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周易符号和二进制算术符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代码及其规则.它们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化最深层的文化构造原则和最高的集体智能。本文试运用符号学的观点.通过对这两种符号的比较。概括出有标记和无标记、约定性和选择性两种文化代码规则范畴,并进一步揭示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 标签: 周易 阴阳符号 二进制 符号学
  • 简介:信息时代,人们每天在生产、传播、接受着成千上万条信息.图像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信息传播和接受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种强势.图形设计师作为图像的发掘、创造和传播者,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图形符号找寻 视觉图形符号
  • 简介:竹书中存在两个文本,其彩色符号是两类八种,这对于我们认识先秦的原始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先秦彩色符号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竹书《周易》 文本 彩色符号
  • 简介:图形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设计中的图形符号是指在以图形为造型元素的基础上,运用创意性思维规律及图形构成的形式规律变化,重新整合而成的新的图形。联想是创意与主题的重要媒介,是图形符号设计的思维形式。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图形语言的表形性思维表达,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引导或创造特定社会人群所形成的亚文化圈并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符号学的运用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图形符号设计的表现形式则是以简洁取胜。

  • 标签: 图形符号 视觉语言 空间设计 符号设计 造型元素 形式规律
  • 简介:春节传统文化视觉符号设计对象以能塑造出浓厚的春节氛围为设计目的,主要包含了字体、标志、插画及其衍生品的视觉符号设计.就设计内容而言,从农历二十三到正月十五之间选择能代表春节传统文化的日子,将其通过手绘结合软件调色的方法创制出主要图形,以此提高民众对春节的关注度,继承与发展春节传统文化,最终能弘扬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 标签: 春节 文化视觉符号 图形设计 插画设计
  • 简介: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始人,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符号互动理论的思想,指出符号(特别是言语)是心灵、自我和社会形成、变化及相互作用工具的观点。本文从他所受的思想影响出发,对符号互动理论的四个方面:方法体系、心灵论、自我论和社会论进行了论述,并作了简要评价。

  • 标签: 心灵 自我 社会 符号 互动
  • 简介:<正>我下定决心去西藏的时候,是在我遭遇情感危机的艰难时刻,我想做一次爱的朝圣。飞机把我们带到拉萨的时候,空旷的世界里除了听见风声便是自己心脏的跳跃声。没有想到一阵小憩醒来后一切天翻地覆,我不停地呕吐,不仅吐完了中午的高原菜肴,连隔天的上海小食也一古脑儿地吐了出来。有一段时间我只能坐在浴室的浴缸边,抽水马桶成了我唯一的依靠。丈夫也大量流鼻血,棉球都来不及换。此时我们在遭遇高原严重反应的时候互相帮助,以度难关。原本想在旅途中多一点沟通,让婚姻之路顺畅,到了西藏才发现这已经没有必要,

  • 标签: 在旅途中 情感危机 流鼻血 问过 酥油灯 人间恩怨
  • 简介:禅宗自晚唐、五代兴盛之后,至明清时已入末流,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可以从禅净融合、向儒学靠拢、重新重视文字、居士禅学兴起几个方面表现出来。正是由于有了这几方面的变异,才使禅宗能够能得以流传下来,繁衍不息。说明中国佛教史上各宗派的流传兴衰,往往与是否具有民族特性直接相关。民族特性愈少的宗派,很快趋于衰落,民族特性愈多的宗派,则能持久地保持下去

  • 标签: 禅宗 佛教 明清之际 明清时期 不立文字 个性解放
  • 简介:新康德主义杰出代表人物恩斯特·卡西尔沿着康德所开创的先验主义思想路径,生发出自己独特的符号形式哲学,以关系逻辑取代物的逻辑,以符号取代物,将哲学观照世界的中心从实体转移到意义之上。这一具有颠覆性的观念受到同时代哲学家的非难,究其缘由,应归结于符号形式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未能得到充分阐发这一事实。本文认为,虽然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确属"一项未完成的事业",但他在诸多著作中已对符号形式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做了较充分的分析和阐述,其中关键性的概念就是"世界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来阐明卡西尔对符号形式哲学的合法性之建构。

  • 标签: 符号形式哲学 世界理解 现象学 符号世界 精神
  • 简介: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论美学,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个命题。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用户通过外形理解产品的功能,产品应当自己会“说话”,告诉用户它有什么功能、怎么操作,让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准确、安全、健康地使用产品,这样才能使符号元素代表的观念、意义、信息有效快速地得到传递。

