于室内饲养赤子爱胜蚓,4周和7周后,测定蚯蚓生长发育指标、存活率以及体内酶活性变化情况。此外,还测定了不同深度土壤中Bt蛋白含量以及用Bt蛋白直接饲喂赤子爱胜蚓存活率。【结果】与种植过非转基因水稻MH63土壤相比,分别种植过含cry2A和cry1C基因水稻后土壤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发育、存活率及体内酶活性无显著影响。1月份和3月份转cry2A基因水稻田以及1月份转cry1C基因水稻田采集表层土样中Bt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地下10cm和地下20cm土壤中含量,地下2层土样中Cry2A蛋白含量之间无差异。3月份转cry1C基因水稻田以及6月份转cry2A和转cry1C基因水稻田土壤中Bt蛋白含量均不受土壤深度影响。种植后茬作物对土壤中Bt蛋白无显著消解作用。室内模拟土壤最高Bt蛋白浓度条件下,Cry2A蛋白处理蚯蚓存活率为96.7%,Cry1C蛋白处理蚯蚓存活率为95.0%,两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转cry2A和cry1C基因Bt水稻种植对蚯蚓生长发育和体内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为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提供了一定依据。

  • 标签: 转BT基因水稻 后茬作物 土壤Bt蛋白含量 赤子爱胜蚓 生长率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