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正>玄首都序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阴阳批参,以一阳乘一统,万物资形。方州部家,三位疏成。曰:陈其九九,以为数生,赞上群纲,乃综乎名,八十一首,岁事咸贞。

  • 标签: 说文解字 司马光 太玄 高诱注 扬雄 相互作用
  • 简介:斗室(菩萨顶)斗室:室小如斗。《元诗选》卢琦《圭峰集·至正己亥夏予游壶山宿真净岩》:“欣然坐我斗室底,满室岚气生清秋。”心会真如(清凉石)会:古文为“。《唐韵》:“会,合也。”真如:亦谓“性空”、“无为”、“实相”、“法界”、“法性”、“实际”、“真实”、“真性”、

  • 标签: 选注 圭峰集 元诗选 壶山 实相 法界
  • 简介:一、《庄子内篇》是德清晚年的一部佳作明代四大名僧之一、学者德清认真研究过老子,著有《道德经解》,也认真研究过庄子,著有《庄子内篇》。《道德经解》,据其序言始作于万历二十年,万历三十四年“卒业”,此书在其《观老庄影响论》之后(参见拙作《释德清〈道德经解〉评述》,载《五台山研究》1988年第三期)。《庄子内篇》无序言,有简要题记,未记写作年代,但说“其学问源头,‘影响论’发明已透,请细参之”。“影响论”即《观老庄影响论》无疑。那么,《庄子内篇》必定作于《观老庄影响论》之后。该书署名为“明匡庐逸叟憨山释德清”(《道德经

  • 标签: 庄子哲学 庄子内篇 《庄子注》 《逍遥游》 《齐物论》 《庄子》
  • 简介:万圣今朝清真地五岳光中自在天万圣:南山寺始建于元,时称万圣佑国寺。佛教谓佛、菩萨等“觉者”为圣者,万圣即指诸佛、菩萨。清真地:清净无染的佛土。清真,纯洁质朴之意。原为普通词语,曾用以称道观、佛寺、犹太教会堂、天主教教士以及幽静场所等。明弘治、正德

  • 标签: 南山寺 无染 明弘治 选注 圣者 南岳衡山
  • 简介:《庄子》一书,者众多,总其成者有陈鼓应先生之《今今译》;虽称精审,微瑕存焉.本文指出其《内篇》注译之可商者十余条,并归纳其所以致误者,约有三端:日未解謰语,日未明词义,日未通文法.

  • 标签: 《庄子·内篇》 词义 文法 指瑕 连绵字 训诂
  • 简介:本栏是为初学《易》者而开设的通俗讲座,除“《周易》古经今今译”外,还将分期陆续刊登《周易》的卦气、纳甲、互体、筮法、占法等易学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引导易学爱好者入门,进一步发掘和弘扬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遗产。

  • 标签: 今注今译 周易 君子 古经 注释 潜龙勿用
  • 简介:<正>经文:■鼎:元吉,亨。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 标签: 今注今译 经文 注释 雷电 战雷 闲言
  • 简介:《简明古兰经》亦称《台夫西尔·哲俩莱尼》,为中国传统经堂教育的必修经典之一,著者哲俩伦丁·买罕利和哲俩伦丁·苏郁退,因为恰巧这两人的名字中都有“哲俩伦丁”,故穆斯林习惯称之为《哲俩莱尼》(意为两个“哲俩伦丁”对《古兰经》的注释)。

  • 标签: 经堂教育 莱尼 沙斐仪法学派 艾哈默德 认主学 中国伊协
  • 简介:本文基于信仰的立场,从昙鸾改宗弥陀净土法门为切入点考察了他撰写《往生论》的背景以期折射其写作动机,随后对版本进行了一些说明,接着对《》的二力二道说、他力本愿说、称名念佛说、弥陀身土的判属和往生的果报阶位、智慧的往生等净土思想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中思想理论的另一基础——般若思想进行了交待,以及对其所附带涉及的其他思想进行了一些勾勒,并与《往生论》进行了一番简要的综合比较,最后对《》的历史影响作出了说明。文中对昙鸾改宗弥陀净土法门的多角度思考,对《》中引用《毗婆沙论》的易行道的说法和提出的五逆得生,以及《》与《论》的差异,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往生 净土 弥陀 昙鸾
  • 简介:公元一一九一年十月,丘处机由关中,东归故里——栖霞县滨都里,要筹划修建一座宫。

