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牟宗三先生基于宗密的一致论,提出了以慧能与天台相匹配为最高的新一致论,其基础在于以存有论为核心的哲学立场.但牟先生此理论有三点可质疑之处:判标准转移、内之外别传与牟式一致论之不足.经过质疑之反思,牟先生仅关注佛教义理的判标准被拓展为兼顾佛教义理与修行证悟的新标准,并依此判,得出禅宗较之天台宗更为圆融的结论.

  • 标签: 牟宗三 禅教一致 摄禅归教 摄教归禅
  • 简介: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完成阶段。经过慧风东扇后数百年的酝酿,中国化佛教流派各立宗门,繁枝竞秀,所谓“佛法演至隋唐,宗派大兴”。“智者破斥南北之后,百余年间,学佛之士莫不自谡双弘定慧,圆照一乘。……而唐以来,传衣钵者起于庾岭,谈法界,阐名相者盛于长安”回。这段话简短概括了智、慧能、法藏、玄奘等佛学家相继提出各自思想体系的历程。但由于上述各人思维的视域和源流的不同,各宗之间的分歧也愈来愈突出:“讲华严者唯尊我佛,读唯识者不许他经,至于外别传,但任胸臆。

  • 标签: 唐代 “禅教一致”思潮 深层结构 佛教 佛学 般若学
  • 简介: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一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开阔、个性豪放,他精于儒、老,倾心佛教,对弹宗更有深刻领会。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极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其内容上的以入诗和风格上的者风骨。

  • 标签: 苏轼 诗歌 禅思 艺术风格 心灵修养
  • 简介:《东西均》一书是方以智中晚年的代表哲学著作之一,在明末清初"三合一"的时代思潮影响下,方以智以理想型儒家为旨归,提出了"三儒"的思想宗旨。他将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看作是理想中的"大成均",并通过对孔子"重学"思想的系统阐述、对"名教"的现实意义的哲学辩护,对"不虚生浪死"的死亡哲学思想的论述、鲜明而又系统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新儒学思想。《东西均》一书融合佛、道与部分西方科学思想,体现了方以智"坐集千古之智而折衷其间"的学术理想。而其"折衷"的价值原则即是他心目中理想型的儒家。

  • 标签: 方以智 《东西均》 三教合一 三教归儒 理想型儒家
  • 简介:达摩实为禅宗的祖师,所以禅宗所传的,是有别于如来的祖师。它直证般若实相,教人实修实证,不立文字,是最上乘;合五味之精为一味,是一味。祖师在观心本身上做功夫,从“观而不观”、“不观而观”的“体”上用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师的“离四句,绝百非”在认识论上把人们语言的局限性、逻辑思维的局限性看破了,叫人不要从意识上去认识,而是从心的本体上去体证。禅宗南北二宗,不可偏废,顿悟从渐修入手,由定生慧,以求见自己智慧大师的本来面目

  • 标签: 祖师禅 非有非无 禅宗 如来禅 般若 不立文字
  • 简介:何小平著,觉群佛学博士文库之一,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11月版。本书以佛教戒、定、慧三学和禅宗思想为理论依据,引述佛经和禅宗典籍,论述了安祥缘起、“愿人安祥、国安祥,世界安祥”及圆成佛道的宗旨;分析了安祥所依主要佛典《金刚经》与《六祖坛经》的修持特色;阐析了安祥与戒一如的戒律修持;剖析了“安祥”乃是定慧圆明的本来面目之现代阐释;着重论析了安祥继承《六祖坛经》禅定、

  • 标签: 禅宗思想 《六祖坛经》 宗教文化出版社 《金刚经》 禅宗典籍 现代阐释
  • 简介: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目有神光顶项圆,王公稽首拜其前。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替佛说法近市廛,

  • 标签: 如来禅 幽玄 一行三昧 清净心 普恩寺 红莲
  • 简介:2001年新春赋;新世纪随感(外一首);世纪除夕有感(七绝二首);庚辰除夕读经迎辛巳;新春喜收《广佛丛书》;新收到《广佛丛书》四本;

