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质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质粒DNA在真核生物中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未甲基化的CpG序列可能抑制基因的表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生产质粒载体过程中将细菌调控序列整体消除。微DNA是一种新颖的小环超螺旋表达框,它是传统质粒在大肠杆菌体内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得到的。微DNA缺乏抗性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细菌序列,增强了在临床上的安全性。体内、外研究表明,微DNA提高了转基因表达效率。我们就重组酶系统及微DNA的生产、纯化和转染效率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微环DNA 纯化 重组酶 进展
  • 简介:报道了中国柄菇属的一个新记录种——橙褶柄菇[Lepiotacitrophylla(Berk.&Broome)Sacc.],标本采自中国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绿石林公园。该种的鉴别特征是菌褶浅橙色,担孢子侧面观近圆柱形,褶缘囊状体棒状或窄棒状,盖表鳞片呈栅状排列,末端细胞无明显分化,近圆柱状或稍窄棒状,具锁状联合。该种被置于卵孢柄菇组。

  • 标签: 橙褶环柄菇 新记录种 分类学
  • 简介:编写出中国柄属的已知44种的分类检索表,希望能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丰富的柄菇属资源的物种多样性,也期望今后在逐步完善我国柄菇属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内容加以改进修正。

  • 标签: 环柄菇 资源 分类 中国
  • 简介:报道了柄菇属距孢柄菇组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红斑柄菇(Lepiotaerythrosticta)和黄栗柄菇(Lepiotaluteocastanea)。根据中国的标本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就重要显微特征进行绘图,讨论了它们与相近种的区别,总结了其分布、生境等特点。

  • 标签: 红斑环柄菇 黄栗环柄菇 距孢环柄菇组
  • 简介:为提高榛蘑人工栽培中出菇的稳定性,对蜜菌菌索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不同生长时间、环境温度、培养基质的条件下对蜜菌菌索进行培养.试验发现,菌索会由具有活性的黄色菌索逐渐角质化变成黑色丝状菌索,为保持蜜菌菌索的活性状态,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时间应控制在15~23d,最佳培养温度为恒温25℃,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DA+麦麸+锯末.

  • 标签: 蜜环菌 菌索 培养条件
  • 简介:用不同的蜜菌(Amillariamellea)菌株与长自山乌天麻(Gastrodiaelata)进行伴栽试验,以探索不同蜜菌菌株对乌天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蜜菌菌株对乌天麻产量的影响不同,其中菌株Ar-4能显著提高天麻产量,仿野生栽培和室外箱栽试验均表现出良好的伴栽效果。

  • 标签: 蜜环菌 乌天麻 产量
  • 简介:加强学生实习管理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中职学校实习实训课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办学的成败.中职学校建立安全、有序、高效的实习管理,是办学中的关键工作.

  • 标签: 五环节 五关键 安全 高效
  • 简介:观察复方丙酮胺喷剂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第Ⅰ批给予复方丙酮胺喷剂,1次/d喷于患处,用药4周后观察疗效;第Ⅱ批随机入A、B组,A组给予复方丙酮胺喷剂+曲安奈德喷剂,B组给予复方丙酮胺喷剂,均1次/d喷于患处,用药2周、4周后观察疗效。第Ⅰ批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80%;第Ⅱ批A、B组治疗2周总有效率分别为75%及82.35%,治疗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及100%。复方丙酮胺喷剂和复方丙酮胺喷剂+曲安奈德喷剂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相似(P〉0.05),且疗效显著、局部刺激小、瘙痒缓解明显、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环丙酮胺 浅部真菌病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经过腹疝口进行腹腔外置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采用经腹疝口外置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4.00%),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腹疝口进行腹腔外置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治愈患者的腹股沟斜疝,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腹疝环口 腹腔外置术 腹股沟斜疝 临床研究
  • 简介:用于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药物CsA发挥作用必须由体内受体蛋白亲素(CyP)来介导。CyP是一个功能相关的蛋白家族,具有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PIase)活性,能催化细胞内蛋白质的折叠、装配和运输。CyP自身抗体与某些自身免疫病也有关系。亲素A(CyPA)是免疫抑制剂CsA在体内的主要受体蛋白。本研究对CyP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并构建了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水平表

