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数字命名任务,对启动阶段目标或干扰刺激进行突出或不突出处理,探讨刺激突出性对负启动效应的影响。实验一发现,在干扰刺激突出时,负启动效应消失,反转成正启动,启动量为19.99ms;在目标刺激突出、干扰刺激完全被忽略时,负启动效应消失。实验二发现,在干扰刺激突出时,启动阶段目标刺激个数无论是1、2或3、4,负启动效应都消失,反转成正启动。结果不支持知觉负载理论和刺激突出性假说,支持激活-抑制注意模型。

  • 标签: 负启动效应 刺激突出性 知觉负载理论 刺激突出性假说激活-抑制注意模型
  • 简介:在我国56个民族中,17个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水族是其中之一。水族文字称“水书”,是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文字符号,“水书”内容博大精深,反映了水族人民生产生活、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文字起源、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成为研究水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历史、民族、人类、民俗、宗教、文字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史料。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水书”的保护和研究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成为一种“受限制”的文字,只能靠手抄和口传在民间艰难地传承,已将濒临消失的边缘。

  • 标签: 水书 突出问题 抢救 水族文字 文字符号 生产生活
  • 简介: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那么,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呢?无疑就是住房、医疗、教育问题。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买房贵、看病贵、上学贵”己成为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三大问题,

  • 标签: 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生 人民群众 利益问题
  • 简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要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因为城镇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道,同时也是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必经之道。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相对于我国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城镇现代化程度较低,经济明显滞后。因此,民族地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经济,只有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才有可能逐步缩小与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也才有可能实现。

  • 标签: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城镇化建设 城市文化建设 特色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振兴
  • 简介:已有研究表明急性心理性应激会导致个体的自传体记忆受损,然而急性心理性应激如何影响个体加工当前的自我相关信息,还没有研究结论,本研究旨在丰富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急性心理性应激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影响。本研究将自我参照记忆的R/K(记得/知道)范式与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SocialStressTest:TSST)相结合,考察59名处在不同急性心理性应激状态下的被试自我参照记忆的成绩。结果发现高应激反应组自我参照的R回忆率值显著低于低应激反应组,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过程中的急性心理性应激反应越强,自我参照的R回忆率越低。结果表明急性心理性应激会抑制个体对当前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削弱了自我参照记忆。

  • 标签: 急性心理性应激 自我参照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 R/K范式
  • 简介:以5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试,用公共演讲作为应激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旨在探讨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理应激后内向组和情绪稳定组TNF—α的明显升高,其余变化均不显著。这说明急性心理应激引起内向、情绪稳定的个体自然免疫增强的现象较明显.而对外向、情绪不稳定个体的作用不明显。

  • 标签: 心理应激 人格类型 免疫功能 放射免疫法