  • 标签: 岭南禅 禅韵
  • 简介:据五代后晋赵莹、刘晌、张昭远等人修撰的《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字摩诘,武则天周长安元年(701)生于今山西省祁县。其祖父王胄曾任协律郎,有此家传渊源,故王维精通音律。其父王处廉,在担任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司马时,将家迁往蒲州,遂为河东人氏。王维系长子,下有一弟二妹。他幼年即聪颖过人,九岁知属辞。

  • 标签: 王维 禅学 佛教研究 中国
  • 简介:人物:尼师一,侍者一,着牛仔服女孩共三人,各司一职(主茶、献茶与发问者)。场景:尼寺(女众道场)。不必设置佛像,字画一幅即可。时间:当代。要求:破除“者不立文字”习见,表明一般根器的现代人,之于,是需要适当的情节、语言的,但戒烦琐,力求晓畅简洁,整个表演过程不失庄严,但轻松愉悦,可观赏性强。情节:“吃茶去”——“去也终须去”——“吃茶来”。本来不可分、不必分节,以上姑且标识之而己。

  • 标签: 《禅茶小品》 中国 当代 戏剧文学 南方
  • 简介:以参究某个公案而悟道的法称之为“公案”。大慧宗果及其同时代的著名禅师,除了曹洞宗重视以静坐观照入道之外,大部分临济宗、云门宗的禅师都是以公案而开悟的。因此可以说,在禅宗法发展历史上,继“祖师”(六祖以下至五宗分灯之前)、“分灯”(五宗分派时期的各宗法)之后,存在一个“公案”时代。杨岐方会、黄龙慧南时期,他们对于颇有些复杂的五家纲宗不予理会,重视直接通过公案启发学人,指授心性,当时流行的法多以参究公案为中心,“公案”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自分灯后期(约北宋中期),又兴起了一个“公案”时代。与公案之流行对应的是文字的兴起,“文字”正是围绕着“公案”这个中心而兴发,实质上还是“公案”的一种表现形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慧宗杲提出了一种新的公案参究禅悟方法——“看话”,并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元明清时代的法。看话本质上还是属于公案的一种精要形式。

  • 标签: 大慧宗杲 公案禅 看话禅 默照禅 文字禅
  • 简介:"机锋·辨·"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指向参悟人生、提升人生,造福众生、服务社会。这才是机锋之外的!

  • 标签: 少林寺 服务社会 人生 比赛
  • 简介:生活浅识陈兵近几十年来,面对种种挑战和社会人心的种种问题,不少大德在探索应机弘法的路途中,共同认识到浓缩了印度佛学精髓、最具中华文化风格的祖师,是最当现代人机宜的法门,佛教振兴之机,端在禅宗。太虚大师曾说过:“中国佛教之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

  • 标签: 生活禅 祖师禅 “生活化” “活” 生生不已 生活中
  • 简介:斯里兰卡修属于上座佛教修体系,所有上座部修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不论是缅甸的马哈希((MahasiSayadaw)和帕奥(Pa-Auk)的内观修系统,还是泰国的隆波田((LuangporTeean)的动中,都是基于上座部佛教三藏典籍和觉音的《清净道论》等注疏发展出来的。本文主要是想从当代佛教徒对修的不同观念,实际修的情况,以及目前兰卡著名的一些修道场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分享,以期对现代中国佛教的发展有所借鉴。

  • 标签: 斯里兰卡 禅修 禅修中心
  • 简介:禅宗以宗门自居,而天台为教下显学。两家早期颇多相似之处,但是曹溪之后相互间常有微辞,以后至晚唐以下却又呈合流之趋势。

  • 标签: 禅宗 宗门 天台宗 藉教悟宗 佛教
  • 简介:在禅宗盛行的中唐时代,柳宗元反对相隔,认为理事相须、体用一如,主张律并重、定慧双修,体现了佛教戒、定、慧三学齐修的意趣和解行相应的宗旨。他的这种观主要来源于天台宗的止观学说。

  • 标签: 禅观 禅律并重 定慧 双修 止观 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