  • 标签: 传说 长春 丘处机 栖霞县
  • 简介:<正>(一)《庄子》中有一则“抱瓮入”的寓言。说得是子贡去楚国路过汉阴,正遇一老翁浇菜,见他“凿隧而入,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告诉他“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畔,用力甚寡而功多,夫子不欲平?”这一老翁是老庄学派的虔诚信徒,他表示宁愿永远抱瓮入而决不试用这种机械。他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精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 标签: 老庄学派 科学技术 道德水平 庄子 机械 科学与艺术
  • 简介:<正>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和《孔子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小小学术座谈会”。座谈的题目定为:“心性之学”,并且在通知单上写明:“这是一个古老的题目,但望能探得一点‘源头活水’出来”。我觉得会议召开得好,题目出得好,“探得一点源头活水来”的立意更好。“心性之学”,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对我们民族的凝聚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正面作用固然很重大,负面作用也很不小。告子提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夫子批评说,这是不分人和禽兽:难道人和牛和犬是一样的吗?(见《孟子·告子上》)看来,告子讲的是人性的最低层次,孟子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性的第二层次;还有在人中再分出圣人和凡人的区别,这是人性的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了。儒家特别强调“修身”、“养心”、“养性”。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树

  • 标签: 重要内容 人性 负面作用 孟子 正面作用 圣人
  • 简介:《老子想尔》是三张五斗米道古籍,是我们研究早期道教的重要资料。下面就其“道”和“道诫”稍作阐述。

  • 标签: 老子 五斗米道 早期道教 资料 古籍
  • 简介:“维摩诘所说经序”《维摩诘所说经》简称《维摩经》共有三种译本,第一种:是后汉东吴高僧支谦译的,题为《维摩经》;第二种:是后秦鸠摩罗什译的,名为《维摩诘所说经》;第三种是唐玄奘翻译的,名为《说无垢经》,现在各地流通的,大都是第二种鸠摩罗什翻译的。

  • 标签: 维摩诘 经注 解释 白话 鸠摩罗什
  • 简介:君不见,五台山上产灵葩,山人目之为天花。多在巅崖深险处,枯木云蒸抽菌芽。厥色浑如玉,厥味薄于瓜樵牧得之如获璧,特来献入司公衙。司公得之亦甚喜,歌筵舞席争相夸。烹羊宰鹅不足美,必

  • 标签: 镇澄 五台 花歌 灵葩 歌筵 狮子窟
  • 简介:《太上三五正—盟威修真玉经》(以下简称《玉经》)乃道教正一派弟子受“盟威箓”的必读经典。近百年来,《玉经》散佚,授箓时缺此经典。公元2001年6月,嗣汉天师府道教经典整理小组在浙江民间发现了《玉经》手抄本。经文系民国初期岩峰梁声闻誊写。

  • 标签: 《太上三五正-盟威修真玉经》 道教 正一派 “盟威箓”
  • 简介:虚浮世界的清流——《周易干氏》述评叶友琛秦嬴政焚书,《易》以卜筮独存。两汉时经说趋于纷繁,衍为多家象数之学。但是或入于祥,或务穷造化,以至不切民用。遂有王弼尽象数,步入老庄虚玄之途,在当时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尽管如此,魏晋时期仍有象数余绪流传,...

  • 标签: 《易》学 干宝 《易传》 解《易》 《周易》 六十四卦
  • 简介: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它左邻燕境,右接秦关,南枕太行,北连紫塞,磅礴千里,峻拔五峰,高插云汉,杰立苍天,加上景物奇异,气候凉爽,自古以来吸引了多少天下游客。在遍布岩岫的名刹古寺里,至今留存着历代帝王宰臣、文人名士、高僧大德以及其他朝

  • 标签: 五台山 碑文 文选 山西五台山 儒释道 中国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