  • 标签: 产品造型设计 语言符号 应用 形态 符号论美学 符号形式
  • 简介: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在易理的传承中'数''图'主要承担了文化阐释功能,应把它们当作一种文化符号,着重把握其在文化记忆与传承中的阐释功能,了解其在文化惯习中的符码价值,以加深对易学智慧的领悟。文化符号学作为一种具有很强操作性的阐释模式,能提供一种比较超脱、明晰的视野,有利于更真确地把握并分析古代文化现象。

  • 标签: 文化符号
  • 简介:网络表情符号是网络交往中用于交流情绪情感的从属性符号,起到了非言语线索的作用。本研究从网络表情符号的界定、使用的理论基础、使用动机、传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信息接收者对。表情符号的解释等方面进行梳理,提出未来研究应深入关注的四点内容:揭示网络表情符号的情绪表达规律及机制;关注网络表情符号使用的文化适应性;重视网络表情符号应用对青少年的影响;完善表情符号使用的测量工具,推进研究方法多元化。

  • 标签: 网络空间 表情符号 非言语线索
  • 简介:秦汉政治文化整合是对先秦的思想文化资源进行选择、取舍、加工、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儒学思想发生了变异变异的外因是社会变革使士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因是儒家思想的分化。这一变异主要是遗失了先秦儒家的真精神,包括社会批判精神的遗失,君臣关系的扭曲、礼乐传统的变异、民本思想以及人间真性情的遗失等。但也有个别儒者对儒学真精神进行着不懈的追寻和努力的拯救。

  • 标签: 秦汉政治文化整合 儒学 变异 真精神
  • 简介:道教贵身重生,作为生命象征符号的"水"自始至终得到道教的尊崇。从饮水成仙到符水治病,再到各种仪式中水的运用,道教以水洁净身心、超度亡魂、表征神圣空间,水的多种功能充分体现了生命道教热爱生命、济世度人的特点。本文从水作为生命符号的意义和水在道教仪式中的象征性两方面展开,揭示道教传统中"水"的独特价值。

  • 标签: 生命符号 仪式象征 道教传统 水元素
  • 简介:先民信奉的术数有天启与人为之别。天启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天垂象,示吉凶”,人为则是以卜筮“决嫌疑,定犹豫”。龟卜繁难,筮占简易。殷人尚卜与周人用筮,实为不同民族的稽疑习惯。周人受封于商,殷周始有文化往来,而周人迁岐之后,殷人之龟卜乃行于周邦,但周人仍以筮占为主。周朝开国立基,依其传统的稽疑之法编纂筮书,称之为《易》,其命名之朔,正是着眼于龟卜的繁难与筮占的简易。而《周易》卦爻辞乃旧有之象占、星占及筮占甚至龟卜之辞的鸠合与改编,具有相当程度的加工与润色。六十四卦卦画符号的原初功能就是“纪数”与“检索”。内“贞”外“悔”的爻辞顺序,也是针对六十四卦卦画绝大多数皆可“表里视之,遂成两卦”所作的规定。因此,《易》之所以名“易”,一是相对龟卜而言,筮占简单容易;二是筮书编成之后,卦画符号具有方便的检索功能。而各种不同的筮法,皆可视为筮书的不同检索方式。

  • 标签: 《周易》 卦画 卜辞 筮法
  • 简介:一切创意都要变成产品,一切产品造型具有创意才能触动人心。在信息时代,在创意时代,新颖的点子,才能给产品无限的竞争力。本栏目将刊发关于各类产品设计的研究。

  • 标签: 产品设计 创意 符号学 趣味 产品造型 信息时代
  • 简介:鲍德里亚的objet概念是贯穿鲍德里亚一生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在其早期和晚期发生了极大变化,我们很难用一个固定的中文词来翻译这个词。因此,在面对鲍德里亚的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仔细地辨析。可以看到,鲍德里亚的objet既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承袭而来的相对于主体(subjet)的对象一物的概念,也是他自己提出的符号一物的概念,更为基础的是,所有这些对objet的描述都是基于价值的架构,即价值一物。而这种价值一物会在不稳定、不对称的象征交换中走向临界点,最终变成纯粹的objets的体系。

  • 标签: 鲍德里亚 OBJET 辨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象数的分析,辅以对易图的考虑,结合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且重新比照有关楚简图版,拟就楚竹书红黑符号的分布排序提出相关的推论.笔者认为楚竹书的红黑符号体现古人在阴阳气化上所提出的理论,并反映了"非覆即变"的思想和上下经错综排序而各得十八卦形的原则,已经在战国中后期形成.由此而见,楚竹书的易学符号在卦序、易象、易数、易图、义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上也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并起着象征性的联系作用,令整套系统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浑然整体,具有重要的统合意义.

  • 标签: 楚竹书《周易》 特殊符号 卦序 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