  • 标签: 亲环素A 肠杆菌 基因的克隆 肽基脯氨酸顺 自身免疫病 表达载体
  • 简介:目的:研究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32例脑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体针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头针结合体针的疗法,每天一次,十天一疗程.四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鸣患者实施头针结合体针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脑鸣症状,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头针 体针 脑鸣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当中抽取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分析,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大便恢复正常所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小儿腹泻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前节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眼前节术后炎症反应的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38%明显高于对照75.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前节术后炎症反应效果显著,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 标签: 眼前节术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本文以'蒸馏'的教学为例,阐述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在化工原理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二者优势互补,以达到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标签: 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无机化学 分子轨道 教学效果
  • 简介:2006年6月~12月我科应用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商品名:嘉瑞,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和1%吡酮胺软膏(商品名:爽肤王,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对其I临床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马拉色菌毛囊炎 布替萘芬 环吡酮胺
  • 简介:目的评价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曲霉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9例病理证实曲霉感染的患者活检标本(21例为鼻窦感染标本、18例为尸检标本),以1对真菌特有的28SrRNA保守序列结构作为真菌通用引物,以临床常见的4个曲霉菌种: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的种特异性序列为种特异性探针,与扩增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结果尸检标本阳性率为55.6%(10/18),鼻窦标本阳性率为76.2%(16/21),特异性均为100%。在这些曲霉所致的系统性感染中,烟曲霉是主要的致病真菌。结论该方法能对临床无法培养的石蜡组织块进行回顾性病原学研究,并可以鉴定常见的曲霉菌种,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临床曲霉感染的检测。

  • 标签: 曲霉 检测 PCR DNA探针
  • 简介:目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询证医学(EMB)模式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学习的普通外科专业学生74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PBL结合EBM教学模式)以及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37例,对比两组考试成绩,课程相关指标,以及评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基础知识得分、主观题考试得分、个案分析得分以及总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课前准备时间、课堂发言次数及授课满意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药物选择合理、患者状态评估准确以及符合临床实际上的评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EBM模式应用在普通外科的临床教学过程中,效果明显,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成绩,还可提升学生的评优率,值得给予推广。

  • 标签: PBL 询证医学 普通外科 临床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检测前列腺癌及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中RNA结合蛋白QKI-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前列腺癌及与之匹配的癌旁组织124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实时PCR方法检测其QKI-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QKI-5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并且随着Gleason评分的增高而降低(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的表达与其Gleason评分(r=-0.939,P〈0.05)、TNM分期(r=-0.913,P〈0.05)、血清PSA值(r=-0.743,P〈0.05)均密切相关。结论:QKI-5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抑癌基因的作用,并可能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病情分析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RNA结合蛋白QKI-5 前列腺癌 表达 WESTERN BLOT
  • 简介:目的:对精子发生RNA结合蛋白Boule基因启动子区结合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基因参考序列数据库获取Boule基因启动子区序列,使用TFSEARCH程序对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结果:成功获得长度为2kb的人Boule基因启动子区序列。该启动子区Thresholdscore〉90的共有60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涉及sox家族、GATA结合蛋白家族、热休克因子家族、锌指蛋白Kruppel家族、POU家族、runt家族、同源异型框基因家族、TALE类同源结构蛋白家族、转录因子螺旋螺旋家族、IKAROS家族、FOX家族11个家族的转录因子和3个TATAbox。结论:Boule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在一定时间或空间上、一种或多种调节蛋白作用的复杂过程。调控Boule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绝大部分与胚胎发育、性别决定、个体生长密切相关。

  • 标签: Boule基因 启动子 转录因子
  • 简介:小GTP结合蛋白属于Rho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抗逆和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筛选非亲和条锈菌小种CYR32侵染诱导的抗条锈病基因Yr5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5)cDNA文库,分离获得1个Rop家族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TaRop2(TriticumaestivumRop2)。TaRop2包含1个591bp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编码含19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1.52kD,理论等电点为9.49。通过在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发现TaRop2分布于细胞核内和细胞膜上。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盐处理、非亲和条锈菌小种CYR32和亲和混合白粉菌菌株侵染时,TaRop2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但被干旱、高温、低温和ABA处理抑制。说明TaRop2可能参与小麦防卫和抗逆反应过程。

  • 标签: 小麦 条锈菌 小GTP结合蛋白 防卫反应 胁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