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有土家族历史活化石之称的土家织锦"西卡普"记载了土家族的历史变迁、文化发展脉络以及独特的天人关系概念。通过对照不同历史阶段汉族地区的纺织品,我们可以看出土家织锦"西卡普"对各个历史时期汉族地区传统图案以及配色的不断吸收和内化变异。同时也从土家织锦"西卡普"传统纹样的变迁现象反映出古代中原文化和中原纺织技术对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劲辐射和影响。

  • 标签: 土家织锦 “西兰卡普” 图案形态 色彩搭配
  • 简介:《华严师子章》是华严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唐代高僧法藏大师所著,对中国华严宗的开创和华严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解读华严学"法界缘起"思想的重要著作,对华严学的形成和奠定至关重要,概括了整部《华严经》的中心思想,提出了华严学的宗旨和指导思想,是研究华严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著作。本文就《华严师子章》的形成背景、版本与注释、基本大意和社会价值等方向略作考辩,提出一点个人的认识和理解,对研究华严学和修学华严宗提供一点基础文献!

  • 标签: 《金师子章》 法藏 华严学 法界缘起
  • 简介:萨荷芬,一位法国女佣;库淑,一位中国农妇。她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却创作出如梦如幻、繁花似锦的艺术作品。分析她们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相似点:构图繁缛热闹,色彩绚丽缤纷,作品中都饱含着对自然的深情,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她们让人们深深感受到,真正的艺术是由一颗颗赤诚之心炼化出来的!

  • 标签: 萨贺芬 库淑兰 质朴 繁茂 色彩
  • 简介:张全景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撰文认为,三线建设是1964年由毛泽东和党中央决策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改变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布局。在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大批工业交通基础设施,新增了一大批科技力量,提高了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二是在西部建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如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过去都是山沟野岭,现在成为世界著名的钢城、煤都、汽车城、镍都,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繁荣。

  • 标签: 三线建设 毛泽东 西部地区经济 社会主义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建设
  • 简介:在金代“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下,儒士与全真高道之间的交往较为频繁且融洽。迨至“贞祐南渡”后,赵秉文等人掀起了一场旨在重估儒学价值的思潮,辟佛老以维护儒学“吾道”的意识开始出现。亡后,全真教达到全盛状态,这更加激起了元好问等源遗士的不满。入元后,面对异质文化的压力,儒学与全真教的关系又有所调整。元门弟子群体在与全真教的交往中,虽然还在标举末儒学重估思潮留给他们的儒学“吾道”观念,但乃师对全真教的那种怨怼情绪则已然是消解不见。

  • 标签: 三教合一 贞祐南渡 赵秉文 元好问 元门弟子群体
  • 简介: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斐迪南·拉萨尔围绕着《济根》的论战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双方政治理念的一次交锋。拉萨尔在剧本中将济根塑造成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望的却是通过戏剧来表现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伟大和真正的革命领袖托马斯·闵采尔,恩格斯看到了闵采尔的政治理论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他的政治纲领已经接近共产主义。故此双方争论的焦点隐含着谁才是真正的革命领袖。《济根》所构想的悲剧性冲突影射1848年的革命运动。拉萨尔通过《济根》传达'革命冲突'具有重复性和必然性,1848年的革命不过是重复了《济根》中的冲突,故此其失败也是必然的。恩格斯批评了拉萨尔的悲剧观,在不否认济根和胡登的目的是解放农民的假设前提下,提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的悲剧观。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斐迪南·拉萨尔 弗兰茨·冯·济金根 托马斯·闵采尔
  • 简介:太尔对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批判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革命的眼光去审视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认为,马克思模糊了“规律”与“趋势”的区分,从“实质解释论”过渡到了“范式论”。正是这种“范式论”的转向神化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导致了经济决定论和极权主义,并引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危机。因此,只有通过革命而非改良的方式,才能继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任务;只有“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义模式”,才能使革命真正发生作用;只有地方性共同体,才能弥补工人阶级革命的道德缺陷,完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这种对革命的批判与反思,共同构成了麦太尔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观。

  • 标签: 麦金太尔 马克思主义 革命 自下而上 地方性共同体
  • 简介: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宏伟阿訇编译的《主麻演讲精选》即将出版,阿訇要我为新书写篇序言,我深感难当此任,一再推辞,但阿訇依旧叮嘱要写,还送来本书的阿拉伯文原著供我参阅。

  • 标签: 阿訇 时代精神 精选 编译 宏伟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 简介:2017年5月26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主办,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协办的"汉藏佛学交流交融与中华文化"学术会议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内召开。与会嘉宾围绕汉藏佛教交流互动相融的必要性和现代意义、汉藏佛教交融的历史经验、汉藏佛教交融的可行性、汉藏佛教交融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深入研讨,会议取得重要成果。

  • 标签: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