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反馈一直是学习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反馈的研究逐渐深化与综合化。一方面从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模型出发,考察了反馈的不同因素对自我调节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理论为框架,探讨了情绪、学业成绩等个体因素以及目标定向、任务难度等情境因素对反馈作用的交互影响。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内部反馈信息以及学习者元认知监控的调节作用,结合个体和情境因素揭示反馈对自我调节学习的整体动态过程的影响,并设计出促进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馈方案。

  • 标签: 反馈 自我调节学习 元认知监控 作用机制
  • 简介:目标性意图和执行性意图作为目标的不同形式,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有待探讨。本研究试图考察目标性意图和执行性意图与表达抑制相结合之后,在调节情绪反应方面的作用。实验采用主观报告和生物反馈的方法对5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执行性意图组被试在观看负性和中性图片时对自身情绪唤醒度的评价均显著低于目标性意图组,在观看负性图片时其情绪唤醒度也显著低于控制组。(2)执行性意图组被试在各项生理反应指标上均显著低于目标性意图组和控制组,主要表现为形成执行性意图的个体在皮肤电导增加量、皮温降低量和指脉增加量上均显著低于形成目标性意图或不形成任何意图的个体。上述结果表明,相较于仅仅给出情绪体验下调目标的目标性意图,与表达抑制结合在一起的执行性意图能有效下调个体的负性情绪反应。

  • 标签: 执行性意图 目标性意图 表达抑制 情绪调节
  • 简介:以1755名初中一年级青少年为被试考察青少年早期个体攻击和违纪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对受欢迎度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在青少年早期,身体攻击能正向预测违纪行为,而关系攻击不能。(2)个体的受欢迎度能够调节身体攻击与违纪行为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身体攻击对不受欢迎个体违纪行为的影响比对受欢迎个体的影响更大。

  • 标签: 身体攻击 关系攻击 违纪行为 受欢迎度 青少年早期
  • 简介:《周易》有“大道之原”的美称,虽非诠释造物之道,却包含“造物之道”。楚国制工艺是对《周易》哲学思想的具体阐释和应用,是《周易》“道说”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衍生、规范了传统制工艺文化的基本范畴和美学思想。发掘《周易》与楚国制工艺的内在联系,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独具特色的“道”文脉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周易 工艺设计 制器尚象 天人合一 阴阳和合 道器一体
  • 简介:磬在古诗中时能见到,“清磬几僧邻”即引用自唐代诗人姚合的《过钦上人院》。这句诗说明了“磬”和僧人的密切关系:僧人时时在敲磬,以至于一听见磬声,就联想到僧人,联想到僧人诵经。现代的寺院中,磬也是主要的法器之一。“钟磬”并举以概括佛教的呗,自古依然如此。还是举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名句以证之:“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金瓶梅》第五十一回中,用“典了磬”和“典了钟”来说明僧人穷到极点,真是入木i分。众所周知,“相如渴甚兼贫甚,只典征裘不典琴!”做看家本领用的宝贝是不能离手的呀!

  • 标签: 佛教 《题破山寺后禅院》 故事 唐代诗人 《金瓶梅》 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